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天子印 我什么都不会听!(2/2)
这情形她熟悉,从前阿爷便是这模样,跟她交代了身后事。
她不要再经历第二遍。
“你儿子还在北狄艰难求生,女儿尚在襁褓,你得看着他们长大成人。”
长公主昂着头不去看他,自顾自说着:“我脾气坏,你知道的,你自己的烂摊子你不收拾,我才不帮你,你若敢撒手,那我即刻登基做女帝,任由慕珣自生自灭,转头掐死你女儿,杀光你这一朝旧臣,让你永生永世不得安宁。”
陛下笑得很安心,颤颤巍巍擡起自己的另一只手,覆在慕凤昭手上。
“这样很好,登基为帝,接管江山。”
早在他将天子六玺交到阿音手上的时候,他便决意将皇位传给阿音了。
摄政长公主,哪里有女帝来得名正言顺。
她必定会善待珣儿,他一点儿不担心。
“阿兄!”慕凤昭将脸埋在陛下掌心,“不要留阿音一个人。”
再多撑一撑,多陪陪她!
陛下动了动指头按了按慕凤昭的脸,努力安慰她:“阿兄撑着,阿兄努力撑到阿音登基为帝,大渝在阿音的治理下海晏河清的那一天。”
“阿爷将你留给了我,我将谢应祁留给你。”
谢应祁的心意,他和阿爷已经替阿音反复试探验证过。
若是此人工于心计,隐藏颇深,也不怕,如今的阿音,能千里擒贼,稳住朝堂,自然也能拿住谢应祁。
实在不成,还能拔了他的爪牙,将他永生永世扣在京城。
“同阿兄说说,怎么搞出这么大一出动静的。”
从慕仪朗第一次同他要天子玺印之时,他便知道是阿音出手了。
“这有什么好说的。”长公主擡起头来把脸一抹。
“我封地的驻军是戚师父留给我的旧部,扬州在谢应祁治下,再听话没有,自然是想让他乱他便乱,想让他静他便静。”
一封手书下去,楚蜀二地便又是兄弟一般好的大渝州府了。
“北狄麻烦些,也没有太麻烦。”
一文不值的渝朝太子打不动两个野心勃勃的女人。
起码没法打动北狄那位不知心思几何的照月太后。
灯影憧憧之下,渝朝长公主一心为照月太后忧心的模样,“那就得请照月阿姊据实相告,究竟想保哪一个。”
两个都能保,只不过兄长和儿子,各有各的保法。
照月太后眼波几番流转,无声地注视着管彤长公主。
长公主心下了然,出声称赞她的选择,“我若是照月阿姊,也会先保国主。”
不是自己儿子,而是国主。
慕凤昭站起身拿出随身携带的木盒,打开后朝向照月太后。
“天子玺印在此,本宫可代行天子之职,与北狄照月太后与国主定契立约,大渝北狄,兄弟之好,睦邻友好,不欺不负,楚王谢应祁,可为见证。”
字句铿锵,落地有声。
照月太后也站起身来,手上做着北狄朝神的手势,同样正色道:“北狄大渝,永为兄弟,世代修好,浮玉神女,代圣山与国主起誓。”
然后照月太后拿起了自己从没在意过的北狄军符,佯攻幽州边境,而早就听她令在边境待命的褚随安,也即刻反击,战事胶着。
陛下听得笑着直摇头,忍着病痛点她,“急躁冒进。”
慕凤昭不以为然,“就是要冒进,她肯定也清楚我既然敢单枪匹马闯北狄王庭,自然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是佯攻还是真打,那是要看大渝幽州的布防和火力。”
若真是个能钻的空子,照月才忍不住不打下来呢。
因为换了她,也是要打的。
她了解照月,就像照月了解她一样。
明面定契是一回事,私下里防备是另一回事。
“我倒是希望那大司马能撑久一些,北狄多乱一会儿,消耗些国力,莫要眼高手低,贪图自己够不上的东西。”
北狄乱的时间越久,珣儿的日子也会更好过些。
北狄一旦安定下来,渝朝的太子就成了押在北狄的质子,是众矢之的。
珣儿年纪尚轻,安知此事不会成为他心底隐痛伴随一生。
“慕家儿郎,受些挫折不是坏事,你莫担心。”
陛下想撑着身子坐起来,可实在是动弹不得,只能偏了偏头,权当安慰。
慕凤昭哭笑不得,“真不知道他究竟是谁儿子,你怎么能轻飘飘说出这样的话来。”
她和阿兄前半生皆在阿爷的羽翼之下,顺风顺水,所以如今吃了许多苦头,失去了许多人。
不想让珣儿走他们走过的老路,可又担心揠苗助长将这幼苗养死了。
“早过继给你了,自然是你儿子,你若喜欢他,便叫他接你的班,他若是惹你生气伤心,放在一边养着,别叫死了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