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想取燕云,必先乱其阵脚(1/2)
“回太后话。”
赵灵儿蹙眉,行礼道:“此事,臣怕是难以从命。”
太后道:“理由呢?”
“臣觉得,眼下最重要的事情乃叛军之患,其余之事,皆可推迟。”
赵灵儿语气坚决,声音也加重了几分,“臣认为,私仇事小,太后当以国事为重。”
“你是不是搞混了一件事?”
说到这里,太后起身朝赵灵儿迈步,边走边说:“哀家,这可不是在与你商量。就拿达日阿赤一事来说,哀家未降罪于你父王,便是为了今日让你去亲办此事。”
“那就请太后降罪吧。”
赵灵儿语气坚决,“但臣觉得,无论太后降不降罪,对于亲王府来说,在这大都中,又和牢狱何异呢?”
太后沉声道:“你可真是什么话都敢说啊。”
“这有何不敢言?”
赵灵儿自嘲道:“臣好歹也是大黎宗室,难不成还怕这区区一死不成?”
“哎……”
太后缓缓转身,眼神中闪过一抹忧虑。
她能察觉到赵灵儿的决心,这是宁愿死,都要与大都共存亡的决然。
她很清楚,此时继续威逼利诱是没用的。
因为赵灵儿的性格,太像她了。
当日,若不是被诊断出喜脉,她早就饮下毒酒自杀了。
“去潜龙山寻那山匪不好吗?哀家可以拿出一笔能让你们十世不衰的银票,你带着它,劝那山匪从良,过那与世无争的平凡日子不行吗?”
太后是真的希望赵灵儿能活出她想活,却永远都活不出的样子。
“不瞒您,灵儿也想,可是……”
赵灵儿低头,美眸中闪过一抹落寞,“人在出生的时候,很多事情便已经决定了。我既然享受着大黎皇室带来的荣华富贵,那便有着为大黎而战的责任。”
“好吧。”
太后轻叹,“你既心意已决,那哀家也只能言尽于此了。”
……
时光匆匆,转眼间两月时间消逝。
潜龙山,黑龙寨。
经过这段时间的征兵,黑龙寨兵力从五万余增到了十一万余。
也就是说,除了最基本的留守人员及保证山寨运行的人员之外,能够出战的兵力可达十万余。
除此之外,金不换向王家索要的军备及物资也到了。
秦凡总共要过两次物资,第一次的时候除了军备、船只和粮草之外,王家给了七千匹战马。
这一次,除了军备、船只和粮草,王家给了五千匹战马及五百万两的银票开需。
对于世家的底蕴,饶是秦凡都有些眼馋了。
毕竟,王家对他还只是次要扶持,其主力扶持的可是陈九四。
书房中。
秦凡观望着沙盘图,在计算着自己手中的筹码。
所谓的筹码,便是兵力。
黑龙寨如今的战马有三万余,也就是三万骑兵。
其余的,则是步兵。
而王家给的战马,只有一万二千余。
这并不是说王家不想多给,而是战马太过于稀缺了,就算是王家,也拿不出多少。
而且大多数战马,王家也都给了陈九四。
相比冀州陈家的战马数量,王家所拥有的战马很少,因为后者乃水路起家。
不过同样的,陈家的船只数量也无法和王家相提并论。
总得来说就是,只要王家支持的人,水战必占利。而陈家支持的人,在平原作战上几乎就是骑兵开路。
“幽州军三万骑兵,七万步卒,其城高墙厚,更有守城的防御器械。”
秦凡双眸微眯。
这场仗绝不能硬碰硬。
虽说黑龙寨的兵力和幽州军相当,老兵们也都经历过黑龙卫的锤炼,但新兵们刚加入不久,没经历过战争不说,就连操练的时间都不如月数。
古代战争,攻城方的伤亡必高于守城方。
若是硬碰硬的话,别说拿下燕云十六州了,就单说幽州军,就够黑龙寨喝一壶的。
“寨主。”
这时,陈一身披兖州甲走进书房,行礼道:“十万大军已在清水县待命,随时可开拔。”
征兵后,秦凡对兵力分配进行了再重组。
陈一所率的三万骑兵,皆为老卒。
剩余的两万老卒,则归秦慕瑶调配。
而新兵皆归孙二统辖。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秦凡起身问道:“粮草呢?”
陈一道:“已上船先行,预计后日便可抵达薨河码头。”
粮草是由后勤部负责调配,也就是黑龙寨那批老幼们,他们虽体力不济,但运输个粮草还是可以的。
其医家不传之秘的金疮药也好,纯度不够的青霉素也罢,都在粮草之列。
“走吧。”
秦凡穿上龙纹甲,腰佩龙纹剑,大步朝门外走去。
陈一立即跟上。
清水县。
十万大军整齐的站在空旷处,密密麻麻的,一眼望不到尽头。
秦凡策马而来,在大军前勒马。
陈一则策马入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