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贼船困局再思谋,时限逼近权势舟(1/2)
第66章贼船困局再思谋,时限逼近权势舟
炉火温吞,袅袅青烟氤氲了半间书房。蔡卞伏案批阅,案上的公文翻了一页又一页,心思却并未尽数落在字里行间。方才送走章惇,外头便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他执笔微顿,目光掠过门扉,似早已料到来人是谁。片刻后,敲门声响起,随即有人低声禀道:“大人,李医求见。”
蔡卞放下笔,淡声道:“请他进来。”
门扉推开,李林竹迈步入内,仍是素色长衫,身形修长,举止沉稳。他拱手道:“蔡大人。”
蔡卞微微颔首,擡手示意:“坐。”
两人落座,无需寒暄,蔡卞便开门见山:“你来得正好,我今晨才收到你的信。”
李林竹目光微动,沉声问道:“信才到?那昨日刘家前来私了,并非大人出手?”
蔡卞唇角微扬,目中带了些许得意:“是我夫人替你解的围。她总是比我快一步。”
李林竹怔了怔,旋即失笑,拱手道:“原来如此,那在下该向尊夫人道谢。”
蔡卞不置可否,忽而话锋一转,似笑非笑地道:“不过,我还以为你会把我许你的助力之约,留着求个官职举荐,没想到竟用在这等小事上。”
李林竹亦笑,语气坦然:“我夫人的事儿,没有小事。”
蔡卞闻言,朗声大笑,指节轻叩桌案,有种遇知音的感慨道:“说得好!旁人都不懂这个道理。”
随后目光微敛,语气带了几分揶揄,“我夫人倒是很看好你娘子,说她能力强,将京城大户中平日里藏起来的银子,都流动了起来。二人若能结交,定然相谈甚欢。”
他未曾言明的是,王卉已看准此事背后的机会,若能借机为新党开路,立一桩可供官家推广的案例,不失为一石二鸟之策,既可堵住旧党的悠悠之口,又能试探变法之效。
只是不知这小女子是否真的如夫人所言的那么厉害。他们已经失了几次先机,这最后一次,不能再出问题了。
李林竹听罢,亦是含笑拱手:“都说英雄惜英雄,家妻能得王夫人青眼,实是她的福气。”
言罢,顺势探上蔡卞的脉。指尖轻按,静思片刻后,他收手道:“大人火气已退,看来新方子颇有成效。还请再服一月,到时再做调理。近日可有睡得安稳?可要施针?”
蔡卞摇头:“琐事繁多,待得了空,再派人去寻你。”
话音未落,外头忽有女子柔声道:“官人,快到去六叔家的时辰了。”
是王卉牵着蔡仍,身后跟着任白芷,齐齐走进书房。
李林竹见状,识趣地起身,牵过任白芷的手,向蔡卞夫妻拱手一礼,含笑道:“在下携娘子先行告退。”
*
两人出了书房,沿着回廊缓步而行。晨光熹微,映得檐下青瓦泛着微光,也映得任白芷眉眼明暗不定。
她微微侧头,低声问道:“你方才与蔡大人聊了什么?”
李林竹快步上前,靠近她,低头答道:“并未细聊什么。左右不过是问诊旧疾。”
任白芷沉吟片刻,若有所思,随即又问:“蔡大人的中书舍人,是个什么官?”
“中书后省,以舍人为长,奉行诏命,草拟制词。若有不妥,亦可封还,不予施行。”
任白芷轻哼一声,眉梢微挑。权力不小啊,那他夫人刁难什么人不好,非要来刁难自己?
见她未再作声,李林竹却以为自己没解释清楚,又补充道:“蔡大人少年得志,十三岁与胞兄同科登进士第,翌年授江阴县主簿。当时富商乘青黄不接之际高利放贷,利息翻倍。蔡大人怜悯百姓,推行王相公的青苗法,开仓借粮,压下富商气焰,免去农民高利盘剥之苦,因而得王相公赏识,招为婿。”
“王相公的女婿?”任白芷愣了一下,脱口而出,“王安石?”
她一时没回过神,半晌才喃喃道:“那王卉是王安石的女儿?”
她竟然有朝一日能得到王安石女儿的器重?这可是她最推崇的人!念及此处,方才的不悦竟散了几分。
李林竹见她神色缓和,方才的紧张也跟着缓解了些,含笑问道:“那你们方才聊了些什么?”
“她让我找到符合她要求的投资项目。”任白芷耸耸肩答道。
“这倒是好事,有王大娘子相助,即便没有刘家金银铺牵线,你也不用发愁钱的事儿了。”
这些高官厚禄们的钱,也总要有投资的去处。可比金银铺那些面向布衣百姓的小钱,有份量多了。
“好什么?”任白芷冷笑一声,“你都不知道她的要求有多苛刻。”
“本来嘛,投资求的就是赚钱,最多加个风险偏好控制。可除了赚钱,她又列了三条要求。”
李林竹微微皱眉,也替她着急:“很难办?”
“第一条,投资金额不得超过百贯。”
“这不算难。”
任白芷睨了他一眼,继续道:“但三个月内,收益要超过十贯。”
李林竹微微一顿,三个月,十贯收益,这岂不是年回报率至少四成?百贯以下的小额投资,还要如此高的回报,哪有那么容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