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辛赣,露水和“万里今日到”。(2/2)
三哥这病时好时坏,好的时候行走也没什么,不好的时候也是突如其来,要是每时每刻都像现在一样好,那就好了…
莲心跟着三郎走去,心里一边莫名地渴望着。
三郎的话打断了她的思绪。
“我现下手没力气,拿不动笔了。”
他是走到案前才发现的,所以放下笔,无奈笑了下。
大概他连招手的力气都没有了,所以只肩上披着外裳坐下,拿话叫莲心到他身边去,“我写给你。”
莲心赶紧飞到他怀里,卡进他的双腿之间,像幼鸟眷恋雄鹰一样地偎在他胸口。
一边伸出手给他,莲心一边看着他的脸。
手心里传来轻轻的一笔一划的触感。
莲心才垂下脸去看。
“…赣?”她慢慢地辨认出来。
她的眼珠子转了转,忍不住玩笑道:“‘辛赣’,心肝?三哥原来叫‘心肝’呀…”
“这个字念‘共’,不念‘干’。在‘赣’外面,还有个包围它的‘匚’。看。”
三郎又在她手心里写了一次,见莲心默默点头,才又一笑,像卷起纸一样,又作势将她的手指弯着拢起来,“晓得了就行了,不必费力去记。是个生僻的字,日后也不一定用得到,记下来也没有什么…”
这无意间寓意不详的话却被莲心立刻打断:“以后一定有用!”
她忍了许久的眼睛还是红了,像小兽似的,清凌凌地瞪视着他:“三哥不许胡说,以后一定用得到!”
三郎说好好好。
莲心抱住他的胳膊:“三哥可别敷衍我。”
而这个问题让两人都沉默了。
寂静的清晨,分别的味道流淌在空气里。
就在莲心受不了这种气氛,终于要说些别的什么转移开话题时,三郎终于开了口。
“我一定会…尽量…答应你。”
三郎慢慢地,几乎一字一顿地讲话,他看着她的脸,时间在视线里凝固。
莲心的视线被他吸住了。
良久,她抽噎一下,从嗓子里发出“吓吓”的抽泣声。
她再也忍不住,扑到了三郎的怀里,哭着说:“三哥,你一定要等我回来啊!你等我回来,等我回来…”
等她回来,做什么呢?
莲心头昏脑胀,一时想不明白自己想说什么。
她只能坚持着对三郎说:“相信我。我会找到出路。等我回来。”
三郎像之前每一次莲心难过的时候那样,拿手指轻轻摸莲心的鼻梁,擦掉她滑到鼻梁的眼泪。
“好,我会相信你,我会等你回来。”
他终于说,抱紧莲心的身子。
一切的渴望和失望汇于一身,他轻轻闭上了双眼。
“一路平安,莲心。”他轻轻地说。
而他没说出口的话是——一生平安,莲心。
…
从信州驾车到临安府,不算是很远的路程,毕竟自从太上皇带人龟缩一隅之后大宋版图本也没有剩余多少。何况辛弃疾选择带湖庄园时本就是瞧中了信州距离临安府的地理优势,自然不会过于远。
但就是这样,因为坐的是马车,陪伴之人众多,宫中所来天使又受不了颠簸,莲心一行人竟还是花费了约有二十日才抵达临安府。
彼时已是近二月份,春日即将到来了。
踏上临安府的土地,风尘仆仆的几人被徐徐春风拂面,都不禁轻轻舒了口气,远望着一派车水马龙的明快市井景象。
莲心都不禁看住了,瞧着绵延攒动至天尽头的人头,轻轻地:“哇...”
展现在眼前的,正是繁荣时的南宋,一条街上人们气色红润,来来往往,面上带着笑。
天色始亮,五鼓方鸣,临安就已经允许百姓们开始早市了。街边林立着各色幡旗,商贩各自叫卖,热闹非凡。
按先前辛弃疾所嘱托的话,几人在快到临安府之前便已给时任太子侍读的杨万里送去了信件。
若无意外的话,杨万里此时应该正在等着接他们。
——但若没有意外的话,“意外”这个词就白发明了。
门房听见几人报的名字时,还有些惊讶,“你们找我们家杨郎中?听内院的人说,府上的宴连办了三日,郎中现下应还在宴客啊?还有人来他家借住?没听说啊!”
现下还在宴客?
几人互相对视一眼,面上都难免露出一点惴惴。
他们远远地过来,确实有些打扰人了,若杨万里本人不当回事,倒也是有些道理...
几个人都在迟疑,没有人率先说出进门的话。好在门房热情,虽没有主人出来,到底还是将几人引进了府内。
跨过了一道门,已能隐隐看见府中的景象了。
门里隐隐传来宴会的歌舞声,歌女唱着“万里云帆何日到”,在湖心之中摇摆舞动,零零星星几个人在湖边饮酒,低声闲谈。
就是这样一幅百分百符合“雅宋”的典型画面,众人也不好只因为受了怠慢就发作,便都入乡随俗,虽都因为无人引荐而心下尴尬,但到底维持住了体面,纷纷有姿仪地私语。
就在这时,一旁一个不起眼的小老头点了点头儿。
场上众人因为他忽然的动作而转过头来。
小老头朝湖心的歌女举杯一致意,一本正经地默默道:“万里今日到。”
莲心奇怪,笑着和他搭话:“为何‘今日到’?”
小老头也不在意和他搭话的是个没多大的小娘子,反而很热情地拍拍莲心的肩,哈哈笑了。
“因为我杨万里就是今日方回的临安啊!”
他捋着胡须,似乎因为说出的话,正十分得意着。
而湖边的几位风雅文人、周围的侍从小童,就连刚到此地的范家兄妹一行人都沉默了。
“万里云帆何日到”的答案是“万里今日到”?
大家看着杨万里。
这都什么烂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