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美(2/2)
连淮没料到竟是因为这件事,不由地一怔道:“只因为他认错了人?”
脑海中念头微转,他一时之间竟想不到是何原因,又想世间千金小姐耿耿于怀之事大约便是那些,便试探着问道:“你不愿意教旁人将你与风尘女子作比?”
“倒不是因为这个。”崔莹摇头,声音里含了几分娇气的不悦,“我就是不喜欢有人将我认错作了别人。”
“姓徐的那一双牛眼般的铜铃眼,怎么竟瞎到如此地步?这世上竟有人长得同我一般无二吗?”
听得这话,连淮忍不住轻笑出声,被她美目流转瞪了一眼。
“你还笑。”
说罢,崔莹伸手便捞起床上的方条枕,气鼓鼓地往他身上一掷。谁料这枕头硬邦邦,还怪沉的,这一掷之下,力道不足,还未等打到他身上,它就“砰”地一声砸在地板上了。
“他竟觉得那桑桑姑娘同我长得极像,真叫人心中不舒服。她凭什么像我?我凭什么要被比作别人?”她假托这个将心中的忧虑与怨气尽数发泄出来,然而在说话时却越发觉得有道理,不由得从假气转成真气了,说到最后两句时情感竟自然而然地流泻出来了。
连淮听得真切,心中不免再度感叹她的小孩心性,当真是天真烂漫,直率可爱。
那“比作”二字,可谓是道出其中的症结所在了。
“姑娘生的国色天香,自然是旁人比不上的。”
连淮不禁淡淡一笑,声音娓娓而来,真挚诚恳,全然不似那故作热切的奉承。
崔莹被他含笑的目光看的心中莫名一动,竟破天荒的也感觉脸上有些发热。他夸得如此真切,倒教她出乎意料,心中微有些慌乱,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她稳了一下心神,借助于胡搅蛮缠的本事,刁蛮道:“当真?但你又没见过那桑桑姑娘,怎知道我生的比她好看。万一她比我好看呢。”
“你可听过《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城北徐公比美一事?”
“听过的。”
崔莹便在脑中回想起这个故事来。邹忌问妻子,妾室和客人自己和天下闻名的城北徐公相比孰美?他们都言“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但那邹忌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如徐公,因此大为感叹,便进宫献言,留下了“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的千古名句。
“好啊。”她细细揣摩其中滋味,顿觉得不对劲,柳眉微扬,美目圆睁,话儿中带了点怒气,“你这话是说,我不如那扬州美人桑桑,只因你私我……”
她说到此处倒接不下去了。回想那句“臣之妻私臣,故以美于徐公”,莫名觉得脸上发热,骂他也不是,欢喜也不是。
连淮听到“私我”不由的也耳根发烫,连忙打断她道:“我引这个故事可不是要说明书中之意,姑娘莫要想岔了。”
“那是什么意思?”
“不同之人对美的体悟亦是不同,这事本无绝对。世上更无一人能代表天地造化,评判某人是美是丑,断言两人之间孰更美。”
“因此姑娘问我,我所言也只是个人所想罢了。”
崔莹被他这番话说的心中微动,极是妥贴,但面上却忍不住笑着嗔他:“你莫要岔开话题去,你这番话弯弯绕绕的,就是不说你没见过那桑桑姑娘,所言之语只为讨好我,当不得真。”
“姑娘还未明白我的意思吗?”连淮轻叹了一声,顿了一顿,才微微屏息,重新开口道。
“旁人何等的模样,于我而言毫无干系。姑娘无论容貌心性都绝世无双,其实不必落入这比较的窠臼里去。”
他终究还是没有将那意思直白成话的说出口。
只是这般程度的婉转也足以让崔莹明白那话中之意了。
他这许是在说……她在他心中独一无二,旁人皆无法与她相提并论争个高下,连比较也都省去了,他自然不会关心那桑桑姑娘是何等的模样。
她听得此言又见他所以耳根微红,但神色甚笃,心下欢喜,便如万家灯火,照夜色通明,百盏花灯荡漾江心,滟滟随波千百里。
她心中所忧虑之事虽不确是这一件,但听得他如此回答,她油然而生欣欢之情,心中郁结之气竟也化解了大半。
管那桑桑姑娘到底是何来历,与她母亲又有什么干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何况还有连公子作陪呢。
文中描述故事大意的内容中引用和改编了部分《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原文,特此标注“滟滟随波千百里”引用自《春江花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