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三皇五帝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2/2)
“别的我就不多说了,大家都要好好想想,人这辈子,是很多事情都不能如意。但是也分个主动和被动,也要看看是自己造成的还是环境造成的,是自己的错,就要认。你心存侥幸,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我是为你们着想才跟你们说这么多”,管教语重心长的说道。
“谢谢管教!”排头大声喊道。
“谢谢管教!”随后大家异口同声的大声喊道。
“人呐,真的是什么样的都有。在我监房呆的久的人肯定记得吴来这个人吧。马上又要进来了。这小子成我这里的常客了,老是小偷小摸的,进来呆一两个月就出去了,出去不到一个礼拜又要回来了;
他也是可怜,孤儿一个,没人管,脑子还不太灵清,拿看守所当家了。一出去,饿几天就要进来了,自己犯了事打电话给警察,要警察去抓他,他就在那等着。每次吧,还要在我的片区里犯事,警察抓到他他还点名道姓的要来我这里。
你说这人有意思吧,行吧,今天就跟大家说这么多。收到信的,都好好看看,家里人比你们可是更要难受,你们觉得自己在看守所已经很苦了吗?想想家里人吧”,说完,管教就走出了监房。
宁致远迫不及待的拿起信件看了起来,里面有两封信,一封是哥哥宁明志的,还有一封是妻子的。妻子的信都是手写的,看着娟秀的笔迹,想着妻子每月都是两封信的频率写过来,说说女儿的成长和家里的琐事。自己就是她的情感寄托啊。
应该也是看到宁致远托人带出去的消息里说自己很懊悔以前没有好好抱抱女儿,现在就是再怎么想也抱不到了,更无法陪伴她一起成长了,想想就心痛。
估计妻子收到后下一封信就跟他说,女儿的成长瞬间都会用视频记录录下来,传到两人的专属网站空间里,让他不用担心,什么时候回来什么时候好好看,自己在心里也会事无巨细的跟他分享下‘吾家有女初长成’的喜悦。
妻子一直是这么贴心的照顾自己的感受,自己又有什么理由不上进、不努力呢?
宁致远先是拿起哥哥的信件读了起来。可能是怕信件的内容可能会涉及到案件相关的细节通不过管教的审核吧,他先是讲了一个“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小故事,出自清代钱彩的《说岳全传》第二十五回:这艄公好晦气!却不是“偷鸡不着,反折了一把米”?故事是这样的: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小镇上有两个小混混,成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
有一天,他们两个看见了镇上王姓大富人家的一只养了多年的大公鸡,哥俩一合计:要是晚上把它偷出来,拿火一烤,多美味呀。
于是他们俩想尽办法去偷那只鸡,但可能是那鸡活得久了,学精了,人还在一米远的地方它就发现了,还昂头扬爪向他们示威。哥俩想尽办法都没偷成,整天在镇上郁闷的逛来逛去。
这天哥俩在路过酒楼门口时被什么东西拌倒了,爬起来一看,原来是一醉汉。哥俩看着那醉汉,眉头一展,计上心来,也不找醉汉的麻烦了,快步跑回老窝,倒出二两老酒倒碗里,然后取了一把米往里一泡,想着大公鸡吃了米后醉晕晕的样子,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果然,晚上他们把那鸡弄到手了,迫不及待的提着鸡跑到郊外的树林里,用匕首把那脖子一砍,放了血拔了毛,内脏都不清理就急不可待地烤了起来,看着慢慢烤熟的鸡,闻着越来越浓的香味,哥俩心里乐滋滋的。
可是,空气怎么不对,转过头一看,妈呀,咋那么多人呢,哥俩鸡也顾不上了,埋头冲了出去,老远,老远还听见王大富那撕心裂肺的叫喊声“我的大雄啊!”
那镇上酒楼的厨师当时灵感突发,花大价钱买下了那只鸡,回家悬梁刺股,精心研究了半年后,怀揣醉鸡谱离开了小镇,踏上了去远方大城市的路。
从此以后,各酒楼的菜单上就多了醉鸡这道菜,那厨师也成了当时天下皆知的名人。据说,后来微服私访的一个王爷把他带进宫里,成了皇上最喜欢的御厨。
至于那两个无意中发明醉鸡的小混混,则背上一个偷鸡的罪名,不知跑去哪了,反正再也没有出现过。从此,民间就多了一个“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的谚语。
故事的末尾,哥哥宁明志委婉的叙述了下警察没有录口供的那5位客户(只提了姓氏,且说是之前的朋友,因为证据档案里没有他们,所以也不会引起管教的疑虑)联系过他,想要为宁致远做点什么,实则是想要些实质的利益,综合分析下来,没有答应他们,还想着法的教训了他们一顿。
宁致远前思后想,也大概明白了其中事情的来龙去脉。本来自己也明白,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相信的,自己在外面的时候只看钱,不看人,被抓进来在一定程度上也有这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