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天幕直播系统(32)(1/2)
御书房燃了一宿的火烛。
朝廷核心班子连夜商讨出一个方案:兵分两路,一拨人负责寻觅红薯、土豆、玉米等高产粮食作物;另一拨人研究水稻、小麦的增产。
就在这时,守在外头盯着天幕做记录的御前侍卫小跑着进来禀报:
“陛下,有个自称是岭南某村猎户发出的心声,道他们家后山挖到过一种名为‘甘薯’的粗粮,与天宫的红薯相仿……”
“啪嗒!”
萧衍泽倏然起身时打翻了砚台。
墨汁溅上了龙袍袖口,他也不予理会,大踏步走出御书房,仰头望向天幕。
弹幕区此刻全是关于猎户说的甘薯:
岭南啊?那地方可穷了,真有天宫里那等神仙作物?
你们岭南哪个村啊?我媳妇娘家的侄女婿做走货商人的时候到过岭南,要是真有天宫的那种高产红薯,我得想办法联系上他,托他帮我带几个甘薯过来。
可惜那猎户不识字,只在诺诺爸提到红薯产量时,出于震撼,吐露了心声。
之后跟两个儿子商量后,决定摸黑上山,去找找去年挖到过的甘薯。
要是此甘薯和天宫的红薯真是同一种东西,那今后还怕吃不饱吗?
猎户吐露的这条心声在大梁境内引起了骚动。
民以食为天。
尽管,天上飞的客机、地上跑的高铁汽车同样令人神往,却也仅仅只是神往,可一旦涉及关乎民生饥饱的粮食,谁还坐得住啊!
刚刚村长派人来通知,让每家出个劳力,明儿一早上山。
上山干什么?当然是寻找类似红薯、土豆之类的作物了!
我们村也说明天要开会,多半也是这个事。
真羡慕你们这些离山近离海近的,俺们这既不靠山又不靠海,能种的荒地都开出来种水稻了,可惜这几年年成不好,稻粒好多空瘪的,还没收上来就晓得撑不到明年秋收,唉……
要是小侯爷的姑姑能说点增产的法子就好了。
话音刚落,就听吃着烤鱼的谢姎很快提到了一个让大梁子民齐齐竖起耳朵的话题:
“这鱼是稻花鱼吧?烤着吃又嫩又香!”
“嘿!看来您是吃鱼行家!这的确是稻花鱼。”
接她话的是负责农家乐烧烤区的经理。
今天十一,游客实在太多,农场临时请了不少帮工,依旧有些忙不过来。
这不连经理都亲自下场了,给谢姎这桌送来一扎鲜榨玉米汁。
正好听她提到稻花鱼,顺势为农场的稻花鱼做了一波宣传:
“水库的鱼苗、生态的稻田。插秧前放的鱼苗,秋收前放水时收的鱼,别看只养了四五个月,但就得这样大小的鱼吃起来才鲜嫩,煲汤喝保管鲜掉舌头,烤着也好吃,烤得酥酥脆脆的,骨头都能嚼着吃。”
谢姎顺着这话题问道:“鱼稻共生是不是有什么弊端?为什么现在的稻田都不怎么养鱼了?”
“嗐!哪有什么弊端!相反是双赢的好事儿,鱼吃稻花,省了饲料钱;排出的粪便肥沃稻田,省了肥料钱,这不是双赢是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