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促膝夜话(1/2)
刘永福倒竹筒子般将心中所想说了出来。
“末将以为在此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后,我就带人继续回贵州、广西。争取在那里打开局面。不过需要翼王支持我些人马和枪炮,我的人马毕竟都是持冷兵器的步兵。”
石镇清点头道:“嗯,既然你想在贵州和广西大展身手,我自然全力支持。除了你本部人马外,我再拨你八千人马。至于枪械弹药,到时候再议。不过你说的有些保守了,我料定贵州巡抚张亮基不会在任上太久了,清廷一定会摘了他的顶戴花翎。此人已经不足为惧,贵州之事,就交给曾仕和和张秀眉吧。”
石镇清看着刘永福的眼睛继续说道:“我用人肯定不会屈才,你的位子在两广。广西是你我的商梓之地,让谁去我都不放心。而你熟悉那里,因此仍旧由你带人入贵州,攻两广。”
刘永福沉吟了片刻后说道:“末将当然愿意回去。为翼王打开连两广局面。广西所虑者,不在于巡抚张凯嵩,张凯嵩处理政务倒是把好手。但是此人打仗却十分畏首畏尾。我所担忧的,却是另一位广西提督……”
石镇清马上想到此人就是民族英雄冯子材。
一旁的邱云及似乎从广西的情报中听到过此人的一些信息。
他插话道:“翼王、刘将军,我听说冯子材原也是抗清的义军,后来才投奔的清廷。此人作战勇猛,有勇有谋。在广西的天地会就是此人力主镇压的。”
刘永福也叹口气说道:“谁说不是呢,我们这几千人马若是在广西继续逗留,估计也讨不到好果子吃。”
石镇清没有接话,却反问道:“冯子材带领的是绿营兵还是湘军?”
刘永福回道:“是绿营兵,奇怪的是,就是他带的五千绿营兵战斗力却也不弱。”
石镇清不置可否地说道:“冯子材虽然带兵有方,但是绿营兵的毛病可不是一天两天能扳过来的。军纪败坏,爱财、抗不了硬仗,就这三样,足以致命。”
刘永福这才豁然明白。
“翼王明察秋毫,洞若观火,实在令末将佩服。末将若再进广西,一定以己之长,攻敌之短。争取一战击败冯子材。”
石镇清说道:“冯子材也是位不可多得的将才,若是在战场厮杀,尽量不要坏其性命,若是能够招降最好。如若不能,也可异地放归,让其回归田园吧。”
刘永福点头道:“战场形势变幻莫测,枪炮无眼,我也无法保证。不过若是能够生擒此人。我愿学当年张翼德入川之时,义释严颜那般对待他。”
石镇清见刘永福十分合自己心意。
便与其又碰了一杯酒。
待晚宴散去。
石镇清独留刘永福在花厅一叙。
二人唠了一阵家常。
石镇清这才说到正事上。
“刘将军,你先带人熟悉下成都,放松放松,等过几天就带着你的两名亲将去国子监学习学习。国子监马上开课了,地理和历史,数学由我主讲。未来你可是要独领一地的督抚。可惜时间紧迫,我们要抓紧时间顺应时势和潮流。”
“我华夏如今到处烽火狼烟,列强们虎视眈眈,大有瓜分我华夏之意图。我们应该利用有限的时间,励精图治。为新天国积蓄力量,这也是我屯兵四川的原因。”
刘永福见石镇清如此看得起他,将心中所想说给他听。
他眼睛有些湿润,便再次跪拜道:“翼王苦心,永福铭记于心。翼王决策,实在是神鬼莫测。别的太平军都在打仗,唯独翼王在韬光养晦。永福终于明白什么叫做厚积薄发了。”
石镇清拍着刘永福的肩膀说道:“知我者刘将军也。”
他接着又慨叹道:“洪天王封王无数,昏聩透顶,这些所谓的王爵已经渐成军阀,独自割据一地,互相争抢,见死不救。清军对他们大加攻杀。他们就狼狈逃窜。没有一个有战略眼光的。即便湘军将他们一一剿灭,最后也会吃的太饱,而成了骄兵、惰兵。”
“有句话说得好,叫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咱们就要最后出手,一击将湘军的脖子扭断。再北上京师,则水到渠成。”
刘永福听着石镇清的宏图远略。
心中更加振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