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北方剧变(1/1)
听到的人都不由的点头,非常的认同。确实,沙发这种东西,他们从来就没有听说过。而沙发在他们眼里,确实是神奇无比,坐上去就压的塌陷了,站起来又恢复了。真是以前都不敢想,原来椅子还可以这样。
总之只要有人来询问,就会多得到一些这些车子的信息。这些车子的零件构造,是多么的珍贵,是多么的难得,制造起来是多么的费劲,想要弄一辆是多么的昂贵。简单一句话,就是提前预热,告诉这些权贵们,这玩意值钱!值钱!老值钱了!随便卸下一个轮子,那都不是一般人能买得起的。并且老值钱,不好意思你有钱还没出买去。所以万一哪一天有一辆车子买了,你懂得,散尽家财也别错过!
但,越是这样,这些顶级的权贵家族,心里就越痒痒的,如猫挠一般,越想得到啊!好东西呀!真是好东西!多少钱你们李家开个价啊?你踏马倒是开个价啊。我们想要买呀!求你们,开个价吧!可是李家就是没有说要往外卖。
这边,李家正在进行着如火如荼的商业布局。天上人间、克里斯蒂娜、和膳园、花卉公司、木材家具公司、天姿红颜化妆品公司,还有这被预热的汽车公司,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
此时,在东突厥北方的边境,那里是东突厥和薛延陀互相对峙的地方。薛延陀是铁勒族分出的一部,是臣服于东突厥的铁勒部族。薛延陀不同于西突厥的铁勒九部,西突厥的铁勒九部,是分裂成九个部落,实力比较分散。
东突厥的铁勒部族薛延陀是非常统一的,这就使得薛延陀的实力,是非常强大的,所以才敢在李世民的离间之下,反叛东突厥。此时薛延陀,拥有着十四万万的骑兵部队,加上能动员的力量,史书上记住,公元629年,薛延陀有能战之士二十万。也就是说薛延陀,能够武装超过二十万的大军,力量不可以为不强大。
东突厥为了跟他对峙,在北方边境,一直保持着十万人的部队,常年跟薛延陀进行对峙。这就是李世民的高明之处,自从渭水之盟之后,他就挑拨东突厥内部势力,支持臣服于东突厥的铁勒人,让他们自立,建立了薛延陀汗国。并且第一时间国书来往,承认了它的合法性。这就让东突厥颉利可汗的兵力,有相当一部分都被锁定在北方边境,动弹不得。
然后又挑动突利和颉利,争夺东突厥大可汗的位置,使得两者分裂形成了敌对关系。两人经过不断的战争,又进一步削弱了东突厥的实力。并且颉利可汗,为了跟突利互相对峙,他的军队,又有差不多二十万,被突利可汗牵制住,动弹不得。
同时在东突厥东方,室韦部和靺鞨部落,也被挑动的与东突厥,冲突不断。颉利可汗的兵力,又被牵制了大约五万左右,在东突厥东边动弹不得。所以曾经势力强大,拥有几十万突厥大军的颉利可汗,才会被李世民,用李靖的十万大军给击破,最终人都被俘。其中固然有李靖,用兵如神的能力在内。但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前,颉利可汗的实力已经受到了极大的削弱,他的大部分力量都施展不开。
否则的话,几十万大军对十万,还是骑兵对步兵。李靖就是再神,胜利的概率也是渺茫的。所以一场战争的胜利,首先是胜在战略之上,其后才是胜在战术上。大唐通过外交等各种手段,已经将东突厥进行分化,才有李靖十万大军击破颉利可汗,这种神话战绩。可以说颉利可汗,其实并不是仅仅败在了李靖的手中,是败在了大唐、突利、薛延陀、以及周围众多国家的联合围攻之中。
然而此时,在这个薛延陀和东突厥的边境上,却发生着诡异的一幕。薛延陀在这里聚集了十万大军,却没有进攻东突厥,而是跨过了两者之间的边境。东突厥守卫在这里的十万大军,竟然静静的看着对方越过了边境,而没有阻拦然后两者汇合在一处,一起静悄悄地开始南下。
同时,在高句丽五万大军已经基本上聚集完毕。还有半个月时间。各种后勤工作做好之后,就可以挥兵北上。就可以渡过鸭绿江,穿过长白山,进攻大唐的北方边境。
而在大唐的西北方,吐谷浑也聚集了六万大军,准备兵犯阳关等地。室韦部族,靺鞨族,这两个部落,也各自聚集了四万大军,连同抵御他们的五万突厥大军,向西而行,往大唐燕云方向挺进。
同时,西突厥的铁勒九部,有六万人左右的人马,也在西突厥的东方边境,开始慢慢聚集。根据这种态势,他们极有可能聚集之后,向着大唐的阳关地区进行挺进。
当李蘅听到弱音的报告之后,整个人都惊了一跳。卧槽!这是各方势力,准备一起进攻大唐的节奏啊!
李蘅不知道,李世民的策略哪里出了问题?但是显然历史发生了偏差。这些本来被李世民挑拨策反,与东突厥敌对的国家和部落,现在不知道出现了什么原因?又跟东突厥联合在了一起,准备一起侵犯大唐。这可就是一件让人惊悚的事情了。
本来东突厥被这些势力所牵制,被他们所围攻。东突厥颉利可汗几十万大军都动弹不得,只能被迫抽出十来万军队,和李靖的十万大军在北方对峙,这才让李靖战败了颉利可汗。最终在各种势力的共同努力下,东突厥被灭。东突厥被灭之后,大唐才能翻过手来收拾薛延陀这些势力们,最终统一了北方。稳定多年以后,又攻灭了西突厥。
现在尼玛,全都反过来了。先不说这些,势力们联合起来进攻大唐,就是他们和东突厥达成协议互不侵犯,能够让颉利可汗把守卫在边境的大军调回来,那都让人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