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第 79 章 二合一(复工、回来)……(1/2)
第79章第79章二合一(复工、回来)……
(一)复工//
随着金陵城内各处施工逐渐恢复,汤氏只留了一百人在小清凉山照料庄稼和药材,其余人全都拉回城去了。
定淮门边上的空地上又热闹了起来,尖顶、方顶的各色帐篷里,又挤挤挨挨住满了回城的汤氏族人们。
而空地外面原先为了迎检搭的栅栏,已经全部拆除了,恢复了宽敞的一大片。
大家娴熟地收拾好行李家当,又开始生火做晚饭了,好一派生活气息浓厚的大场面。
而空地正中间,两位族长和族老们正在商议下一步的打算。
其实这下一步,主要是人手该如何分配。
全村除去老幼,一共有六百劳动力,妥妥的人多力量大,从前段时间开荒和种植的面积即可以知道。
而如今再度回城,自然要发挥人多优势继续大干一番了。
经过商议,最终决定拨了一百人去建自族的房子。
现在天气虽然住在外面棚子里还挺凉爽适宜的,但是秋后将越来越冷,那时候总得是有个更好的避风之地,所以这建房还是不能停下。
不过现阶段主要还是挖地基,按照之前的设计,把全部的地基先挖好,其余的要等材料买到后再说。
而等地基挖好后,就要源源不断花钱买材料了,
所以其余的五百个劳动力,要全部投入到挣钱之中去。
汤小米正坐在中间,掰着手指给族长们计算着。
给朱大户一百人的话,其中五十人去给他家建房子,另外五十人,则都去了朱大户新成立的铅笔工坊里面。
这一百人虽说有男有女,但是朱大户全都给的一天五十文的工价,因此这一百人每天就可以挣五两银子。
另外还有四百劳动力,则准备全部都去南城找工做,依旧打算去找徐管事接包工。
大家干活互相配合着点,哪怕有女的速度应该也不会慢,平均算下来一个人一天能有六十文,四百人一共就是二十四两。
所以这两边的劳动力,加起来一天就能挣二十九两。
加上卖菜那边的收入,一天全族能挣到三十多两。
这个数目一算出来,听得在场两位族长和众多族老们都瞪大眼睛不敢置信,实在不敢想象一天能挣这么多钱,可都是很多人家一辈子的积蓄了。
“其实摊到每个人头上后没有多少。”同样坐在中间的汤若芙解释道,如今她负责族里的账目管理,对各项收入数目很清楚,也被叫过来一起计算。
“另外全族这么多人每天吃喝开销不小,尤其每天都是重体力活,还需要额外吃好喝好,所以扣除掉一天的伙食费,一天差不多只能够攒二十两。”汤若芙对着账本补充说道。
汤望河激动说道,“二十两啊!那也很多了,一个月下来可就是能攒六百两了,十个月就能有六千两,就够我们建房所需了!”
他话一出,围坐的众人不由得都眼睛亮晶晶,只觉得攒够建房子的钱指日可待,全身充满了干劲。
“好啦!准备吃晚饭了,吃完赶紧去休息,明天就分头去上工!”汤望同大声说道。
围在周围的主要族人们这才散去,只留下两位族长继续在查看账目。
之前定下的工分制,现在已经不断优化,且持续执行。
在汤若芙的管理之下,一笔一笔记得清清楚楚,每位族人各有多少工分,都一查便知,所以没有惹出过任何麻烦和纠纷,两位族长很满意。
中间汤若芙处理不过来,还叫了汤承诺、汤承言和朱大虎三个读书人过来帮忙,三人刚开始还不愿意,后来切实投入进去了,就彻底走不出来了,实在是每天亲自挣钱花的感觉太美好了。
“给你们四个,每人都记一等工工分!”汤望河对着会计组的四个人允诺道。
“谢谢河爷爷!”汤承言赶紧答应下来,生怕小姑拒绝。
这可是他凭本事挣到的,后面都能拿来换房子的,可不能推拒了去。
汤若芙见他这小表情,笑了笑,到底是没再说不需要的话。
在汤小米持续的开解之下,加上族人们的生活确实越来越好,她现在的心态调整已经好很多了,不再是总觉得亏欠大家。
所以接受族里分给自己的工分,倒不是心理压力太大。
心里反而期盼起来多攒一些,到时候自己能够分个单独小院就好了。
族里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因此大家都飞快的吃完饭,赶紧休息起来,只盼着明年继续干活挣得更多工分。
第二天一大早,浩浩荡荡的人群就从西北角营地里出发了。
其中最大的那支四百人队伍,直接就打着铺盖卷儿去了南城那边。
南城那边已经复工了,之前已经和徐管事说好,今天他们去继续做清理包工的。
要说如今南城那边,活儿最多的,就属这徐管事那里。
因为现如今废墟清理是大头,无论是王宫旧址那一片,还是城里四处,都还堆着几百年的城市废墟,需要全部清理出城去,是个大工程。
所以徐管事是忙得团团t转,看到汤显祖的身影后,直接是喜上眉梢。
“哎哟,汤老大,你可总算是来了!”徐管事连忙迎上去说道,然后赶紧往门外望去,“这次带了多少人,可得多点的吧?”
