第172章 朱标初见朱熈!惊了!(2/2)
朱熈已经八个月大了,不仅能走上一小段路,还牙牙学语,会叫娘和爹爹了,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沈玉儿满心都是欢喜。
……
翌日!
上午。
皇宫外,正门洪武门巍峨耸立,气势恢宏。
沈玉儿的马车在林福的亲自驾驭下,缓缓驶到门前。
“止步。”
值守在洪武门的禁卫军立刻上前,长枪一横,挡住了马车的去路。
“我家夫人乃是冠军伯之妻,奉太子殿下旨意,前往东宫觐见。”
“劳烦通传一声。”
林福赶忙从车夫座上下来,满脸笑容的对着眼前的值守百户说道。
“原来是朱夫人。”
听到林福的话,这个禁卫军百户以及周围的禁卫军,脸上瞬间浮现出崇敬之色。
今日!
正是昭告北元铁骑被朱应率军击溃的日子,宫中禁卫军消息灵通,自然对朱应的滔天战功早有耳闻。
禁卫军皆是从各方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朱应的勇猛无畏,以及他率领大明军队大败北元最强军队的壮举,令每一个大明军人,包括这些禁卫军,都打心底里敬佩与认可。
“太子殿下已有交代,如若朱夫人入宫,可直接放行。”
“标下愿为朱夫人领路。”
值守百户躬身行了一礼,大声回道。
有着对朱应的崇敬,此刻全部都表现了出来。
“如此,有劳百户了。”
林福连忙道谢。
毕竟皇宫内院宛如迷宫,若无人引路,一旦走错,误闯禁地,那可就是大罪过了。
“请。”
百户一摆手,值守的禁卫军迅速散开,让出一条通道。
随后,他亲自牵着马缰,在前头带路,朝着东宫方向走去。
能够得此殊荣的。
或许也只有朱应的威望能带来了。
皇宫规模宏大,殿宇楼阁皆是恢弘。
随处可见巡视的禁卫军。
约莫过了半炷香的时间,在这百户的牵引下,终于来到一处宫殿群前。
这里与皇宫正门由禁卫军值守不同,乃是直属于东宫的金吾卫在此值守。
放眼望去,四周金吾卫林立,巡视的金吾卫更是络绎不绝,整个宫殿群戒备森严。
或者说。
整个皇宫都是一座密不透风的铁桶,各处都是岗哨,如果真的有刺客想要行刺或是混入其中,简直难如登天。
到了东宫正门,罗扬早已得到消息,此刻已经站在正门外等候。
“朱夫人。”
罗扬大步走到马车前,双手抱拳行礼。
林福见状,立刻上前,小心的掀开马车的幕帘。
沈玉儿怀抱幼子,缓缓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望着眼前这座雄伟壮丽的宫殿,沈玉儿的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忐忑。
三年前!
她还只是个商贾之女,身份低微,如今却站在了大明权力的核心之地,即将面见大明的太子储君,这般巨大的身份转变,让她一时有些恍惚,仿若置身梦中。
“罗统领。”
“标下就送到这了。”
“标下告退。”
而送沈玉儿来的百户则是躬身对着罗扬一拜,然后缓缓退下了。
罗扬则是对着他点了点头。
“不能丢夫君的脸,我如今代表的可是夫君。”
沈玉儿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的紧张,抬起头,神色温婉的看向面前的罗扬,轻声问道:“罗统领,我是直接进去,还是另有安排”
“林管家在宫外等候,吾领朱夫人入宫觐见。”
罗扬先是对着林福交代了一句,随后侧身,对着大殿内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好。”
沈玉儿点了点头,抱着儿子,迈着谨慎的步伐向前走去。
东宫外!
戒备森严,气氛凝重。
而进入东宫内部,更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值守各处的金吾卫身如同一尊尊雕像,但手持的兵刃皆是冒着寒光,十分森严。
在罗扬的引领下,他们一路畅通无阻,很快便来到了东宫大殿外。
沈玉儿紧紧抱着朱熈,心中满是谨慎与忐忑。
而小家伙朱熈却浑然不知,睁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奇的打量着四周,对这个陌生而又新奇的环境充满了好奇。
“殿下,朱夫人携子已在殿外恭候,不知能否入殿”
罗扬站在殿外,躬身对着殿内喊道。
只是几个呼吸。
“进来吧。”
殿内传来朱标温和而透出威严的声音。
“朱夫人,请进。”
罗扬立刻转身,手指着眼前的大殿,恭敬对着沈玉儿说道。
“谢了。”
沈玉儿轻声道谢,抬眼望着面前这座象征着无上权力的东宫大殿,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毕竟!
