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大明:从战场捡属性开创诸天大明 > 第176章 朱权:四哥,这朱应怎么那么像雄英

第176章 朱权:四哥,这朱应怎么那么像雄英(1/2)

目录

第176章朱权:四哥,这朱应怎么那么像雄英!!

朱应笑着对前来祝贺的众人一一回礼,礼数周全,未有丝毫怠慢。

郭英见诸事已毕,大手一挥,高声宣布道:“圣旨传达已毕,诸位将军落座吧!”

“是!”众将齐声回应,声音洪亮的很。

随即就有序走向了各自的座位。

待众人坐定,郭英神色一凛,直接切入正题:“如今,我军距元都城仅余两座卫城。”

“据如今所掌握的情报,这两座城池内,元军兵力不少于三十万。”

郭英的声音低沉,透出了一种严肃之意。

“若要强攻,这必将是一场不小的硬仗。”

“诸位将军,对此有何看法”

郭英说着,目光缓缓扫过众将,眼中带着询问与期待。

“无他!”

蓝玉猛地站起身来,声若洪亮,十分自信:“经过这数月的北伐之战,元军纵然还有兵力,但早已士气崩溃,人困马乏。”

“再者,元军与我大明军队截然不同。”

“我军为北伐大业齐心协力,而元军皆是各部落临时拼凑的兵力,心思各异。”

“他们为了保全各自的实力,根本不会拼死一战。”

“从我们一路北伐破城的情况便可见一斑,元军虽在数量上占优,但不过是乌合之众罢了。”

“剩下的两座卫城,我率一路大军,必能攻破其中一座。”

“三日内,定将城破!”

蓝玉昂首挺胸,扫视众将,带着一种狂傲,还有自信,仿佛胜利破城已经在望。

“既永昌侯都这般说了,那我二路大军便进攻另一座。”

“我等同时动兵,必能以最快速度攻破这元都卫城。”

李景隆也迅速起身,一脸坚定地说道。

虽然没有蓝玉表现的那般狂傲,但言语间也是充满了斗志。

当然。

自信的根本就在于朱应。

看到两位主将都如此坚定地表明了态度,郭英满意的点了点头,不再多费口舌,当即道:“好!那就明日对这两座卫城动兵。”

“拿下这两城后,我军直攻元都,彻底覆灭北元!”

“这北伐的不世之功,就将归于我军了!”

郭英的声音激昂澎湃,充满了豪情壮志,也是带着激励众将的勉励之意。

话音刚落,众将齐声高呼:“谨遵大将军之令!”

“好了,大战在即,诸位将军先行归营休息吧。”

到了此刻议定。

郭英挥了挥手,示意众人退下。

脸色也透露出一丝疲惫,但更多的还是对明日大战的期望。

北伐功成,越来越近了。

“末将告退!”

众将纷纷起身,整齐的向着郭英躬身一拜,随后鱼贯而出。

待众人离去,营帐内只剩下朱棣与朱权二人。

“宁王殿下。”

郭英看向坐在右侧首位的朱权,语气中带着几分关切:“此番,你便与燕王殿下同住一营。”

“你身边的亲卫,也一同安置在此。”

话音落。

“有劳大将军费心了。”朱权微笑着起身致谢:“此番本王前来,主要是想观摩学习一番。”

“大将军诸事繁忙,无需对本王太过操心。”

“待北伐结束,本王还是要回大宁的。”

相比于朱棣的厚重干练,朱权则还显得十分稚嫩,不过笑容却显得温和而谦逊,十分有礼。

皇家子弟,除了朱元璋的二子与三子,其他都还好。

“待明日战事结束之后,宁王可去找朱应将军了解一下大宁府的情况。”

郭英笑着提议道。自然,也是透露出一丝深意,似乎在暗示着什么。

朱权当即点头应允:“大将军的话,本王记下了。”

“冠军侯年少有为,非比常人,本王确实要向他多多请教。”

朱权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朱应的敬佩之情,同样,他的眼中也带着一种期待,期待着能与朱应真正的交流一番。

“哈哈,那吾便不打扰两位王爷休息了。”

郭英大笑几声,也不多留两人了。

“大将军,吾等先行告辞了。”朱棣一笑,抱拳道。

朱权也是如此。

没多久。

朱棣的营帐内,朱权像一只刚出笼的小鸟,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行军营帐,可他东张西望,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四哥,平日里你就住在这营帐里吗”

朱权伸手摸了摸营帐的布料,又仔细观察着周围的陈设,嘴里还不时发出惊叹声。

显然。

这就是刚刚脱离了应天都城,放飞自我的金丝雀。

远离了都城,不用再生活在父皇的严厉之下,对于朱权而言,也是十分受用的。

如今,他自由了。

然而!

朱棣此刻却无心与他闲聊这些琐事。

他神色严肃,一本正经的看着朱权,问道:“老十七,你如何看待朱应”

话语间,朱棣的眼神深邃而锐利,凝视着朱权,仿佛能看穿人的内心。

“看待朱应”

朱权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一愣,脸上露出几分迷茫之色,微微皱起眉头,陷入了沉思。

过了片刻。

朱权脑海中浮现出刚刚在营帐内见到朱应时的情景。

朱应那沉稳的气质,尤其是他的那双眼睛,不,是那似曾相识的熟悉。

这让朱权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昔日的幼年玩伴,朱雄英。

朱权下意识地压低声音,警惕的扫视了周围一眼,确保无人偷听后,才一脸严肃的说道:“四哥,你有没有一种感觉”

话语间,朱权的声音微微颤抖,似乎在压抑着内心的激动。

“什么感觉”

朱棣追问道,脸上也透出几分好奇来。

“朱应,他太像雄英了。”

朱权的声音虽然低沉,但此刻,每一个字都仿佛重锤一般,敲击在朱棣的心头。

“虽然在样貌上,他与雄英小时候并无太多相似之处,但那一双眼睛,简直一模一样。”

“若不是我亲眼看着雄英下葬,我真的会怀疑朱应就是雄英。”

“太像了,简直是如出一辙。”

“完全就是一个人的眼睛。”

“而且如果仔细看,从他的眼睛看下去,好似有着雄英昔日的几分轮廓似的。”

朱权的眼中闪烁着惊叹与疑惑,此刻,他也看着朱棣,似乎也试图从朱棣的身上找到答案。

听到朱权的这番话,朱棣原本深埋在心底的疑虑瞬间被点燃。

那些曾经被他刻意遗忘的念头,此刻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十七弟也觉得这朱应像雄英”

朱棣惊讶问道,声音微微提高,带着一种难以置信。

“雄英当初常与四哥一同玩耍,四哥自然更能分辨。”

“那一双眼睛,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朱权肯定的点了点头,脸上的表情愈发认真。

话音落下。

朱棣的脸色瞬间变得十分复杂,沉默不语,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唉。”

朱权长叹一声,眼中流出无尽的怀念之色:“以前小时候,雄英总是带着我和十二个哥四处玩耍。”

“那时候,他年纪虽小,却鬼点子极多,总能想出各种新奇有趣的玩法。”

“而且,只要有雄英在,无论我们闯了多大的祸,父皇再大的火气也会瞬间消散。”

“自从雄英和母后相继离世后,父皇仿佛变了一个人,整日沉浸在悲痛之中。”

“大哥也不再像从前那般开朗,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

“若雄英还在,那该多好啊。”

说着。

朱权的声音都带着几分哽咽,他的眼中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眷恋。

更有对昔日跟他一起长大,玩耍的侄儿的思念。

朱棣静静的听着朱权的回忆,却没有感触,反而脸色却愈发难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