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相逢 “广济寺中,鲤莲池畔,你和我说……(2/2)
写了《牡丹亭》的汤显祖曾写下过“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徽州的青山绿水、白墙黛瓦与京城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景象,马头墙高低错落有致,浮岚缭绕,茫茫中能隐约看见群山,江南烟雨蒙蒙,悄落在屋檐上发出清脆如碎玉的声响。
春雨绵绵,陈姑姑怕虞燕走在地上鞋子沾水,征求过她的意见后将她抱起,撑着油纸伞低眉顺眼地跟在康熙等人的身后进了一处府邸。
虞燕擡头,透过低低的油纸伞依稀能看见牌匾上写得一个“戴”字。
等进了府邸陈姑姑就把她放了下来,虞燕小跑到胤禛身边好奇道:“阿玛,我们这是在谁家里?”
胤禛摸摸她的脑袋,细细讲述此处宅子主人的生平。
戴府的主人是一位清初的文人,名唤戴名世,于康熙二十二年参与秋闱,二十六年时以贡生考补正蓝旗教习,授知县,后面因久久不受重用而漫游多地,经常在酒后嘲谑骂讥那些行事奢靡不羁的达官贵人们,因此早年间并不受人重视。
直到戴名世为了证明自己史才之高,广游各地走访前明遗民,考证各方面关于前明的野史,最后与弟子一起将这么多年来编撰的明史资料效仿《史记》的形式刊刻行世,并命名为《南山集》后,戴名世的文名才播于天下,流芳文坛。
因此康熙有意命他回京述职,参与到《明史》的编撰工作中去。
“《南山集》?”
虞燕听到这个名字的第一反应是有些熟悉,但是她一时间却想不起来自己到底在哪里听到过这个名字。
胤禛点头感慨道:“现在难得有写史论写得像他那样的人了,针砭时弊,一针见血,从没什么其他的春秋笔法,这样的人才算得上是守正不挠,官场上若大都是这样的人,我大清吏治定能清明。”
这次随驾出来的孩子不多,除却虞燕外只有太子家的弘皙是跟着的,不过他一直跟着太子,不像虞燕由于是女孩子的缘故,被带着进了后院。
戴家的女眷们就叫了许多同龄的孩子过来一道玩,里头有一对双生姐妹花穿着模样差不多的裙衫,笑嘻嘻地招呼虞燕:“你叫什么名儿?”
康熙此次南巡没那么大张旗鼓,除了戴名世知道他和这些阿哥的身份外,对外一律说的是普通官宦人家,因此戴家的女眷只以为他们是京城来的满洲勋贵,没什么束手束脚、小心谨慎的行为。
“我叫额林珠。”虞燕抿嘴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
“我知道这个名儿!”身量略矮点的那个小姑娘拍掌笑道,“掌上珍宝的意思!”
难得有汉人家的小姑娘会学两句满语的,虞燕也很惊讶,她这副表情反倒让那小姑娘更兴奋了:“我叫鸣琅,这是我姐姐鸣琳。”说罢她咧嘴笑着摇头晃脑念道:“抚长剑兮王珥,缪锵鸣兮琳琅。”
这是《诗经》九歌中的一句话。
戴鸣琳比起妹妹鸣琅来说是个有些羞涩的女孩子,她就是传统的江南闺秀的模样,抿了嘴笑笑,拉着虞燕的手上桌吃茶,鸣琅则有些好奇地问虞燕道:“你今年几岁?念书了吗?”
虞燕小口小口咬着嘴里的糕点,等点心咽下去后笑眯眯道:“我今年刚满六岁,蒙学十三经已经念完了,四书也学的差不多了,现在在学《春秋》。”
她的念书进度快得吓人,就算是太子家出了名聪慧的弘皙也就比她快了一本,可弘皙还比她大上一岁。
戴鸣琅听她这么一说瞬间目瞪口呆,她是个心实的孩子,听虞燕这么说也没怀疑这件事情的可能性,而是有些崇拜和羡慕地说道:“你念书比时哥儿都快。”
“时哥儿?”虞燕眨巴眨巴眼睛。
坐在上首的戴老夫人笑了:“原先没想到今日家里会来客人,时哥儿是她们堂弟,上午去了族学念书,算算时辰现在差不多也该回来了。”
“他可聪明了!”提及弟弟,戴鸣琅一脸骄傲,却又有些纠结道,“夫子们都说他是难得一见的神童,他这个人样样都好,唯有一点,嘴皮子实在是厉害得不得了,有时候我同他说话恨不得把他那张淬了毒的嘴巴赶紧缝上。”
“二姐姐就知道在别人面前说我坏话。”
一道清脆的童音从帘外传来,只见下一秒丫头掀开了帘子,穿着湖青色团褂的男孩目不斜视地从虞燕面前走过。
只见他朝着戴鸣琅吐槽道:“二姐姐你自己说不过我,就天天在外败坏我的名声,我声名败坏难道对你有什么好处不成?你还是不是我姐姐?又或者说,咱们俩中间有一个是被捡来的?啊!那被捡来的一定是我了,毕竟你和大姐姐是双生胎,造假的可能性太低了。”
戴鸣琅哑口无言,戴老夫人哭笑不得点上时哥儿的额头:“若你不是咱们家的孩子,就凭你这一张嘴,早就把你赶出门去了,哪里还轮得到你欺负你姐姐?”
