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我的儿子是康熙(清穿) > 第51章 第 51 章 三岁小孩的大事

第51章 第 51 章 三岁小孩的大事(2/2)

目录

顺治一擡头,就看见佟采薇脸上明亮的笑意。

他的心一下子就软了:“可不能惯着孩子。”

话是这样说,人却已经贴过来了。

佟采薇顺势给他按了按太阳xue,问:“今天忙不忙?”

顺治嘟囔:“能不忙吗?那群大臣,有说不完的话要说,吵得我脑袋嗡嗡的。”

阳光正好,温度也合适,顺治往后靠着佟采薇,闻到一点清淡的花香:“换熏香了?”

佟采薇嗯一声:“内管领那边儿新制的,味道还不错。”

顺治头疼的事情知道的人不多,他这事儿也没法大张旗鼓,看过太医,太医都说是心病,心病还须心药医,但顺治的心病么……不好医。

也因此,他犯了些毛病,譬如爱闻那种清淡的香气,听不了太响亮的声音,呆不了太嘲杂的环境,也更喜欢亮堂一点的地方。

但大部分时候,他的这些需求都不能满足。

太后宫里燃着浓厚的檀香,朝堂上的大人们总有吵不完的事情,大清的大臣们,大多都是文武兼修的,他们的嗓门也大极了,一言不合甚至能在朝堂上撕吧起来,要不是碍着脸面,他们能直接打起来。

前两年直隶一带水灾严重,洪涝成灾,朝廷减免了田税赋税,拨了赈灾的粮款,但收效甚微,山东那一片多了许多的流民要安置,这些,都要花银子,顺治自觉俭省了不少钱,宫里的烛火都点得少了。

他微微叹息:“总觉得事事都不顺心,难合人意,唯有在你这里,我才觉得能痛快一些。”

佟采薇手上动作没停:“您夸赞太过了。”

顺治不语。

细数这两年,他其实做了不少事情,攘内安外,靠联姻和封赏拉拢蒙古,整顿吏治,在南边抵挡郑成功和南明势力,吸纳了不少汉臣进入朝廷……

他做了很多事,却总还是觉得不太够。

他总是有一种危机感,压力太大,也很容易焦虑。

这些佟采薇都知道。

但她不能说,说了也没用,顺治并不喜欢后宫干政,也不只是后宫。

去岁里他给十三衙门设了铁牌,严禁内监干政,这内监,就是吴良辅。

吴良辅从小陪着他长大,尚且有被忌惮的时刻,虽然有满洲贵族紧盯着吴良甫不放的原因,但多少页被顺治忌讳了。

她一个半路出家的后妃罢了,干政是真找死。

所以政事,她从来都不提,假装自己不懂。

她和他之间,只谈风月。

*

玄烨到底还是被安排了新师傅。

新的师傅严苛一些,不许他逃课,也不会提前放课,就算听不下去也得坐在位置上。

没几天,玄烨就老实了,能坐的住了,念书也像模像样起来。

虽然有时候佟采薇心疼他才三岁就得拼命学习,但也没拦着,她深知,在宫里唯有掌握的东西更多才能活得更久。

倒是原先的师傅陈之遴被罢官了。

他本就是汉臣,早年的时候教导顺治学习汉文,教的其实还算不错,学问这事儿上头是没什么差错的,但为人做官不太行,顺治也没用他了。

起先顺治也没发觉,只是觉得他书教的还不错,派去教自己的儿子们也挺好,后头发觉他没什么耐心,也就着眼观察了一下。

——他本来想不起陈之遴这个人,是吴良辅主动提起来的。

后头不让他教课了,顺治才发觉他和吴良辅过从甚密。

他身边的太监属吴良辅最为亲近,他有些贪财的小毛病顺治是知道的,但他顾念情分,也没惩治过,内监么,没了那东西,能惦记的东西就不多了,贪财,正常。

但他忌讳结党营私。

陈之遴给吴良辅送了大笔钱财,这才换了他在自己面前的“随口一提”。

但也只是顺口一提,用他,是顺治自己同意的。

他琢磨了一下,擡擡手,把吴良辅放过了。

这事本来佟采薇不知道,毕竟发生在前朝,但玄烨时常在乾清宫呆着,心里惦记着额娘说的听见什么话要和额娘说,便回来学舌了一通,多是御史们如何参奏吴良辅和陈之遴的。

他人小,但听过的话都能记得住,虽然有时候前后语句颠倒、词不达意,但佟采薇还是听懂了。

她揉揉儿子的脑袋,心想,满洲那群贵族这是忍无可忍了。

从内务府被裁撤,换成了十三衙门以后,那些人就对吴良辅恨得牙痒痒,这会儿逮住了错处,可不得把人往死里整。

还能顺带着打压一下汉臣。

汉臣有很多,陈之遴也不是很重要的那一个,顺治放弃也就放弃了,但吴良辅不行,他是十三衙门那群内监的头头,要是他倒了,整个十三衙门都得瘫痪,回头还得换成内务府的人。

他不可能换。

所以只能保下吴良辅。

玄烨暂时还弄不明白这些,他只学会了听和看,额娘不让他在外面说,他就当个小哑巴。

但顺治也从没忌讳过他听和看,反而主动把他带到乾清宫里。

顺治常常把他安置在内殿,给他一本书或者一个小玩具,再让哈哈珠子陪着他玩。隔着一扇门,顺治和大臣们说的话,他都能听得见。

有时候顺治回来还会问他听清楚了没有,听明白了没有。

小小的玄烨起初哪能听得懂,他只能含糊清楚这些话都是谁说的。

但听的次数多了,他也能分辨得清楚一点儿了,反正绕来绕去都是那几件事。

于是再等顺治问的时候,他也能稍微讲得有些条理了。

每次这个时候,他就觉得皇阿玛的眼神很奇怪,像是有点欣慰,又有点说不出来的忧愁。

他还说,这是他们两个人的事情,连额娘也不能告诉。

玄烨就忍不住纠结了,他答应过额娘诶,说好的皇阿玛和他说的话,他都得跟额娘说的。

——三岁的小玄烨也有了自己的忧愁,到底是诚信更重要一些,还是遵守约定更重要一些?

他不懂,两相比较之下,他决定当一个中间人,要是额娘不问起来,他就不主动说,这样答应额娘的事能做到,答应皇阿玛的事情也能做到了!

自觉解决了一件大事的玄烨很高兴。

他双手一张,指挥朴氏:“嬷嬷,快把我抱到额娘那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