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铤而走险,破釜沉舟(2/2)
“不急,不出意外,很快就会有结果了。”陆衍淡声。
商廷安叹气,“也只能如此了。”
“先不同你们说了,我去长空那处,答应过他的物资我搞到了,他也得给我吐些东西出来。”商廷安一面嚷嚷着一面撩起帘栊出了屋中,急急忙忙就往苑外去。
入秋了,商廷安撩起帘栊的一瞬,风里都带了凉意。
商廷安接过一旁侍从递来的披风,一面说着话,一面脚下生风,好似一刻都不敢耽误。
商廷安离开,屋中就剩了陆衍与贺常玉两人。
陆衍环臂看着沙盘上的城镇和旗帜,目光如炬,却不言语。
从贺常玉的角度看去,像极了老爷子……
在平远王府的“子弟”里,陆衍是最不像老爷子的一个,却也是最像老爷子的一个。
这句矛盾在陆衍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直看我做什么?”陆衍忽然出声,贺常玉回过神来,淡声道,“商廷安说的不错,此事蹊跷,背后有一双看不见的手,推着你、我,苏长空和商廷安到了眼下这一步,不会有这般巧合。”
陆衍俯身,一手撑着沙盘上的扶手,一手伸手拨弄着沙盘上的旗帜,不断调整布局,一面平静道,“一双看不见的手,对旁人是;对你,应当不是。”
贺常玉微微蹙眉,没有直接接陆衍的话,而是话锋一转,说起了旁的事情,“自天家登基以来,一直都不曾关心暗卫之事。天家登基前,是闲散郡王,登基之后,忽然接触朝中之事,纷繁复杂,登基之初便每日焦头烂额,夜以继日也不完的折子,也曾打过退堂鼓,不想做天子了。”
陆衍没有移目,只低声道,“你们暗卫才知道的事,无需在我跟前说。”
贺常玉继续,“后来是余相,刘太尉,还有朝中不少老臣一直从旁辅佐,又并了翰林院诸多编纂编修一路托举,大约三年,才能勉强应付朝中日常。”
陆衍:“……”
“贺常玉。”陆衍提醒,“慎言。”
贺常玉却好似没听见,继续道,“余相曾同几位老臣说起,天家资质有限,但幸得人品宽厚,有帝王心胸。到天家这一朝,西秦要用不少年休养生息,也尚在情理之中。但天家之后,观东宫,聪慧不及天家;二皇子有帝王心术,却未得天家人厚;西秦往后之路,恐还曲折反复。”
“史官都不敢记的,贺家记得太清楚。”陆衍提醒。
“我想要说的并不是此意。”贺常玉看他,继续道,“天家如此心性,在登基十年后,忽然有一日找老爷子问起暗卫中还有一处精锐如何安置和使用的。”
陆衍这才转眸看他。
暗卫中的精锐?
陆衍在京中多年都没听老爷子或旁人提起过,这是头一次。
贺常玉知晓他并不清楚,也不准备隐瞒,“暗卫建立的目的,是保护皇室和西秦安稳,暗卫的守则是不设派系之争。暗卫可以替皇室做事,但不能涉足任何皇位的更叠,皇储的废立。所以暗卫内部体系繁琐,相互牵制,相互监督。听命于皇室,保卫皇室,但还有一部分精锐,是皇室,甚至天家都不知晓安置在何处,只有西秦国运与皇室存亡收到威胁,才会启用。换言之,这些精锐在何处,做什么,怎么调度,皇室和天家都不知晓。”
听到这里,陆衍也不由拢紧眉头。
贺常玉继续,“天家连朝中的事都分神不及,焦头烂额,更从来不会过问暗卫的事。辰王之乱后,暗卫的主要职责就是肃清辰王党羽,稳定江山社稷。天家不过问,听也是草草嗯一声,天家并不上心,老爷子说,帝王与帝王不同,这是天家的心性,无甚奇怪的。但就在天家登基后的第十年,天家却忽然过问起了这一批暗卫的精锐在何处,做什么,如何调动的……”
陆衍明白了。
如果天家一开始就问起过这些事并不奇怪;但天家一开始并不在意,而且天家也是不在意的性子,却有一日忽然过问,这其中便有问题了。
“老爷子那时就察觉了?”陆衍猜到。
贺常玉颔首,“是,老爷子察觉了,老爷子说一个人的心性不会无缘无故改变,事出反常,一定有缘由。”
陆衍道,“老爷子一直找看暗卫,也浸淫官场多年,又一直伴在君侧,侍奉过三朝,应当察觉蛛丝马迹了?”
