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风雪满京(3) “永嘉公主最看重的是……(1/2)
第70章风雪满京(3)“永嘉公主最看重的是……
二月初一,晋王薨了。
后事早早地就预备下了,一待床上躺着的那位瘦得只剩皮包骨的晋王殿下撒手人寰,管家的便行云流水地开始收拾丧事。
这日里文武百官、王公贵族皆遣了人来吊唁,晋王府素白一片,白灯笼高挂,哭灵的声音摇山振岳。尤其是晋王妃,快要在灵堂的棺木前哭得昏死过去,待昏了好了又重新回来哭。
永嘉前来上香吊唁,正值晋王妃哭得要一头撞死在棺木上,一旁的侍女小厮劝的劝拉的拉,侧妃所出的晋王世子只是冷面立在一旁不说话。
永嘉与晋王府交情不深,晋王妃与她甚少来往,这对兄嫂与她不大相熟。但见如此情状,永嘉还是上前去拉了晋王妃嫂嫂,好言劝慰。
晋王妃声泪俱下,永嘉看着,不免也伤心。晋王哥哥尚且三十几岁,正值壮年,本该白头偕老的夫妇一方先撒手去了,实在催人泪下。
从前看话本子的时候,永嘉对夫妻生离死别之事鲜少有所感触,但如今自己成了婚,越发能理解其中滋味。便是对着陌生人一般的晋王妃嫂嫂,永嘉也劝了许久。
待将晋王妃劝消停了送到后院,宫中的司礼监来了人,奉着皇上的名义前来吊唁。
为首的是掌印太监黄方黄公公,他年逾花甲、头发花白,脸上长了点点斑块,走路颤颤巍巍,是个行将就木的样子。
陆平作为秉笔太监站在黄方侧后,腰板挺得直,阵势似要将掌印太监都压了过去。
待黄公公上前去和晋王世子说话,陆平走到了永嘉身侧,低声道:“殿下且在灵堂留一会儿,好戏就要开场了。”
永嘉一惊,压了声道:“是今日?”
陆平微微一笑:“八成是了,今日有头有脸的都到了,往后都是些散客,只有今日了。”
而且看着万岁爷的意思,也该是今日,否则差他们几个司礼监领头的人来就可,不必吩咐着这么多小宦官跟来。但万岁爷的旨意径直下给了黄方,没落到他头上,陆平也只能做个猜测。
他瞥了一眼正和世子说话的黄公公,暗自冷哼一声。黄方也是个该死的了,等扳倒了裴清得了圣心,就该收拾他了。
说话间,几位侯爷、国公爷都来了。晋王再如何也是先帝爷的儿子,京城里为官封爵的都会来尽心意。若挑今日将所谓的行述拿出来,的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永嘉瞥了一眼晋王世子,他年纪只十六七岁,身子向来弱,人蔫得像根豆芽菜,提不起什么精神。今日披着孝悲着脸,才见了些世子风度。
晋王府人脉稀薄,晋王妃无所出,其余侧妃虽多,但也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今日主持丧事的是世子,莫非便是靠这个毛头小子将行述搬出来?这么要紧的事情,让世子做?
永嘉狐疑着,世子不像个能打理这般大事的人。
再者,世子若是拿出了这些得罪人的东西,他往后怎么过?晋王是死了不要紧,全然没虑着自己的儿子?
陆平知道公主的疑,道:“世子是个最孝顺的,再如何,也会子承父志。”
永嘉抿了抿唇,不言语。
众人陆陆续续的都到了,伴着百八十个僧人的念佛诵经之声,灵堂上素白幢幡飘扬,在铜盆之中烧尽了的纸钱化作片片黑絮,飞舞在空中,香烟袅袅,丧事的声势浩大。
待众人皆上了香,世子站到了灵堂正中央,神情坚忍、眸中泛泪。他先是说了一通场面话的谢言,最后沉默下来,在这阵沉默中,永嘉发觉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很安静,只剩下庭院中僧人们的诵经念佛之声,灵堂内所有的东西都沉寂了下来,似乎连燃烧着的香柱升起的青烟都静止了,翻飞着的灰烬也凝固了。
永嘉略略地扫了各处一眼,确实了她心中的猜想,看来今日来此地之人的目的,大多都是为着传言中的行述。
静默片刻后,世子再次挺了腰杆,声音极高,像是为着让棺椁里的人都听见似的。
他道:“家父在时,曾一心于考评朝堂风纪,留下七十三位朝臣行述。家父虽身死,但仍存一片担心,命晚辈将此行述拿出,公之于天下,以正朝堂风气。”
还真有行述?永嘉一惊。
一众小厮吭哧吭哧的擡了八大黄花梨木官皮箱来,沉甸甸,放到地上的时候沉闷地响了一声,扰得纸钱烧出的灰烬在空中打了几个旋儿。
先前晋王府藏了行述一事的动静闹得大,各方今日都来看个热闹,但真见着晋王府将这东西搬出来,个个惊疑。
“还真有此物不成?”
“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