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九枝灯 > 第59章 琼 尚之以琼英乎而

第59章 琼 尚之以琼英乎而(2/2)

目录

虽说已快六月了,人本就穿得单薄,但这江上夜风还是凉人。

苏以言早便抓着云鹤手不放了,云鹤以为她冷,将外衣脱下披在她身上,她说什么都不接,于是两人只靠的很近,共同披着云鹤的外衣,她靠着云鹤,听见云鹤问她,“表妹,刚可看清了那匪首的脸?”

苏以言不知他是何意,但想来说不出也不会怎样,“略略瞟见了,怎么了,七哥哥。”

云鹤只迎着风,“表妹,之后若见着此人万万不可声张。”

苏以言仰头,看向云鹤已出落得分明的下颌线,“哥哥,你可是知道那匪首是谁。”

云鹤‘嗯’了一声,意味有些不分明地转移问,“表妹觉得严子陵此人如何?”

“天凤年间,严子陵于长安求学,与光武乃有同窗之谊,后光武推翻反贼王莽,幸兴复汉室,东汉建立,光武思贤若渴,”她将头轻轻靠在云鹤肩膀之上,这太亲密了,可这船也很摇晃,这是不得已而为之事,擡眼见云鹤已没盯着两岸那黑幢幢的山影,而是在看她,她脸微微发烫,继续说,“我读过武皇帝亲笔《与严子陵书》,字句不多,但情真恳切。古往今来,有才之人,高官显名居多,清贫不求名利在少,严公却能怀才而隐,实是让人敬佩,但我觉得,抑或是与光武有关,光武胆智之主,文德兼修,俊令之体,贤达之风,若有此明君,便是严公隐于世也无比安心。”

那外衣在苏以言侃侃而谈之时就快落下去了,云鹤提了一手,又由衷地赞上一句,“表妹博学。”

苏以言歪头浅笑,“与七哥哥你相比,我实乃小巫见大巫了。”

云鹤接过侍卫取来的斗篷,先是给苏以言披好,系上带子,才将外衣穿上,披上斗篷,他听见苏以言说,“凤凰非梧桐不栖,见盛德而后下,兴周七百年之姜子牙,巴蜀起成三国之诸葛亮,无一不是如此,那哥哥这只鹤呢?”

她说出这话试探,云鹤淡淡看了她一眼也知她目的,但就是不说她想听见的,作忖思模样不知过了多久只说,“我只是做不了那闲云野鹤,只能归于华表之处。”

苏以言闻言看向他的侧脸,只心疼他,舞象之年,本出身显赫,家里支柱尚康健,就是此时无所忧虑之岁,待及冠,娶个家室相配的小娘子,况且他自幼又多病,好容易养好些,就得在朝堂之间同那些老家伙勾心斗角,为云家谋,为百姓谋。

云鹤看着她的眼神,明白她在想什么,“表妹不必可怜于我,我所做之事将载于青史。”

苏以言问,“倘若官家依旧如此?那待如何?”

在侍卫取了斗篷后半个钟头,小船便悄然划离了大船。

天色近亮,江岸起雾,如此仙境般的山水之间,若倘徉了人,定也是不凡的,不是那飘然若仙的高士就是那博古通今的隐士。

云鹤未回答苏以言,想要回答她是才见她靠着他的肩膀沉沉欲睡去。

他在苏以言睡熟之后轻轻地抱着她进了舟蓬里。

在天色愈发明亮之时站起身来,负手看向远方,轻声哼道,苏以言睡得不踏实,听见他声音没入江浪波声之间,与微亮天光混为一体,她捕捉到了关键词句,睁眼跟着他低声哼着,“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辟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1】

“哥哥是在咏这高洁之士,”苏以言也站起身来,她站得不稳,云鹤出手接她,她站好后,云鹤还是未松开抓住她的手,“抑或是在咏站在你身旁的我。”后面的话她本不愿说出口,她显然极少说如此直白之话,但在此刻她的心已不受控制,说完后也意识到不妥,忙出言补救,“哥哥,不知屈子在咏这《九歌》时,是在咏窈窕佳人还是隐于山间的高士?”

云鹤定定看着她那段雪白的手腕,着此青玉最为相配,“表妹,舟小颠簸。”

这是在解释为何他不松手了。

苏以言就静静看着他,二人相对无言,她在此事之上有些执拗了,或许是云鹤待她的好使她蒙了心智。

“暗夜烛燎中,我窥见表妹学识,如今,我咏诵《九歌》,咏的窈窕佳人或高洁之士,无一不是表妹。”

苏以言心绪散乱,她未想到云鹤竟说出一番话来,怔在原地脸红了个彻底,但她还是很快接了话头,“哥哥,且莫做此说法,我一介女身,怎比肩高洁之士。”

“表妹,不可妄自菲薄,”云鹤蹙了眉头,握着拳咳嗽两声,后娓娓道来,“上古隐士许由双耳不为功名所污,此谓高洁,子罕不受玉而为宝,可谓高洁,孟尝隐处穷泽,身自耕佣,此也谓高洁,表妹与其三人并无二致,在某心中,同般高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