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扬州乱 太自如了些,好歹给此间主人一……(2/2)
“探子来报说楚王在幽州失去了踪迹,没想到是回扬州浑水摸鱼去了,看来管彤公主的美人计也没有派上用场。”
不然楚王也不会趁此机会将矛头对准蜀地了。
楚妃却与他意见相左,“川蜀乱,河间王是否派兵呢?”
这分明是出给河间王的一道难题,派兵要用天子玺印,可如今河间王还不能探知天子六玺究竟在何处。
可若是任由事态发展,又会让人质疑河间王监国的能力。
河间王不以为意,“这有何难,蜀地乱,自然要蜀地平。”享天下养的长公主,怎能不为天下做出表率呢?
话虽这么说,河间王还是漏夜踏进紫宸殿,再次面见陛下。
不知是陛下盲目信任河间王不会取他性命还是河间王已经手眼通天到令天子近侍畏惧而不敢露面。
他一路走到陛下所在的正殿如入无人之境。
紫宸殿正殿好似被整个摁进药罐子里浸了药汁,上好的龙涎香也压不住苦涩气味。
陛下病容憔悴,睡梦之中仍旧眉头紧锁,极不安稳。
河间王端详片刻,出声喊醒了他,“楚地乱了,我想要这个位置可不是想为谢应祁做嫁衣,外敌当前,陛下可得分清孰轻孰重。”
捧着药进门的李棠瑶忍住了才没将手里的药碗砸这人头上,远远看见陛下冲她摇头,不情不愿地隐到一旁去。
陛下披衣坐起,平复了几次呼吸,开口才没重咳,“说得还真是大义凛然冠冕堂皇,他是乱臣贼子,那你的所作所为便是匡扶正义吗?”
陛下手握成拳抵在唇边重重咳了几声,不顾慕仪朗难看的脸色,又道:“这么迫切地寻玺印究竟为公为私你心里有数,朕是不会交到你手上的,你有本事便动手杀了朕。”
陛下知道他没这个胆子,若慕仪朗有这个胆识,也不会只敢做下毒这种下作的手段。
“你不敢,因为你害怕朕留有后手,又忌惮管彤,生怕朕有个闪失她会与你不死不休。”
所以只能采取等着他毒发身亡这样稳妥的计策。
“既然河间王国之栋梁手眼通天,怎么摆不平这小小的川蜀之乱,你自去平乱,勿要扰了朕的清净。”
陛下说罢便转头躺了回去,只留一个背影给河间王。
河间王见协商无果,只得先行离开,他想要一个名正言顺,便不能有太多风言风语传出。
结果出乎河间王意料,扬州楚王府上表说是追捕偷走行军图的盗贼途中被蜀地驻军多番阻挠,蜀地驻军又上疏请求朝廷支援,共同抵御意图不轨的扬州驻军。
双方各执一词,战报频传,朝廷上下一时鸡飞狗跳,都冲淡了后宫添丁的表面喜悦。
长公主掐着火候传回书信一封,说求陛下做主治楚王之罪,若能平蜀扬乱,愿双手奉上蜀地军权。
可河间王拿不出天子玺印,调不动大军镇压叛乱,又找不到楚王踪迹无法捉他进京给天下一个交代。
河间王压不住议论,请求陛下出面圣裁的言论渐渐冒头,渐成气候。
“好个长公主。”不过短短几个字都能煽动朝臣请圣驾,河间王脸上阴云密布,
开始后悔没将长公主截杀在皇后宫中。
而此时,为天下表率的长公主殿下已经深入敌国腹地,正被困在温柔乡里,不知东西。
“你不对劲。”慕凤昭第三次拒绝了谢应祁片好递到嘴边的果子,很中肯地下定论。
楚王将那片果子塞进自己的嘴里,在他国王帐也像在自家王府,转手又替长公主添了杯茶,“不过是为殿下排忧解难,怎的就成了别有用心呢?”
谢应祁笑得温温柔柔,一点儿不像手握重兵的世家郎君。
“太自如了些,好歹给此间主人一点面子,不要践行宾至如归四字到此等地步。”
不知道地,还当他才是北狄王庭的主人。
他们被晾在令人醺然欲醉的帐子里已经小半个时辰了。
无人刺杀也无人接见,古怪地很。
长公主文雅地品茶,说出来的话却与娴雅沉静截然相反:“本宫的时间何其宝贵,他们若是再晾下去,我便放一把火,逼他们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