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黄龙山军事会议(1)(2/2)
华夏的大地是我们的大地,是我们父母姐妹赖以生存的地方,可是小日本鬼子在这里肆无忌惮。就像一个蛮不讲理的恶棍,杀我父母,欺凌我们的父母姐妹,我们怎么办?我们是躲避,还是任由这些恶棍肆意妄为?
这就是我们的态度,这就是当兵的选择,既然小鬼子已经跑到我们家门口了,我们还有的选择?没有!只有跟小鬼子拼命。就是明知不敌也不会退缩,这就是我们的民族气节,这就是我们这支部队留在黑土地上的真正意义。
我们要用我们的热血,用我们年轻的生命唤醒仍在沉睡的同袍,拿起枪把这小鬼子打趴打服,打回他的老家。”
说这些话的时候,金玉涵想到了父亲,想到自己的遭遇,所以说的慷慨激昂。以至于她都说完了,大家还沉浸在他的话里。
第一个反应过来的贾明博,率先鼓起掌来,随即掌声四起,那么热烈,那么持久。此时的金玉涵已经眼含热泪。
有人感叹道:“这样的事情在我们部队里是太很多了。特别是在那些刚刚归顺的部队里更是比比皆是,正是因为太多,大家见怪不怪,麻痹了。”
“是国耻,是家恨,要提高部队的政治素质,必须警钟长鸣。”
“金主任,你所说的这个政治思想、政治素质太重要了,绝对是我们这个部队的灵魂,是克敌制胜的法宝。”
“在平时,很多的人会有种各种各样的想法。认为小日本鬼子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只要不涉及自己的利益,小鬼子爱怎么干就怎么干,反正没有会影响到自己,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
像这样一些没有仇恨,没有荣辱心的人,你能要求他们有多高的思想?要让他在战斗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估计都是很难的事情。所以我们准备成立一个巡讲团。就是让那些深受日本人迫害的战士诉说小日本鬼子在我们华夏大地上犯下的累累罪行。
我们不仅要诉说小日本鬼子犯下的罪行,而且还要大力的弘扬和宣传在抗击小日本鬼子的战斗中涌现出来的那些勇士们。
他们虽然在这场战斗中遭受了磨难,甚至成为了残疾;有的献出了生命,但是我们活着的人和健康的人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我们会继承他们的遗志,从小鬼子血战到底。”
金玉涵竟然借机为以后的工作做开了广告。
华夏军后勤留守处,连级以上干部会议在黄龙山准时召开。
这次会议人员到的是比较齐,按照要求,贾明博、邢副营长、郭处长、五连连长齐为正、六连连长罗大坤、七连连长黄显玉,八连连长杨明华、侦察排排长张明、金玉涵和刚刚归附的部队的主要军事长官,军代表全部都参加了会议。
当然,这里边也有不为人知的情况,比如七星寨的宋乾坤,原来是不准备参加这次会议的,因为他现在想的很多。
当时在黄龙山,之所以答应加入华夏军,那是形势所迫,逼不得已,他深知自己和这支华夏军是格格不入的,只是在那样情况下,是他们胁迫自己加入华夏军,因为他明白,如果自己当时不答应,那后果可能会截然相反,别说是他回不到七星寨,就是七星寨,估计也很难保得住。
对于这支华夏军的实力,他是亲眼目睹,绝对不是他一个七星在能够与之抗衡的。光棍不吃眼前亏,对这样的事情,他把握的是非常准确和到位的。
表面上,他对华夏军的话是唯唯诺诺,洗耳恭听,真正回到七星寨之后,便勃然变脸,七星寨是自己的天下,自己还是七星寨的土皇帝,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在这里,老子的地盘,老子做主。
来七星寨的军代表叫赵启华,他带着6个战士进驻了七星寨。本来宋乾坤也不想跟赵启华发生冲突,就拿好吃好喝的照待着赵启华。可是赵启华属于那种很轴的人,一根筋,对他的所作所为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这也不对,那也不对,让他不胜其烦。
但是表面上还假装恭敬,只要赵启华他们转过身去,照样是我行我素,赵启华有时候很是恼火,好在在来的时候,梁长官再三交代,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要改造好这些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用真心、真情打动他们,感染他们,只能把不满也只能压在心里....
尽管都在相互的忍让,可是那别扭越来越厉害,积怨越来越深。
以前,大家都是一觉睡到日上三竿。现在竟然被赵启华都早早的吆喝起来,又是出操,又是训练,让大家不让不胜其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