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1/2)
第90章
那今天,就用你的命来垒起本王的大业吧。
众人一片哗然,这才明白刚才此人为何如此惊讶——齐国晋王,不是说他早已中毒箭身亡了吗!
晋王身死这么大的消息,自然也传到了梁国百姓的耳朵中,而且看梁国将领们一派欣喜的反应,显然也是确认了闻逍中毒身亡的消息。
可现在这个明明早该尘归尘土归土的人,却如奇迹般地再次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秋风瑟瑟,一时间大家都不由打了个冷颤,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想到,眼前这究竟是人是鬼?
但并没有人怀疑这人是否真的是晋王,只因认出闻逍身份的人恰是梁军战士,他因身患疫病才从前线退下来,自然曾见过这位齐军主帅,刚才说的显然都是真的。
百姓惊疑不定:“晋王不是死了吗?而且就是因为他死了,前线才又开战了吧?”
“不会是闹鬼了吧……”
“他是来咱们梁国复仇的吗?可我们就是些无辜百姓,怎么也不该怪到我们头上啊!”
元珞和崔济开的反应,让“闻逍身亡”的消息在梁国深入人心,所有人都坚信闻逍早已经死了,此刻百姓们宁愿相信闻逍这是诈尸来寻仇的,也不愿去揣测闻逍之前是不是假死。
闻逍微微叹了口气,他轻轻扯了扯孟临知的袖子,孟临知便往前走了一步,他对着百姓压压手道:“大家不用惊慌,哪有鬼魂敢青天白日就出现在大家面前的?眼前这位晋王殿下自然是活生生的人。”
有人反驳:“可……可前几日那些官老爷都说晋王中了银脚带的毒而暴毙身亡,被葬到了缈州城外。”
“是啊,那可是银脚带,谁能活下来!”
“银脚带又如何?”孟临知提高了一点音量压过众人细碎的声音,“我连大家的疫病都能治好,更不用说什么银脚带了。”
人群沉默片刻,心想也是,这么严重的疫病,不过了喝了几天汤药就恢复了不少,银脚带难道就绝对治不好?看来这个孟……
等等,孟?
有人念着这个姓氏,率先反应过来,他迷茫地看着孟临知,又瞥了他身旁的闻逍一眼,自言自语地念叨着:“孟……孟,难不成你就是缈州城里那个孟临知孟大人?”
孟临知笑着大方承认:“正是我。”
什么!
众人面面相觑,梁国与缈州关系十分紧密,像蒋母那样两地百姓通婚的情况并不在少数,很多缈州之事在梁国自然也传开了,甚至因为是传言,所以总是比真相更离谱一些。
孟临知的名字在梁国境内早已是如雷贯耳,去年他在缈州力排众议收治流民一事在梁国传得沸沸扬扬,只因为那些流民中也不乏梁国百姓。
没人愿意看见自己的同胞流离失所,但当时的情况,确实也没人有余力去收容那些流民,当时的崔济开没有,梁国的统治者更没有。唯独孟临知收留了所有流民,让他们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更不用说后来孟临知在缈州推广作物、平地动、治疫病这些事,两地本就相邻,梁国同样面临着粮产下降的危机和灾后重建的问题,只可惜他们运气不好,没碰上孟临知这样敢大刀阔斧改革办实事的父母官,而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反而让梁国百姓的日子雪上加霜。
也正因如此,孟临知的每一件事都在梁国传得神乎其神。缈州百姓日日与孟临知相处,他们爱戴孟临知,但梁国百姓从未接触过他,于是他们神化孟临知——
百姓们激动地交头接耳:“竟然是孟大人!我早就听齐国人说,他可是天上的神仙修士下凡。”
“我也听说了!听说他下能隔空取物,上能呼风唤雨,所以缈州前段时间才能种出这么好的粮。”
“既然是孟大人,那有让人起死回生的法术也没什么好意外的。”
“这又是晋王又是孟大人,这些齐国的大人怎么都到咱们齐国来了?”
听到这儿,孟临知忽然用沉重的语气道:“其实我们是来解救大家的。”
看着这一张张迷惑的面孔,闻逍问道:“诸位是不是觉得现在这世道,越来越难活下去了?那么,各位觉得这些痛苦的根源是什么?”
百姓们不由随着闻逍的话开始思考,为什么他们现在活得这么痛苦,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是地动毁坏了他们的房屋?还是疫病折磨着他们的身体?
孟临知没给他们太多的思考时间,闻逍话音刚落一会,他便趁胜追击地带偏了大家的思路:“这一切的根源,都是那无休无止的战争。”
“如果没有战火,田间的粮食就不会被征收走;如果没有战火,被地动毁坏的房屋可以很快重建;如果没有战火,你们早就可以得到我的救治;如果没有战火,原本幸福安稳的生活根本不会被打破。”
“战争这罪魁祸首,让无数人流离失所,让无数人客死他乡。每次战火一起,最遭罪的便是普通百姓,被征兵征粮不说,输了可能沦为奴隶,赢了却也没有任何好处,哪个百姓谁愿意打仗?没人愿意打仗。”
“但现在那些久居高位的统治者却为了一己私利,根本不顾大家的死活,不断发兵出征,压根不给诸位喘气的机会。即使如今梁国疫病横行,可他们却根本不在意你们的死活,只想着借‘晋王去世’这个机会,举全国之力攻打缈州,即使大家怨声载道,他们也装作没听见。”
“你们虽非齐国子民,但缈州与梁国一衣带水,我实在不忍心看到大家再遭受如此苦难,所以这几日我和晋王并未在前线抵抗元珞、崔济开之流,而是出现在这里帮大家治疗疫病,只为了能帮大家早日走出战火带来的苦难。”
孟临知这一番话说得情真意切,在场的梁国百姓更是听得眼眶泛红、心生委屈。
是啊,打了这么久的仗,他们只收获了越来越重的赋税和徭役,可曾有过那么一丁点好处?那些当权者压根不在意他们的死活,只是不断压榨他们身上的价值,可恨到连邻国的王爷官员都看不下去了!
俞景今日也在人群中,她年纪小,听了孟临知的话后只感觉心中难受不已,想到打仗后自己一天安稳日子都没过过,如今家人更是困于床榻之上,要不是孟临知,他们可能根本活不到今天。
想到这儿,俞景再控制不住自己,眼泪争先恐后地从眼眶中流下,她哇地一声哭了出来:“我不想打仗了,我想要爹娘好好的!”
孩子的哭声悲戚又真挚,在这情绪的渲染下,边上的人也不由擦了擦湿润的眼角。梁国百姓已经困于战火之中一年多了,中间更是经历了几次国土丢失,百姓们被迫妻离子散、背井离乡去逃难,现在好不容易安稳下来,偏偏又碰上了地动和疫病,可是又有谁会在意他们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呢?
……不,也是有人在意的,只是那并非是他们梁国自己的父母官,而是齐国的孟临知和闻逍。
这也太讽刺了。
看这些梁国百姓的情绪已经到达崩溃的临界点,闻逍给了人群中的内应一个眼神。内应收到信号,立刻振臂高呼道:“我们不要打仗,要和平!”
被压迫久了的百姓们在这一刻终于再控制不住心中的怒火,凭什么要他们当牛做马地给那些达官显贵铺路?在内应的那一声后,他们立刻附和道:“……对,我们不要打仗!”
“停战!停战!”
一时间,整个街道上都是关于停战的呼声,有人不知道在喊什么,却在得知真相后,很快也加入了高呼停战的队伍之中。此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在梁国境内传开了,街头巷尾走到哪里都能听到“停战”的声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