此番她要面见的是大明权势仅次于皇上的第二人,当今太子储君,未来的大明皇帝。
别说是他一个普通女子了。
就算是那些大臣面见,只怕也会紧张。
皇权!
便是威慑。
大殿内,并无金吾卫值守,显得格外安静。
朱标端坐在主位之上,神色专注的批阅奏折。
身旁只有两个贴身太监,一个正小心翼翼的为他研墨,另一个则候在一旁,随时准备为他递送奏折。
朱标手中握着毛笔,专注的批阅着一封又一封奏折,神情严肃不苟。
历史上曾有说法,朱标之所以壮年早逝,与他长期劳累过度不无关系。
在废除丞相制度的洪武朝,皇帝和太子都肩负着沉重的政务负担。
尤其是当今皇上,将大部分权柄下放给太子,这使得太子朱标愈发忙碌,每日都沉浸在堆积如山的政务之中。
“臣妇沈玉儿携子朱熈,拜见太子殿下。”
踏入殿内,沈玉儿走到殿中心,轻轻将朱熈放下来后,然后缓缓躬身行礼,仪态端庄。
作为诰命。
自然是无需行跪拜礼的。
朱熈则一脸懵懂的看着自己的娘亲,许是被这严肃的气氛感染,竟也出奇地安静,没有哭闹。
“免礼,平身。”
朱标并未立刻抬头,手中的毛笔依旧在奏折上挥洒,似乎要将手头这份奏折批阅完毕。
“谢太子殿下。”
沈玉儿轻声道谢,微微抬头,偷偷看向朱标。
只见朱标全神贯注的批阅着奏折,非常认真,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
“传言说当今太子勤勉过人,堪称历朝历代太子之最,如今看来,果然名不虚传。”
“难怪大明如今的国力会如此强盛,难怪夫君能够凭借战功就获得加官进爵。”
“这一切都是皇上与太子的圣明果决。”
沈玉儿心中暗暗想着。
此刻。
朱标批阅奏折,她也不敢出声打扰,只能一手牵着朱熈,静静站在原地,耐心等待着。
过了片刻后。
朱标终于将手中这封奏折批阅完毕。
“这一封奏折事关军用辎重,让兵部与工部即刻接洽,务必尽快将辎重送往北疆。”
朱标拿起奏折,递给身旁的太监,威严的说道。
“奴婢领旨。”
太监双手接过奏折,恭敬的应道。
随后快步向着另一边的侧殿传递奏折。
处理完公务,朱标这才抬起头,目光投向沈玉儿。
而抬头的瞬间,朱标的脸上也是浮现出一抹温和的笑容,这笑容亲切,瞬间就让原本庄严肃穆的东宫大殿氛围变得轻松了许多。
“沈玉儿。”朱标微微一笑,余光打量了沈玉儿一番,点头称赞道:“不错!你与朱应,当真可谓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这夸奖。
自然是在夸赞沈玉儿样貌上乘,配得上朱应。
“多谢太子殿下夸奖。”
沈玉儿连忙欠身道谢,心底忐忑,但表面则是保持着镇定。
她心里都在给自己打气,她是代表着她夫君而来的,千万不能给朱应丢了脸。
这时!
躲在沈玉儿身后的朱熈,听到朱标的声音,好奇心顿起,偷偷探出一个小脑袋,睁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好奇的看向朱标。
这一探出头来。
朱标的目光也随之落在了沈玉儿身旁的朱熈身上。
这一看。
朱标猛地一怔,双眼瞬间瞪大,目光死死盯住了朱熈,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雄英”
朱标情不自禁的低声低呼一声,眼中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波澜。
那目光中既有震惊,也有疑惑,但更是有着一种深深的思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