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 45 章 差错(1/2)
第45章第45章差错
关于废后,宫里议论的人不少,佟采薇为了这个,把自个儿宫里的人聚起来又重复了一遍,不许他们在外头议论这件事情。
外头人心惶惶,她的景仁宫却像是风雨中的一叶小舟。
顺治来看过一回,感叹说她把自己的地盘管得还不错。
扭头,就给宫里下了令,让他们不许再议论静妃。
静妃已经从坤宁宫搬出来了,她还是和之前一样深居简出,等待着出宫的机会。
顺治说起她的时候,神色复杂:“我答应了送她回草原。”
佟采薇问:“什么时候?”
“现在还不行。”顺治琢磨了一下,“才刚废后,要是现在就把人送回科尔沁,蒙古那些人多半有说法。”
现在也是外头的人议论声最重的时候,与其让她现在回去蒙古接受指责和谩骂,还不如暂且将她留在宫里,至少作为静妃,她如今还是宫里头地位最高的那一个。
说起这个,佟采薇就有话说了:“您怎么想到的?宫里头的位分只有庶妃、侧福晋和福晋。”
再往上就是皇后了。
和佟采薇看的宫斗剧和小说里完全不一样,那些电视剧和小说里,还有什么常在、答应呢。
如果按照等级划分,庶妃包括了常在、答应,侧福晋是贵人,福晋则是嫔位,再往上就是妃位、贵妃,然后才是皇后。
顺治道:“当时也是有个模糊的想法。”
布木巴是皇后,总不能让她废后之后,和其余的福晋平起平坐吧?
佟采薇倒是想了想,现在顺治时期,满蒙汉相争,却又没有彻底分开,皇上还依赖蒙古,皇后和福晋的差别其实没有那么大。
这样含含糊糊的,也没有必要分得很清楚,论起来在外头是差不多的。
但康熙时期已经不一样了,按照顺治现在削弱蒙古的野心,估摸着到康熙时期,蒙古的影响力已经削弱到了最低,宫廷里的阶级相差自然也就没有那么严重,所以才有后宫嫔妃晋升的渠道,位份上面也没有那么死板了。
见她出神,顺治问她在想什么。
佟采薇就说:“许是因为宫里头的人太少了,感觉大家都是福晋、侧福晋,好似没什么区别。”
顺治:“你有想法?”
佟采薇想了想,干脆捡了纸笔,把康熙时期的位分排位表写了出来。
顺治是个聪明人,一看就明白了。
说起来前朝的宫妃们位分也不像是满清前期这样卡得死,人家也有后妃晋升。
还是因为满清早期太依赖外力,皇帝们又大多数都当过傀儡皇帝,家族在这个时期就变得十分重要。
一重要起来,牵连到后宫,就更加明显了,比如两位博尔特贵人,两边都是蒙古旗,家族都曾为大清入关贡献过一份力量,如今部落里送了女儿前来选秀,进了宫却分出地位高低,还要朝着别人行礼,亦或是两者之间还要行礼,岂不是容易让那些人心寒?
部落之间会面的时候,论其功绩,除了说自己贡献了什么,还要讨论皇帝对自己部落是否“偏爱”,这个说皇帝对自己多么多么好,扭头人家说你送进宫的女孩位分还没我们部落的高,还要给我们部落的女孩磕头行礼——那人家不破防才怪!
只是……顺治看着那张表,也有些心动。
这个位分表很能将宫里和宫外的关系淡化。
当位分成了随时能够晋升、超越别人的渠道,彼此之间背后的势力对她们的影响也就会更小。
前朝与后宫的联系自然而然的就会变淡了。
内宫也不必再受掣肘。
他想了想,把那张纸叠一叠,塞进了自己的怀里。
佟采薇默默盯他一眼。
顺治摸了摸鼻子:“后宫制度要动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你让我再想一想。”
佟采薇随他去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前期怀孕的时候太顺利了,月份一大,肚子里的孩子就开始闹腾。
她怀的这个显然是个精力相当旺盛的孩子,每天恨不得在肚子里翻江倒海的。
她听人说这个月份的孩子已经长出来了手脚,偶尔还会和外界互动。
有时候她也能微微摸到孩子在动。
只是动得有点过于频繁了。
皇后被废了,颁金节却还是要过的,只是这会儿不在坤宁宫办了,而是在太后那里。
但太后年纪大了,不堪烦扰,就没让太多命妇进宫,只请了几位重要的命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