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章(2/2)
在清朝,你可骄纵,但却在长辈面前绝对是不能做出摔饭碗的事情来。
虽然是无心的,落下的也只是筷子。
孝庄也并非是小性子的人,她随意的挥了挥手,让她起身,只是语气寻常的问道:“怎么,你还没准备好?”
佟蓉婉立在原地,眼眸瞧着脚底下光洁的地砖。
隐隐绰绰的倒映着两个人的身影。
只不过孝庄太皇太后是坐着的,而她此刻站着,心里却七上八下的。
皇后之位,她既然明白了心意,便知道这位置定然是要坐的。
但怎么坐,坐多久?
是否后宫里只有她一个人,还是有旁的女子,她都不知道。
但她知道的是,自己并非是一人,身后有自己的母族。
她更知道的是她坐上这皇后之位,并非贪恋皇后所能代表的权势。
她听着孝庄太皇太后的话,意识到了这一次疼爱自己的妇人怕是要敲打自己。
来者不善的那种。
“蓉婉不是还没准备好,只是如今皇上远在江南,三藩之乱牵扯颇深,一招不慎便是半壁江山,最是关键时候,切不可分心才是。”
“蓉婉虽为女流,不懂前朝事务,但此次去了江南,也是知道了许多的事情。”
“百姓安居乐业,所仰仗的都是君父,而皇后则是国母。”
“蓉婉自知国母责任重大,整个大清山河平定的担子在皇上肩上,却也有一部分在皇后肩上。”
“蓉婉并非天智之人,这担子说接过,就能接过的。”
“但规矩二字,我最是明白。”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话说完,屋子里便静了静。
佟蓉婉自然是能感受到上位之上孝庄太皇太后对于她的答案不满意。
委实有些绕圈子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佟蓉婉擡头,对着明显有些生气的孝庄太皇太后俏皮的笑了笑。
“不过蓉婉自幼在您膝下承欢长大,旁的本事没有,就是敢担担子的胆气还是有的。”
原本心就被堵了一口气儿的孝庄一愣,随后惊诧的用手隔空指了指佟蓉婉。
“你这个……你这个…泼皮耍赖的,敢逗弄本宫!”
“嘿嘿,”
佟蓉婉卖乖讨好的笑了笑,蹬鼻子上脸的身手握住了孝庄太皇太后的手指,轻轻的放在脸颊前蹭了蹭。
“您这般直接的问人家婚事,作为高门贵女的我自然是会害羞呐。”
“瞧着你这副模样,哪里有什么高门贵女该有的样子!”
“还害羞!”
孝庄抽回了自己的手,反倒是用手指不轻不重的点了点她的眉心。
“日后成了婚,可不能这么任性了。”
她最后总结似的说道。
“是,蓉婉听太皇太后教诲。”
时候不早了,问完了事情,训完了话,随着夜幕降临,那属于一个老太太对于膝下长大女子的慈爱也慢慢的显露出来。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早就是太宗皇帝的侧福晋了。”
孝庄团坐在榻子上,手里转着十八子。
昨夜烛光下是额娘那俏丽无双的面容,今夜却变成了孝庄。
两个都是令佟蓉婉钦佩的女人。
但两个女人却是极为不同的女人。
瓜尔佳氏是一家祖母,她将后院俗物管理的井井有条,对待妾室一视同仁,庶出子女也是一心教导,丈夫疼爱,婚姻幸福,亲生儿女都敬爱她,也都在身边长大成婚。
无疑她是个成功的女人,也是幸福的女人。
她看人的时候,眼眸和煦明亮,即便是发怒,也是带着当家主母的威严。
孝庄却不同,她出身不凡,蒙古贵族,极为年少就嫁人做侧福晋。
这一生她和姐妹共侍一夫,也和丈夫的兄弟牵扯不清。
为了大清的稳固,她做出了许多的牺牲,在这跌宕的王朝之中她甚至一度起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她看人的时候,眼眸平静无波,却带着上位者绝对的威压。
即便是此刻,孝庄算得上慈爱的瞧着佟蓉婉的时候。
“那…太皇太后当时想念科尔沁大草原么?”
孝庄闻言忽然笑了起来,那双美丽的眼眸眼角带起了些许眼纹。
“想啊,怎么不想?”
“当时做梦都在想自己骑着马儿驰骋在草原上的感觉,听着耳畔风呼啸而过的声音,感受着绿草的清香,还有远处牛马吃草的悠闲。”
“可我自从成婚,就从未回去过了。”
孝庄感慨一般的说道:“当时只觉得成婚这般难熬,偷偷哭着想家的时候是皇太极发现了。”
佟蓉婉沉默的坐着,并未搭话。
眼前妇人目光看着自己,但眼眸之中显然是带着早已消失在长河之中的回忆。
甚至回忆里的男人已经去世了许久。
“当时我吓惨了,却在皇太极问我为何而哭的时候,果断的说着自己想家。”
当年大玉儿的风采如同画卷一般慢慢的展现在了佟蓉婉的面前。
她可以想像,孝庄是不屑于撒谎,从而讨好男人的。
“我以为皇太极会因此生气,说是我不满爱新觉罗和我的婚事。
“可不是,他只是带着我骑马,在爱新觉罗的马场里跑了一圈又一圈,直到我露出了笑颜来。”
“当时所有人都说皇太极爱大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