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来自院士的灵感(2/2)
郑楠柠没有说谎,他对王寰宇的研究的确感兴趣,但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
“真是太遗憾了,那不打扰郑老,您先忙。”
王寰宇满脸遗憾的看了陈辉一眼,眼底深处有一丝不解。
他听说过最近数院声名鹊起的那个小家伙,但他想不通,就算陈辉发了数学年刊,按理来说,跟郑老应该也扯不上关系才对,毕竟陈辉研究的内容跟人工智能八竿子打不着关系。
不过看到陈辉那张年轻得有些过分的脸,他也就释然了,他真的太年轻了!
“郑老”
不远处的尹浩几人呆在原地,随后满脸茫然的看向严毅。
就在刚才,他们亲眼看到那位优青对这位老人的态度,说得不好听点,都可以用谄媚来形容了。
严毅有些头皮发麻。
他虽然才大二,却也跟着老师出入过一些会议,上一次见到老师如此称呼的那个人,是科学院院士!
难道,这位跟陈辉聊天的老人,也是院士
自己大一还在玛卡巴卡,这个家伙都已经开始跟院士接触了吗
若是能成为院士的学生,能够获得的资源是不可想象的,未来必然一片坦途……
“存在性和质量间隙,你准备先从哪个方向入手。”
王寰宇走后,郑楠柠才继续对陈辉说道,两人就像是一对爷孙,在校园中悠闲迈步。
“质量间隙像是隐藏在宇宙黑洞中的宝藏般令人着迷,但存在性是一切的基础,我准备先证明存在性问题,再徐徐图之。”
陈辉诚实回答到。
郑楠柠点头,继续问道,“目前杨-米尔斯研究的前沿方向有三个,你觉得哪个方向最可能完成突破”
这个问题陈辉还当真没有想过,但刚刚了解完这三个方向,似乎也是时候考虑这个问题了。
拓扑量子场论重构方向数学结构清晰,抗干扰性强,基于非阿贝尔规范场的拓扑不变量,如陈数、瞬子数,可直接关联杨-米尔斯理论的模空间与物理态的分类。
但当前研究集中于二维/四维流形,高维推广需突破规范场紧致化技术,并且拓扑态与标准模型中的规范场对应关系尚未完全明确,实验可观测性存疑。
但这是最适合陈辉的方向,他的数学物理基础扎实,代数拓扑和范畴论也是信手拈来,能够轻松入门并深入研究,或许能很快就将这个方向的研究带入新的境界。
机器学习辅助证明,这无疑是陈辉薄弱的方向,但这同样是非常有意思,也很可能出成果的方向,如今数学界的年轻科学家们,比如舒尔茨和陶哲轩,都在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在数学研究中的应用。
其强大的计算能力能够让瞬子解计算效率提升300倍,在处理高维问题时,神经网络可拟合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复杂解空间,比如杨-米尔斯方程的瞬子模空间。
但它的问题也是最大的,黑箱模型难以提供严格的数学证明,依赖数据质量与训练集设计,数值解可能偏离物理真实。
规范-引力对偶探索则是借鉴了弦论中的ads/cft对偶,将杨-米尔斯方程映射到反德西特空间的引力理论,解决强耦合问题。
但其对偶有效性局限于特定维度,引力子质量与规范场耦合的匹配问题尚未解决,在低能极限情况下会失效。
弦论对于陈辉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光是对弦论的学习都需要耗费他大量的时间。
总而言之,目前的情况像是有很多通往真理的大道,但每一条路上都布满了陷阱,千疮百孔,甚至都看不到路的尽头到底是什么。
“机器学习是个不错的命题,或许你可以考虑考虑,这是很容易出成果的方向。”
或许是见陈辉沉思了太长时间,郑楠柠开口提议到。
“为什么不把三个方向融合,取长补短呢”
忽然,陈辉开口。
隐约之中他似乎捕捉到了什么,但这次与之前几次不同。
他只隐约感觉到了潜藏在黑暗深处的那一丝光亮,甚至都还没看到它的光芒。
还需要他继续往前走几步才能看得更加真切,当然,也可能他向前走几步后才发现,那只是地上一滩泔水的反光。
陈辉没有气馁,反而有些兴奋,这个困扰了整个学术界几十年的问题,自然不可能这么轻而易举的被他破解,但至少,这是个好的现象!
郑楠柠没有继续多说,他从陈辉的眼神中看到了些不可思议的东西。
这当真是个好现象!
郑楠柠有些激动。
【你的数学等级由3级32%提升到33%】
【你的物理等级由3级21%提升到22%】
弹幕在陈辉眼前弹出又消失,陈辉却全然没有理会,双眼失去焦距,沉浸在识海之中。
过了约莫半个小时后,陈辉才从这种状态清醒过来,郑楠柠也一直陪着陈辉就这样漫无目的的在校园中闲逛。
“抱歉,突然想到点东西,不自觉就着迷了。”
陈辉向郑楠柠歉意的说道。
“没关系,如果可以的话,我倒是希望你能着迷更长时间,我愿意多等一会儿,多久都行!”
同样是研究者,他当然明白陈辉刚才的状态有多难得。
若真是如他所说,陈辉能够沉浸更长时间,或许还真有可能解决那个难题。
不过现在,这个小家伙似乎依旧有所收获。
融合三个方向取长补短
这么多年也不是没有科学家想到,可要怎么融合,本身就是个难度不亚于杨-米尔斯方程的难题,当然,这也是研究千禧年难题的另一个重大意义。
这挺难的,希望他成功吧!
又跟郑楠柠院士聊了些杨-米尔斯方程相关的东西后,两人就此分开,陈辉要继续去学习刷熟练度,争取向前再走几步,去那道隐藏在黑暗中的灵光面前瞧一瞧,看看是真的宝藏,还是一场梦。
郑楠柠院士同样有自己的事情需要忙碌。
郑楠柠院士虽然是工程院院士,但理论知识并不薄弱,即便是他并不擅长的杨-米尔斯方程相关的知识,也能跟陈辉畅聊,甚至还能提出些让陈辉意外的观点。
这让陈辉对这位老人不由心生敬意。
“你竟然没在图书馆,还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可让我一顿好找!”
郑楠柠才走没多久,王启明就找到了陈辉,从他那阳光灿烂的笑脸就能知道,必定是有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