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 第505章 各归其所

第505章 各归其所(1/2)

目录

过了潇湘馆,再往里走,却有一青山斜阻,一条黄泥矮墙围起一条茅舍,又有桑榆槿枳编就青篱,篱外酒招斜挑,上书“稻香村”三字。

内中几百株杏树,虽因季节未至,尚未见花开,也颇有气势,石井旁鸡鸭闲庭信步,纸窗木榻透着素简,案头放着《女四书》,一旁还有一纺车相伴,一派农家景象,倒像是一处世外桃源一般。

李纨一见笑道:

“好个所在,这处我倒喜欢,想来你们也是不来跟我抢的。”

众人都正是青春年少,除李纨外,又岂有此等“归隐田园”之心,自然都连连摇头,将这处让与李纨。

复行入里,过一朱栏板桥,便见一清凉瓦舍,水磨砖墙,上有萝薜倒垂,下有清流浮荡,除此之外,别无花木,偏有喜多异草,牵藤引蔓,垂山入石,甚或挂檐绕柱,盘阶入巷,馥郁芬芳,别于旁类。

屋舍青纱布幔,妆点素净,只有一土定瓶,斜插白梅,稍作点缀。

虽有衡芜满静苑,萝薜助芬芳,众人也稍觉无味,独宝钗爱这衡芜杜若之清芬,故定下此处。

又往里走,穿过一竹篱花障编就的月洞门,却见有几间木色大屋,阔朗三间,相连不作隔断,院中点缀几块山石,旁的却大多已海棠芭蕉为主宾,蕉下正有一鹤,步履翩翩。

除此之外,别无他物遮蔽。地势开朗,一望无余。

探春往里去瞧,又见其正中一间,摆着许多名家字帖,书案堆砌,上有数方宝砚,墙上挂着米襄阳之手书,颜真卿之墨迹,紫檀架上,钧窑瓷盘盛着娇黄玲珑佛手。

探春性子疏朗,尤爱这处开阔敞亮之所在,定下此处,转出来抬头看匾,上书“秋爽斋”。

继续往里,又见一富丽堂皇之所在,四面皆雕空玲珑木板,悉为名手,五彩销金嵌宝,鼎香炉烟,设瓶置台,各式各样,满墙满壁,皆有古玩之形,更有一玻璃大镜,专自如意斋买来,放在其中,价值不菲。

众人皆啧啧称赞,却又觉富丽太过,恐不能相配,都不去选,却独合了凤姐儿心思,穿行其间,流连忘返,又不开口,只随着众人继续往里。

又过两座假山,见有一门,掩在山坳深翠之处,一弯朱桥斜跨寒溪,石径覆满苍苔,几株古梅盘结似铁,暗香凝霜。

再有门窗似是有意仿旧,朱漆斑驳,两侧门帘也被藤蔓侵蚀半阙,正堂有一画案,案后悬着一未尽之图,墨渍斑斑,案上散落赭石花青。

众人抬眼去瞧,匾上所书正为“暖香坞”,王熙凤连连摇头道:

“这地方瞧着分明清凉太甚,哪里合这暖字?”

行至这里,也只迎惜二女不曾定下居所,惜春抬眼瞧了迎春一眼,见其依旧低眉不语,又微不可察的往正站在黛玉身边的林思衡扫了一眼,抿了抿嘴。

她这一路不发一语,偏这会儿对凤姐儿回嘴道:

“你知道什么?这院子虽清冷了些,然有字画相伴,便有朱砂石青之美,这热闹繁华不再其外,却在其里,你们都不要,那就归我好了。”

说完便又闭嘴不言,林思衡略蹙起眉头,也觉此地实在是枯寂清寒太过了些,惜春方才所言,不过是强词夺理,情知这丫头乃是别扭着性子,故意所为罢了。

但既然她自己选了这处,旁人也总不能强拦着,只是若任由她日复一复的住在这清冷之地,只怕天长地久,性子便真个难已扭转了,说不得过个几年,真就又去寻了青灯古佛,便添了一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