“多多多,整整四百人,可有什么活儿能给我们?”汤显祖赶紧说道。
“多的是活!要不你们接着上次王宫旧址那片继续做吧,做熟了的,半个月做完一块怎么样?人数翻倍了,这干活速度可也得加快啊!”徐管事说道。
“那必须的!”汤显祖满口答应道,“只要钱给到位哈哈哈!”他熟稔地开着玩笑,毕竟打交道这么久已经很熟了。
不过听了他这话,徐管事却面色一肃,严肃说道,“那肯定的,几时拖欠过你们银钱过,哪一次不是一做完我们检查没问题,马上就开了单子给你们的!”
“哈哈,那是那是!”汤显祖赶紧应承道,这确实是实话,他转头转移话题说到,“那我们这多人的工具要去哪里领,还麻烦您给管事的说一声,我们过去拿了赶紧开工。”
徐管事也是哈哈一笑,没再多说,而是直接引着人去了边上的小院。
那里全是放着锄头簸箕斧头等各种工具,亲自找了这个院的管事,交代了这家人取四百套的,然后便急匆匆又离开了。
汤氏这边顺利取到了四百套工具,又在小伙计的带领下,直接去了这次分到给他们的地块。
铺盖卷儿一扔,马上就开干起来。
边上恰巧还是南城牛家,牛老大热络地招呼道,“你们也来了啊!”
“可不是嘛,歇了这么些天,骨头都懒了,得赶紧出来动弹动弹!”汤显祖说道。
“谁不是呢,这没事干的日子里,可天天就盼着复工呢!”牛老大赞同道,“不过我听说你们族在后山里种了很多菜,我们族还有人买了吃,说很不错,你们可真的是勤快人!”
“我们这都是白手起家,可不得勤快嘛,是在后山开荒种了些菜,本来就想着自己族里吃的,种多了就拿出来一些卖,得多谢大家伙的捧场!”汤显祖客气道。
“你们那山是咋来的?”牛老大打听道。
“还能咋来,找县衙买的呗,可老远了,从定淮门出去还得走两个时辰呢,当初开荒也是累得个半死,挣的都是个辛苦钱。”汤显祖说道。
“那倒是挺远的,不过这有地种,心里都踏实不少啊!”牛老大不禁羡慕到。
“你们也可以去买了开荒来种啊,自己家种的有,今后至少不要买不是。”汤显祖建议道。
牛老大和他身后的几个族人明显心动,想着能不能去城边上买一些,哪怕不种了卖,自己吃也好嘛。
毕竟这工地可不见得会永远有,还是得想得长远一点,为今后留个路子。
小徐县令倒是没想到,因为汤家卖菜这一遭,近来竟然有不少人来问城外荒地买卖的事情。
当初他是鼓励了老百姓去城外定居,但是对于城内的人,是否要鼓励买荒地来开荒,他还没有细想过,当初答应汤家那就是那一回,没有系统性规划过这个事情。
如果鼓励的,拿了哪一片来卖,允许各家买多少,作价几何,税收如何计算等等,都还要好好思量一番。
这万事开头难,他只觉得欣喜之外又有些头大。
毕竟一年前他还就是个老老实实读书的读书人,现代差不多新鲜大学生一枚的年纪,着实没有太多经验,只是因为为人赤城,所以被徐温看重派到了这边来。
不过还没等他想出个具体章程出来,扬州来的大船就到了。
-
(二)回来//
随着大船开进,南城外码头处开始热闹起来。
船员们放下船帆,将船锚抛入水中稳定船只。随后,船上的伙计们开始准备卸货和人员下船。
这处原来是一个大港口,特意修在湾阔水深的地方,以便船只的停靠和货物的上下。这样既能避开主航道,消除水流的影响,同时也能容纳更多的船舶。
但是近些年疏于打理,泥沙聚集在此处,水位大大降低,此处只能勉强称之为一个码头了,大船进来后其余小船就没地方停放了。
陶秋菊没有急着下船,而是四顾打量着这处码头渡口。
不禁皱眉,实在是对比扬州那边的扬州港,只觉得这处太落后了。
不仅湾阔水深完全比不上,四周的配套也多有不及,这下了船四周都是空荡荡的,难怪当初他们南下的时候坐船的王老板,对金陵港如此嗤之以鼻,确实是太过于简陋了。
她之前一直找的突破点,她觉得有思路了,这要发展民生经济,港口可不就是最重要的切入点嘛。
她心里暗暗有了主意,不过当前还是尽快去和小徐县令以及众管事对接去。
所以一下船,只汤大强回去了族里报信,尤其是要把汤显甲和汤显通的决定给族里说清楚去,所以他快速地回去了西北方向。
而陶秋菊没有顾得上去族里,直接就找去了县衙。
有徐温的手信,以及派过来的一众人手,她很快就把来意给小徐县令说清楚了。
小徐县令之前有收到过老家的来信,有说过这陶大夫在扬州表现,只说她一个人治好了上万感染者,整个扬州上下莫不交口称赞。
但是他压根儿没想到,这人会来金陵管理城建之事啊。
那岂不是成了他的顶头上司,日后自己都要听令于眼前这个女人了?他一时震惊得没有回过神来。
“怎么?小徐县令有意见吗?有意见的话可能得亲自去扬州一趟,让徐公撤了我就是。”陶秋菊直接说道。
小徐县令回过神来,连忙摆手,“不敢不敢,既然是族长大伯的决定,那自然有他的道理,我可不敢找他去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