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歹竹出好笋 > 第43章 第 41 章 无 声 书 重逢倒计……

第43章 第 41 章 无 声 书 重逢倒计……(1/2)

目录

第43章第41章无声书重逢倒计……

一大清早,春和苑就传来宋凌霜的喊声。

“小桃!怎么办我眼睛睁不开了!”

原来大眼睛和小眼睛看到的真的不一样,宋凌霜觉得她的视野至少被肿起的眼皮挡了一半。

好在小桃一早就准备了水煮蛋等她醒来。

“来了来了,昨夜就要给您消肿您又不肯,现不知能否消的下。”小桃瞧宋凌霜这眼皮肿的厉害也很是心疼。

小桃轻轻的用蛋在她眼皮上滚着,很舒服。

“小桃,你说笋笋一会不会被我吓到吧,还是消了肿再去看他好了。”

宋凌霜瞧见铜镜里的自己很是不开心,早知道昨晚就听小桃的话先敷了。

小桃继续给她敷眼,宋凌霜则趁机闭目养神,顺带回想了昨天同林崇意说的那些话,觉得自己说的着实有些重了,恐是伤了他的心,一会得同他好好道个歉。

正念着,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凌霜,你梳洗完来偏厅,我将吴侍郎请来了。”林崇意声音轻快,似乎未受她昨晚的情绪影响。

宋凌霜囫囵洗漱了一下,连忙跑到了偏厅。她先对吴侍郎见了礼,而吴侍郎的手还是紧紧握着昨日那把伞还礼。

这伞…有这么重要吗?宋凌霜内心充满了疑惑。

“夫人,陛下午膳后要召见吴侍郎,只能长话短说。”

林崇意摸了摸宋凌霜的小脑袋,关上门在门口为二人把风。

吴侍郎躬身将那把伞双手奉上。

宋凌霜接过了伞,狐疑道,“吴大人这是”

吴侍郎憨笑道,“受人之托,小林夫人撑开伞看看。”

她正准备撑开伞,伞柄却掉在了地上,发出了空洞的声响。

宋凌霜觉出些不对劲,吴大人点头示意宋凌霜查看伞柄内有乾坤。

宋凌霜拾起伞柄,竟发现内里藏着一卷轴,她倒出来而后轻轻展开画轴。

画轴装裱极为精细,宋凌霜判断应是一幅很值钱的画作。

她缓缓将画卷展开,映入眼帘的是十二个字,“作无声诗贺箐箐十四岁生辰。”

她识得出那是秦隽左手书的字体,灵动飘逸却极有风骨。

秦隽极少在书作、画作上留左手字,秦隽同她说过,这是他的小秘密。

宋凌霜用手指摩挲着他的字迹,眼神眷恋,喉间酸涩,仿佛通过这幅画秦隽就可以看到秦隽一般。

画卷继续展开,绘的是她侧脸望绿梅的欢喜的模样,惟妙惟肖,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宋凌霜自己都不知道原来在他眼中,她笑起来这样好看,绘的极美,难怪秦隽一直念着这幅画。

她又仔细观了许久,发觉似乎这画有些留白过多与秦隽寻常画作的风格大相径庭,可宋凌霜一时半会也说不上来哪不对劲。

反正就是不对劲。

吴番开口道,“秦尚书说此画中有玄机,一共十个字,夫人可要记好了,‘曦光透无声,泪洒桌案前’。”

宋凌霜想起了从前一些趣事颇为感慨道,“谢谢吴大人,我记下了。秦隽还是一如既往喜欢打谜,可他出的迷我一次都没猜出来。”

她悉心将画卷收好抱在怀中,鼓起勇气问道,“吴大人,他可还有话想同我说?他在西境还好吗?”

“他为什么不回来啊?”

吴番负手而立,陷入了回忆中。

**

两个月前,西境驿馆。

“秦尚书,我家有八十岁老母,下有十岁的儿子,让我回去吧。”

“秦尚书,从前是我冒犯了你,你念我妻子身子孱弱,考虑考虑我。”

“斐然兄,我们是同榜进士,明年马上就有新科进士,我若是不能回去,才华将就此埋没……”

秦隽的房中传来此起彼伏的请求之声,将原本就局促的厢房围的水泄不通。

吴番挤了进去,他倒是难得的从秦隽的脸上瞧见无奈的神情。

秦隽将第一批返回答晟的七十个名额分为四类,庸才三十人,良才三十人,独才九人,将才一人。

庸才就是资质平庸帮不上忙还拖后腿的。

良才就是回了大晟能推进奕棋会馆的。

独才就是家中只有一个男丁全家要依仗他养妻活儿的。

将才秦隽指的便是吴番。

而这七十人中,不乏在背后耻笑、揶揄、侮辱、诋毁他的人,秦隽却依旧保持自己的原则,一视同仁。

可在回大晟的前两日,吴番将机会让给了一位蔡大人,原因是这位大人前些日受了风寒,性命垂危,他不想客死异乡,吴番作为使团中官职次高之人,便将机会让给了他。

秦隽知道此事,有些意外,却也立马想出了解决之法。

他在与云渊奕棋时立下赌约,连胜云渊百场后于最后一日补上了吴番的名字,回晟使节由此更为七十一名。

起初吴番不知为何秦隽着急让他回去,还有些生气,专程去寻了秦隽。

“秦尚书可是嫌吴某是个武夫,帮不上尚书大人的忙?”

秦隽闻言便知吴番生了误会,倒了茶双手奉给了吴番请罪。

“吴大人,实是斐然有一事重托,非吴大人不可。”

吴番这才恍然大悟,秦隽这是对他寄予厚望啊。

“所以秦大人才非要我回大晟究竟是何事?”

“想必云想公主闹了这些时日,您也有所耳闻,我的意中人唤作箐箐,我们曾海誓山盟,花前月下,我们有过婚约,来西境前,我知前途凶险不敢耽误她,退婚了……她现下是林崇意的夫人。”

吴番听的目瞪口呆,这是要让他回去挖墙脚

这可是林袭大将军的儿媳妇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