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盛唐一只统 > 第296章 杨贵妃与武惠妃

第296章 杨贵妃与武惠妃(1/2)

目录

第296章杨贵妃与武惠妃

开元二十八年,当南洋都护府的船队开进毛伊岛的外海之时,在大唐东边的海域,新罗与倭国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战争爆发的太过突然,又正值新罗波珍湌永宗谋反,战事一度打到金城,新罗国主金承庆不得不向大唐安东都护府求援。

彼时大唐西边也不太平。因为吐蕃的棉花贸易导致安西都护府的羊毛销量骤减,引起羊毛产业链中突骑施和铁勒的不满。

当然这个不满大部分是冲着吐蕃,因为吐蕃借着棉花贸易没少向外扩张,还占据了河口三角洲最肥沃的土地,不但吃的盆满钵满,还数度下黑手打压安西的羊毛,这些年没少与西域诸国发生矛盾。

但突骑施和铁勒对大唐也不满意,尤其是大唐朝廷在棉花贸易上的态度,这不明摆着放任安南都护府一家独大,不把他们这些碛西的老兄弟放在眼里吗?!

于是突骑施和铁勒就准备联合后突厥和大食夹击吐蕃,突骑施的可汗还邀请了安西都护府一同参与。

说是邀请,其实就是站队。

你要是跟兄弟们打吐蕃,出钱出人出力,以后大家还能再羊毛贸易上一起赚钱。你要是继续放任吐蕃和安南勾勾连连,那以后也别怪碛西的兄弟不跟走了,大不了咱自立门户,自己赚钱。

新立国的黑衣大食可开出了一个划算的价格呢!

于是就这样,大唐西边战事吃紧,李林甫建议命高仙芝率军出征讨伐吐蕃,并伺机阻吓黑衣大食的侵袭。

李林甫的建议,杨国忠是一定要反对的,而且他反对的理由还很充分——吐蕃是大唐的姻亲,突骑施和铁勒算什么?藩属国而已,凭什么受这些蛮夷的要挟。

于是朝堂日日争论不休,西域烽火猎猎,大唐的兵马却迟迟未动。

这个态度令突骑施和铁勒十分恼火,再加上后突厥在其中挑拨离间,最终矛盾彻底爆发,安稳了几十年的大唐西锤摇摇欲坠。

这要是郭知运、王晙等人泉下有知,非得给气的活过来不可。从太宗时代就开始仔细经营的西域羁縻府,费了多少心力精力才能有今日的局面,结果可倒好,被骊山温泉宫乌烟瘴气的朝堂给毁得一干二净。

是的,现在上朝都在骊山,因为皇帝喜欢温泉,于是骊山的温泉宫在这些年被一再地扩建,最终成为皇帝常驻办公地。

虽然对文武百官来说去温泉宫上早班十分辛苦,但谁让皇帝自己喜欢呢。不过李隆基也是个十分体恤下属的好皇帝,他特地更改了大朝的周期,没啥事儿就别出城来骊山坐班了,在各自的衙门该干啥就干啥,有大事儿再来跟皇帝汇报。

而他的日常,自然是跟宠妃们泡泡汤、唱唱歌、磕磕丹药、享受生活啦!

如今李隆基的后宫也已成型,大小杨妃与武惠妃分庭抗礼,余下妃嫔都要避她们锋芒。

原本还有王皇后能弹压一二,但最近王皇后因为杨妃子嗣的事儿数次被皇帝申斥,更卷入韦坚谋反案,李林甫诬告韦坚密谋拥立李亨登基。唐玄宗大怒,将韦坚一家流放岭南。李亨惊恐之下,上表和王妃韦氏(韦妃)断绝关系,但这么划清界限也为时已晚,他被罢了安西大都护的差事,召回京自省,王皇后也因此遭受牵连,险些废后。

王皇后一倒,武惠妃与大小杨妃的矛盾越发突出。

李隆基想封小杨妃为贵妃,但武惠妃不同意,理由是开元初年陛下已经改四妃为三妃,大唐已然没有贵妃之位,如何能朝令夕改,因人而变?

武惠妃反对的时候当然不是疾言厉色的,事实上,她也只是哭一哭,晕一晕,伤春悲秋一下,这就足够打动李隆基的心了。

——相伴了几十年,没人比武惠妃更会揣摩皇帝的心思,这一点连王皇后也比不上她。

但打动归打动,更能令男人下定决心的却是小杨妃的风华正茂和柔媚舞姿。

于是在李亨灰溜溜地返回长安的当口,高仙芝奉命率军前往碛西。朝堂的争斗李林甫赢了杨国忠,但在后宫的硝烟中还是杨玉娘大获全胜——她得封成为贵妃,在王皇后实际失势的情况下,杨贵妃与武惠妃成为掖庭真正的权力者,并且势均力敌。

这个结果让武惠妃完全无法接受,也加深了她一直以来的恐慌。

这虽然不是李隆基第一次,但却是她第一次成为小杨氏的手下败将,之前不管那姐妹俩怎么痴缠,陛下还是会顾虑她的心情,并不会完全让那两个贱婢如愿。

现在,她被舍弃了,小杨氏成了贵妃,比她这个惠妃宫位还要略高一筹,这让她怎么接受?!

好在她的儿子李琦也长大了,开元十五年领扬州大都督,五年后加开府仪同三司,乃是皇帝一众儿子中较为出色的一个。

就像他的兄长李琩……

一想到李琩,武惠妃的心就止不住的抽痛。她捂住胸口跌坐在榻上,发了一会儿呆,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

“来人,传缙云大师入宫,就说本宫……病了,请大师带红丸救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