时哥儿撇撇嘴。
“还不快来和外客见礼,倒是让姐儿见笑了。”戴老夫人拉过时哥儿的袖子,笑着将他推到虞燕面前。
虞燕一直到刚刚都没看清这个时哥儿到底长什么样子,直到他行了一个标准的汉礼,擡头的那一刹那虞燕瞪大了眼睛!
这不是去年她在广济寺上香的时候遇到的那个小孩?叫什么......戴山时?
“虞美人?”
戴山时擡头的那一瞬间也怔住了,他这话一出反倒叫一旁的戴鸣琅找到了机会嘲笑道:“什么虞美人?人都没见过就给别人按名字?我看你是刚下学还没睡醒!”
“我见过她!”戴山时立马反驳,一把抓住虞燕的手炯炯有神地看着她逼问道,“广济寺中,鲤莲池畔,你和我说你叫虞......”
虞燕下意识地擡手去捂戴山时的嘴巴,飞速说道:“我叫额林珠!不是什么虞美人!”
她的手死死地捂着戴山时的嘴,旁边不管是鸣琳鸣琅两姐妹,还是坐在上面的戴老夫人都惊讶极了,显然这场面的发生完全不在她们的意料之中。
戴山时原本还因为惊讶而飞扬的眉眼渐渐缓和下来,虞燕将手掌缓缓挪开,她紧紧盯着戴山时的嘴巴,生怕里面再吐露出点什么吓死她的东西。
好在他没有再多说什么,而是饶有兴趣地挑眉道:“怪哉怪哉,可能是我记错人了,不知这位妹妹究竟是何方人士?又姓甚名谁?”
此次康熙出行捏造的身份是赫舍里氏旁支的官员,因此虞燕长吐一口气落落大方道:“我是京城人士,姓赫舍里,阿玛给我取名额林珠。”
“原来是索大人家中子侄,失敬失敬。”戴山时笑眯眯道。
虞燕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一旁的鸣琅见状笑道:“都怪时哥儿眼神不好,不过年纪相仿的姐儿们他确实认不太清,想来是认错人了,反倒把你吓了一跳。”
戴山时想说些什么,但看到虞燕还是闭上了嘴。
鸣琳鸣琅两个拉着虞燕聊些女儿家的闺阁事,时哥儿还能在边上插上两句,只是他一直不断地在打量虞燕,那明晃晃的目光任她再怎么努力忽视,对她而言都还是有些如芒在背。
实在遭不住之后,虞燕趁着外头天色暗了下来,连忙嚷自己有些饿了,戴老夫人才叫人传膳。
按照虞燕原本的预想,男女七岁不同席,再怎么样戴山时也应该和她们分席而坐才是。
没想到戴家虽然是汉人,但这方面到没这么多讲究,就连女眷和男人们之间都只竖了一块薄薄的屏风,像戴山时这样年纪的小孩更是直接跟着几个女孩子们坐在了一起。
虞燕咬着牙,只期盼这家伙好好闭嘴吃饭。
“额林珠?”
戴山时跟在虞燕后面落座,离她近得不能再近,凑到她面前笑眯眯地小声道:“你这次可没有骗我了吧。”
虞燕装做出一副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的样子。
戴山时瞬间沉/>
“虞燕”两字一出,她手中的筷子忍不住顿了一下。
戴山时朝着虞燕眨眨眼,不声不响却做了一个口型,虽然虞燕对口型这方面没什么研究,但是由于他做的动作实在太明显,依稀能够分辨出是哪两个字。
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