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蝉十三 > 第25章 孟夏草木长

第25章 孟夏草木长(1/2)

目录

第25章孟夏草木长

官府有登闻鼓,百姓若有冤情可去击鼓鸣冤。

应逐星和叶婵问了一路,走了几条街,找到一处三进的府邸,这就是应天的官府了。

二人心有灵犀地对视了一眼,双方都没有再进一步。似他们这般的江湖人士,为了避免麻烦,向来不和官府打交道。

路遇不平常拔剑相助时,若是有官兵追来,他们一般也要跟着跑路。

况且山外谷在西南,大昭的官府还管不到那里去,叶婵从来没见过什么官府,西南地界的寨子比较多。

应逐星平常里自由散漫惯了,他装模作样地理了理衣衫,心里嘀咕着,这登闻鼓立在左侧的镇石后面,平日里敲的人多吗,该不会落灰了吧。

应天府鱼龙混杂,知府大人一定公务繁忙,也不知有没有空管他们这档子事吗。

叶婵见状也低头理了理自己的衣衫,二人欲盖弥彰,她不由动手推了应逐星一把,青年踉跄地往前走了两步,脚尖撞到了到了石阶上。

应逐星立马惴惴不安地回头,叶婵没有管他,自己走道了墙边。

当着应逐星的面,叶婵用手摸了摸粗粝的墙面,一眨眼的功夫,她麻利地翻墙而过,徒留青年一脸茫然。

这是...做什么!这么明目张胆吗!来的时候没说要偷进官府呀,这人怎么不打招呼呀。

应逐星瞠目结舌,为了掩护叶婵,他立马拿起鼓槌敲了三下,

好在这条街上没多少行人,没人发现二人的奇怪之处

咚!咚!咚!

急促的鼓声传到了门内,值班衙役闻声而至,来者厉声道:“来者何人?

他低头道:“草民应逐星,来自潼川府。”

衙役又问:“你的诉状呢?”

应逐星硬着头皮道:“在下是个粗人不识字。”他低头看自己两手空空,头次报官没什么经验,不知道敲登闻鼓还要带诉状。

值班衙役狐疑地绕看应逐星了一圈,出声警告道:“谁家的郎君敢来官府消遣?”这人衣着模样怎么会是个不识字的,任谁见了都不信。

“是真的。”应逐星急切凑上前,“草民有冤情。”

衙役不经意躲过来人伸过来的手,应逐星的意图落了空。他面上焦急,“是这样的官爷,草名的....表妹年前途径应天后杳无音讯,我特意来此报官寻人。”

应逐星和霍昭同岁,不知谁月份大,姑且算他年长,认他做表兄吧。

衙役抓着重点问了两句,“年前?这都过了多久了,她或许不在应天府了。”

应逐星使劲掐了一下自己的虎口,不禁眸中含泪,言语悲切肯定,“她肯定在应天,前些日子家中收到消息,有人说她此前就在这里。”

青年一副认定死理的模样令人费解,但本着职责,衙役还是领着人去了吏部礼房找文书代写。

礼房没有临窗的地方有些暗,桌上还点着油灯,代写的先生提笔问道:“失踪的那位娘子姓甚名谁,籍贯何处?”

“她叫霍昭,江州人氏。”应逐星将来龙去脉飞快地讲了一遍,“年前途径应天,大约失踪了快六个月了。”

应逐星坐立难安地看着代写的先生一笔一划写得格外仔细,霍昭失踪一事很快会被写成案卷,而后归档入库。

他担忧道:“最近失踪的人多吗?”

年过花甲的先生顿了顿笔,幽幽道:“天下动荡,前朝的户籍归档入库后,有很多人都失踪了。”

阮知事在衙门当了很多年的九品官,熬走了一任又一任的知府。

新任知府是去年从上京国子监过来的,为官清廉,也算个好官。

应逐星耐不住性子,“这几年失踪的人多吗?”

阮知事直言道:“每年都会有人失踪,但大都不了了之。”

应天府这么大,南来北往的商户也多,衙门寻人不易,没有消息也只能不了了之。

所以说做为官不仅要清廉,还要有能力为百姓做事。

应逐星若有所思地问:“知府什么时候会升堂?”

送他来的衙役道:“等衙门探查后,若案情重大,知府大人会升堂问询的。”

砚石下素纸的墨水未干,应逐星看着那一手整齐的小楷有些茫然。

寻常人遇到的险境被一笔带过。芸芸众生自顾不暇,那些失踪的人还活着吗。

官府的消息是他们唯一的指望,等不到也只能接着等,应逐星蓦地觉得有些可悲。

人生在世,靠人不如靠己。

阮知事见状给他倒了一杯清水,“小郎君莫急,衙门自当会尽力。”

一番问询后,应逐星心里已经没了盼望。但阮知事又翻出一张新纸要画像,“那位小娘子长什么模样?”

他配合地站起来比划了一下身高,霍昭大概到他肩头,持剑可攻他面中。

阮知事见状愣了一下,应逐星冥思苦想道,“杏脸桃腮,手臂纤长,力约有百斤...”

衙役听着也皱了皱眉,哪家的小娘子力有百斤。应逐星似乎有些夸大其词,他又道:“估计是明月山没什么太阳,她长的很白净,没有眼歪嘴斜。”

“挺清秀的一个小姑娘。”

“.....”这样模糊的形容阮知事也习惯了,他信手拈来画了几张画像拿给应逐星辨认,大致像个五六分吧。

人群里没有眼歪嘴斜的小娘子,大致都长这样模样。

事毕衙役要送人出去。应逐星捏着阮知事的画端详,总觉得画上的霍昭差几分神韵,不像那日和他比武的模样。

画中少女太文静了,还有那双眼睛应该似貍奴般狡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