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神降于莘10(2/2)
男人满意地拍了拍少年的脸,眉眼慈祥:“既是如此,你看也看了,便走吧。”
流衡整颗心都揪了起来,他立马跪在地上给两人磕头,弱小的身板不断发抖:“救救他,救救他,贵人们让我做什么我都愿意。”
少年眼底有动容,但说出来的话却让人感到骇然。
他牵住男人的手,指着流衡:“皇兄,我想让他做我的死士。”
少年轻笑:“这小孩那么重情义,应该会是一条很听话的狗。”
......
秦郎中道:“后来你这位小护卫把自己卖给了一户富人家,白羊说他将全部卖身钱留了给自己,便不知所踪了。”
顾九无声叹息。
这实在不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我和白羊便是在他眼睛坏了之后遇上的,”秦郎中解释道,“算算日子,应该快有十年了吧,最初遇见时,便是在神女庙。我瞧他孤苦无依,就把他带在身边。”
顾九多问了句:“这里?”
“当然不是,”秦郎中笑道,“大宋疆域辽阔,又不是只有凤凰山有神女庙。”
他顿了顿,看向白羊,神情温和:“不过至此之后,他便一直坚信有神女庇佑他。”
顾九点点头,虽是觉得无稽之谈,但这种事情她没有资格发表看法。
秦郎中道:“而我之所以会暂住在袁家村,是因为听说医圣吴真人曾在汴京出现过,我便想去请教一下有关眼疾之类的问题。”
顾九隐隐觉得哪里有不太合理的地方,静了会儿,想到了疑点:“可我记得秦郎中家中不是有位母亲吗?难道秦郎中四处云游时,也带着令慈?”
秦郎中目露惊讶,似十分欣喜:“没想到顾娘子还记得我的母亲?”
顾九对他这个反应有些不太理解。
记得这件事于秦郎中而言很重要?正常情况,一个人不应该是因为旁人还记的他本人而会比较欣喜吗?
顾九客气地笑了下:“当然记的。”
秦郎中点点头,坦然道:“母亲是我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了,自然不舍得分离。所以我无论去哪儿,母亲都会陪着我。”
顾九眨了眨眼,不动声色地掩去眸中的惑意。
这位秦郎中说的话,怎么听起来有些莫名别扭呢。
但顾九也并未多想,自动忽略这种奇怪的感受,问起了白羊的眼疾:“那你找到了吴真人吗?”
吴真人的名号,怕是天下的郎中无一人不识,只不过最爱云游四海,行踪不定。秦郎中若是真能找到他,白羊的眼疾或许便有了一线希望。
秦郎中叹道:“我在袁家村住了近半年,也未寻到。”
顾九看向白羊的眼睛,抿了抿唇:“那他这病情治了这般久,没有一丝好转?”
秦郎中就坐在白羊身边,闻言,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无奈道:“现在是看不见的。”
“倒是顾娘子,”秦郎中话锋一转,笑了笑,“你又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顾九如实道:“还能因何,查案呗。”
她顿了顿,借着抿茶的动作,悄悄打量着白羊和秦郎中的神情:“就是西京那几起命案。”
秦郎中神情自然,听此,也只是微微一愣:“我听说过……不过,你不是在开封府任职吗?怎么突然管起了河南府的命案?”
顾九放下杯盏,含糊道:“阴差阳错吧。”
秦郎中也并未多问,只道:“那顾娘子今日来此,是为了查案?”
顾九点点头,说了正事:“不知秦郎中六月十八那晚可在此处?”
秦郎中摇头:“我并不住在这里,只是每日会来此给白羊换药,送三餐给他。”
说罢,他又道:“这事你可以问白羊,他一直在此。”
闻声,白羊点头:“姐姐想问什么?”
被这么个眉眼清秀的小郎君叫姐姐,顾九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她摸了摸鼻尖,问道:“那晚神庙可有过人留宿?”
白羊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忽然从袖中拿出一根木筷,顾九微眯了眼,注意到筷身上刻了好些横杠。
秦郎中解释道:“这是他用来记日子的。”
白羊细细摸着筷子上面的刻痕,半响,摇摇头:“没有。”
他道:“但当天傍晚有个婆婆来此,不过呆了会儿后,便又走了。”
白羊看不见,顾九准备的画像便没了作用,只道:“那她有没有说过什么?比如要去哪?为何来此?”
白羊歉意道:“我只知她是来寻找她丈夫的,其余的,我便不太清楚了。”
顾九看了眼天色,起身:“既然如此,我们便不打扰了。”
白羊背脊倏地挺直,慌忙道:“好姐姐,能再多留会儿吗?”
顾九知道白羊只是舍不得流衡,她看了眼神情紧绷的流衡,轻笑出了声:“放心,我不带走他。”
她对流衡道:“你便留在这,好好与你朋友叙旧吧,我和楚将军一起去池家即可。”
流衡却站起身,拿起佩剑:“不行,主人说让我寸步不离地跟着您。”
闻此,白羊垂下头,慢慢地松了手,神情落寞。
顾九不忍心道:“我知道你要与他汇报我的行踪,这样吧,待回了邸店,我亲手把所言所行记录下来,让你交于他。”
流衡没说话。
楚安笑道:“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放心吧,顾娘子有我保护呢,不会有事的。”
他拍了拍流衡的肩膀:“走了。”
流衡攥紧了佩剑,硬邦邦地开了口:“那我半个时辰后就立马赶过去。”
顾九无奈一笑:“可以。”
说罢,她拱手道:“告辞。”
秦郎中回以一礼。
……
旭日已是高悬在正南方,好在有树荫遮挡,两人下山时倒不觉得太热。
“对了,”顾九犹豫了会儿,还是问道,“适才谈起灵州战役时,我看你脸色不太对……”
是因为那场战事里有楚家的人吗?
后半句顾九虽没有说出口,但楚安却是懂了,眉眼之间涌上哀恸,默了半响,却是摇头。
“不是楚家,”他喉咙滚了滚,艰难道,“是沈家。”
“二十年前那场战事,领兵的人是王爷的外祖父,沈家子弟全部随从。”
顾九浑身一震,愣在原地。
她想问哪个沈家?
但楚安的神情已是给了答案。
沈家与楚家一样,都是跟随过太宗开疆扩土的将门世家。明贞元年,那令大宋百姓扼腕叹息的“十战九胜”,便是由沈家将士号令全军。
进攻至灵州城,就在全天下人都认为这场战役仍是必胜无疑的时候,却从前线传来沈家将节节败北的消息。
一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宋军被西夏人逼进易守难攻的山谷。
西夏人进不来,宋军出不去。
彼时又正值初冬,随着时间的流逝,天气越来越寒冷,负责运送粮草和御寒装备的援军却迟迟未到。为了搏出一线生机,沈老将军决定杀出一条血路,但最终惨败。
而沈家子弟,无一人生还。
作者有话说:
昨天不够,今天来凑,哈呀!
感谢在2022-11-2423:56:37~2022-11-2522:20:0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冷清秋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