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建安幻 > 第96章 第九十五章 “以身入局的那个人,是总……

第96章 第九十五章 “以身入局的那个人,是总……(1/2)

目录

第96章第九十五章“以身入局的那个人,是总……

唐璎记得,两人最后一次谈起曹佑是在来青州府的马车上。

上车前,姚半雪便已经知道了自己老师去世的消息,连他的头七都没来得及过,便匆匆上了路。

她问起死因,他却肯不明说。

现如今,曹佑七七已过,姚半雪却仍然没有回去祭拜的意思,似乎早已忘了这事儿。

时隔两月,他再次提起恩师,面容上悲色不在,眸中倒映着的,是前所未有的沉凝。

而唐璎则对这突如其来的信任有些无所适从。

两人相识数年,从维扬到建安,再从建安到青州,一路以来,也算几经生死,患难与共。

饶是如此,姚半雪行事时却始终都防着她,不是谈话时刻意回避着她,就是直言不讳地将她赶出去,亦或是在她提问时,索性两眼一闭,懒得搭理。

唐璎虽不明白他此番为何突然转了性,但他既然肯主动分享,她自然要洗耳恭听。

姚半雪浅抿了一口茶,眼眸微压,青空下,他的声音透着肃杀般的冷寂——

“傅君倒台后没多久,老师便察觉到都察院内出现了异动——有人与山东省那边有着频繁的书信往来。”

唐璎愕然,猛地擡头看向他:“您是说......”

姚半雪点点头,眸光陡然间变得锋锐,神色冷峻,如一汪千年幽潭。

看到他这副模样,唐璎的心也跟着凉了半截——

她无论如何都没想到,就在她备考科举的那一年里,都察院内竟又出了叛徒!!

“傅君倒台的祸端,始于密函被截。”

正走着神,姚半雪的声音再次响起——

“有了他的前车之鉴,那人变得十分谨慎,每回通讯时,不仅从未在信纸上盖过任何印章,就连日期也不曾留下,而都察院每日与各部、各地方州府之间往来的信件不胜枚举,老师暗自排查了许久也未能寻得密信的具体内容,只知那些信,是通往山东巡抚府上的。”

山东巡抚……易显!

唐璎恍然大悟,忽觉胸中豁然开朗。

难怪姚半雪会来青州……难怪他会屡次造访易府……

看来曹佑的死因,与易显、齐向安都脱不开干系。

可若是如此,易显明知姚半雪与曹佑的关系,为何却在青州府第一眼见到他时毫无惧色,反而殷勤之至?不仅亲自斟酒布菜,还屡邀他去府上做客。

曹佑的死,显然没那么简单。

姚半雪放下茶盏,隔着氤氲的水汽,眉宇间透着几分朦胧。

“你之前说的没错,齐向安在出任福建总督之前,曾是山东总督,也确实跟同为山东巡抚的易显共过事。”

唐璎对此早有耳闻,每当她觉得自己已经足够接近真相时,细细思索之下,却又迷雾重重,直到姚半雪将曹佑的死同整件事情联系了起来,那些迷雾才逐渐消散了些。

饶是如此,她心中依旧有许多疑团尚未解开。

——“曹大人的死,究竟是何人所为?齐向安可曾参与其中?”

——“青州府地旱一事,除开唐珏外,可还与建安那边的人有关?”

——“还有易显,他为何对您那般……”她顿了顿,“特别……”

“别急,等我说完。”

姚半雪淡淡地扫了她一眼,并未直接回答她的疑问,而是将话题又引回了都察院——

“傅君倒台后,齐向安的夫人也跟随女儿一道迁去了漳州,齐夫人走后,齐向安便似疯了一般,逮着机会便要参都察院一本。”

他停顿片刻,又抿了一口茶,续道:“可蹊跷的是,大理寺似乎每回都能赶在都察院的重大决策下达之前先发制人,并在复审时恶意驳回,以致酿成冤案无数,此举也几乎将御史们逼上了绝路。”

姚半雪意有所指地敲了敲茶盏,坦言道:“屡次交锋之下,老师也逐渐意识到问题似出在内部,遂想揪出那人,而在都察院上上下下一百多名御史当中,有资格参与重大决策的,也仅有佥都御史及以上品级的官员。”

唐璎蹙眉,如此一来,叛徒的范围可就十分狭小了。

在经历了前左、右佥都御史横死、罗汇落马、以及曹佑暴毙三大重创后,都察院的权力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不论如何变,佥都御史及以上品级的官员也只有那六个——

即左都御史、右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左佥都御史、以及右佥都御史。

曹佑去世后,原为右都御史的赵琢成了权力最高的左都御史,姚半雪也顺势顶上了右都御史的空缺,顺理成章地坐上了都察院的第二把交椅。

以次类推,原为左佥都御史的封敬成了左副都御史,宋怀州仍为右副都御史保持不变,经历司的陈升则接替罗汇成了右佥都御史,六衔当中,唯一空缺的便只有左佥都御史一职了。

简言之,曹佑过世后,叛徒的人选就固定在了赵琢、姚半雪、封敬、宋怀州、以及陈升五人当中。

姚半雪是曹佑唯一信任的学生,若是排除了他,那么其他四人……

从私心来讲,唐璎不太想怀疑宋怀州和陈升,这两人俱是她的长辈,亦是她为官路上的引路人,至于其他二人……

唐璎对赵琢和封敬并不熟悉,说起来,她和赵琢仅有过一面之缘——

那日,她初入都察院,去左都御史的值房拜访时恰巧碰到了他,曹佑就她先去拜访谁的问题有些生气,还是赵琢帮她打的圆场,随后他们二人似乎还有些别事儿商量,便将她请了出去。

是什么事儿来着……

她依稀记得,好像跟福安郡王有关……

总的来讲,赵琢在她的印象当中,似乎是个不大管事儿的,向来以和为贵,陈升对他的评价是——“只要你不做太出格的事儿,他通常不会找上你,可你若是在大事上出了差错,他一样不会心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