贺常玉点头,“是。在此之前,还有一事,老爷子一直搁在心里。”
陆衍转眸看他,也不说他今日多话了。
贺常玉此人行得是暗卫之事,很清楚什么话当说,什么话不当说,他要说的,你提醒多次,他也不会闭口;他不说的,就算是严刑逼供,他恐怕也不会开口。
他又不可能真的封上他的嘴。
贺常玉也不隐瞒,“当初辰王之乱,事后复盘过很多次,但是就如此巧合,宫中暗卫悉数被支开,老爷子那时起就怀疑暗卫中有内鬼。但暗卫内的体系复杂,又相互牵制,有好处,也有坏处。有人很熟悉暗卫内部操作,并且运作得极好,就将一连串棘手的事逐次点燃,调离和支开了近乎全数的暗卫。但事后复盘,这些调离都是合理,应景,及时,而辰王之乱才是突发,早有预谋,所以此事不了了之……”
这一段陆衍确实没听过,也震惊。
贺常玉又道,“此事虽然不了了之,老爷子也没在外人面前提起,但心中一直惦记。在天家忽然提起此事后,老爷子心中的警觉也忽然升起。天家不会无缘无故问起,这些年天家身上的变化有,但始终不离其中,除非有一定非过问不可的理由,才会改变一个人去做他平日里避之不及的事,所以,老爷子有自己的判断。”
陆衍看他,是不抵触听下去。
贺常玉直截了当切入主题,“时隔多年,天家也在皇位多年,当时最忌讳的是旁人提起他如何继承的皇位,因为天家不是先帝血脉,但凡要有任意一个先帝一脉子嗣出现,天家的皇位也会不正。当初天家原本就是朝臣推举出来的,过了这么多年,天家从早前的不愿意,到已经在皇位上稳坐了十年,要忽然冒出先帝血脉,此事背后牵涉利益太多,就算天家不退位,皇位的继承也应当交还给先帝血脉,所以,比起辰王的党羽,对天家,和天家周围来说,最大的威胁,反而是先帝一脉……”
贺常玉一点,陆衍便明白了。
“暗卫的职责,老爷子很早之前就同天家长谈过,天家当时并不上心,也并不在意暗卫如今在做什么;但忽然之间,却对这个忠于皇室,忠于西秦的机构生出试探,最大的可能是心中有所忌惮与恐惧。对天家而言,最大的忌惮和恐惧莫过于真的找出先帝血脉,早已习惯的皇位恐怕会被迫交还,天家和拥护者利益会受损,这是最不想看到的。所以暗卫在做什么,会不会背叛他,暗卫中,是不是还有他无法掌控的部分,甚至,这部分精锐是不是已经收益在寻找先帝子嗣下落了,这些,都会成为天家忽然过问和试探的理由……”
贺常玉所提之事,鞭辟入里。
易地而处,也会让人背脊发凉。
“所以,其一,是这些旧事勾起了天家自己的谨慎和好奇,所以会忽然刻意问起;其二,也有可能不是事,是人,有人刻意的举动,让天家忽然想过问暗卫内部之事。”贺常玉点到为止。
陆衍果然会意,“你是说中宫?”
贺常玉颔首,“如今回头看,这一条的可能最大。有些事情中宫当时不好问,也不便介入,所以让天家介入。天家原本就怕这些麻烦事,所以因为中宫说了某些话,或者中宫提起了某些旧事,让天家心中生出谨慎,所以刻意问起,但问过之后,还是觉得不想过问暗卫之事,但暗卫既然承担守卫皇室职责,皇室中有人过问是天经地义的事。确实,之后的不久,天家就将暗卫之事交由中宫,原本西秦国中就有传统,中宫也好,上君也好,本就可以调动暗卫,所以此事也就顺理成章到了中宫手中。”
陆衍道,“你刚才特意提了,暗卫中有内鬼之事……”
与聪明人说话,惯来通透,贺常玉再次点头,“是。”
陆衍略微皱眉,“所以,暗卫中的内鬼,同中宫有关?”
贺常玉未置可否,但继续,“否则很难解释所有一切的巧合,辰王之乱,安城之乱。”
陆衍会意。
“尽瓦腊是羌亚人,他如果对西秦朝中之事并不熟悉,中宫不能走到这步;暗卫掌管护卫皇室之事,皇室内部很多事暗卫都清楚,譬如,很久之前就有过皇室凋零,从宗亲中挑选继承人的事。这些旧细节大都封存在暗卫所辖机构当中,当出现类似特殊境况,会查阅卷宗做参考。当初辰王之乱,先帝一脉皆在宫变中陨落,而后辰王伏诛,如何从宗亲中挑选继承人都会参考早前,天家能从这些宗亲中脱颖而出,一步步都有参照。”贺常玉的每一句都触目惊心,“辰王之乱已经结束,旧宫殿早就付之一炬,很难再知道真相。无论辰王之乱是否出自尽瓦腊之手,还是尽瓦腊借了辰王之乱的契机,做了逆转乾坤之事,都无从考证了,但有一条……”
陆衍看向他,接道,“你是说,藏匿在暗卫中内鬼,就是尽瓦腊。”
贺常玉颔首,“对。”
陆衍不作声了。
四目相视,两人都猜到了对方心中所想。
破釜沉舟。
铤而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