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娘娘她总想出宫 > 第34章 叁肆(已修改+入V公告) 朕来了……

第34章 叁肆(已修改+入V公告) 朕来了……(2/2)

目录

姜悦容却似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去,浑然听不到她的话,依旧在问粟筱回来了没有。

莲可观察好一会儿,拍了拍云蕤的肩:“主子不对劲,我去叫太医,你去养心殿找一下方义,景忧你和白蕤看好主子。快走!”

***

七月初南面洪水刚解决不久,现在西北干旱严重,齐郧已经两三日没有合眼,此时坐在大殿中听户部及司农寺提出的办法。

“陛下,赈灾粮只可解一时之急。但若明年、后年再度干旱,粮食收成、百姓安危就是大问题。”户部侍郎裴忠恒言辞恳切。

司农寺少卿郭巧永上前两步禀道:“陛下,去年乃丰年,赈灾粮足够解西北一时之患。但如裴大人所言,此计只解燃眉之急,要达长久抗旱需从长计议。”

齐郧眼中布满血丝,疲乏地问:“两位爱卿有什么好的计策?”

郭巧永与裴忠恒对视一眼,说道:“我朝历来有干旱之症,却总是致使田毁人亡后方解症。臣查阅史书,记载抗旱用的代田法、兴修水渠。修水渠的人力物力时间消耗太大,一年两年并不能建好,还是需要下派官员,去教会百姓代田法。如此,几年后,两法齐头并进,西北的隐患就能安稳解决。”

下派官员,在京城的京官,没几人想去西北那贫瘠地方,就算圣旨不可违抗,此去山高皇帝远,谁也不能保证此人能负责整治。

那么下派官员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齐郧看他们气定神闲的模样,当是早就定好的人选:“两位爱卿觉得派谁前去合适?”

裴忠恒道:“越王殿下在西北驻军多年,对西北的情况最熟悉。越王殿下亦爱护百姓,此去定能为陛下解忧。”

最近边疆安稳,他召回了几位领兵大将,羽林军也有扩员,就算陈王想要在此时动手,也有抵抗的能力。

只不过,六弟此去,宫里……

外面方义听云蕤说完,面露难色,小心朝里看了一眼,想起师傅耳提面命的叮嘱,咬牙走了进去。但他没敢直接越过江喆海,而是附在江喆海耳边讲了情况。

江喆海掀眼看他,瞳孔中不乏惊诧,小声询问:“你确定?”

方义点头:“云蕤姑娘来的,贤仪身边的莲可已经去请太医了。师傅,皇上这边?”

齐郧有分心注意他们,江喆海瞥眼过来,他便给了台阶:“什么事,过来说。”

方义低头退出去。

江喆海过去附耳低声把瑶花阁的情况复述一遍。

还等着皇上回答的两位大人听见皇上沉沉问‘太医怎么说?’,皇上的心腹太监回完话,他才又把视线落回他们身上。

“下派官员还有待商榷,两位爱卿回去后再考虑考虑。”齐郧对越王这个弟弟,感情尚且深厚,只要有可能,他还不愿过早与越王关系破裂,“除了人选,两位爱卿还有其他要事吗?”

明眼人都看得出齐郧急于离开,他们确实没有更紧要的事,躬身作揖:“臣等告退。”

两位大人阔步而出,齐郧当即起身,连日操劳让他眼前一黑,幸好手快撑住桌沿。

“陛下!”江喆海大惊失色,丢开拂尘上前扶住齐郧,“莲可已经去请太医了,瑶花阁应该不会有什么大事,您休息一会儿再去吧?”

齐郧不依,推开他往外走去。

方义从大殿出来,就着人备好御撵,齐郧疾步上撵,对江喆海说:“你这个徒弟教得好。”

江喆海欣赏看他一眼,随后拂了虚汗,跟在御撵边走。

“瑶花阁到底什么情况,详细说给朕听。”

“原是好好的,灵贤仪还和他们做花灯呢,莲可拿了家书去,说是老夫人离世。”江喆海边走边说,“贤仪主子知道后不哭不闹,就写了回信,时刻询问粟筱有没有回来……陛下,灵贤仪这有点……像癔症。”

“不是癔症。”齐郧坚定地否决他的猜测,“她与祖母关系亲密,祖母离世,定然大受打击。且听你所言,她祖母离世有蹊跷,她远在皇宫,焦急万分才会如此。”

***

莲可急的去叫了太医,太医也来过,但把脉后直言并无问题,只是打击太深,她反应不了。

气得云蕤直骂庸医。

“陛下驾到!”

齐郧大步流星,不给匆忙出来行礼的人一个眼神,看见满桌的东西脚步微顿,没做停留地绕过圆桌,翻过屏风,见到那个已经沉浸在自己世界中好几个时辰的人。

心脏犹如被攥住,他疼她之所疼,走到姜悦容面前,拦住她机械重复的行走,轻而柔和的将人拥进怀中,缓缓道:“朕来了。”

“哭吧,哭出声你祖母才听得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