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和假夫君同朝为官了 > 重生的意义

重生的意义(2/2)

目录

上一世,自从当上司隶校尉,他遇到了数不清的刺杀。

会任之家这种中介组织,让雇主和杀手互相不知晓对方的存在。

上一世抓住的杀手,即使想招供,也不知道该供出谁来。

而会任之家组织严密,往往下线根本没见过上线的面,只靠传信办事,抓了用处也不大。

林间夜风清凉,水丘辞靠在树下,擦着脸上留下的汗水,好似神游天外。

辛容的名声总算挽回一些,以她的职权和性情,完全没有议论是不可能的。

有议论,议论有好有坏,但都不伤大雅,更不触及律令,那就无妨。

物极必反,就是因为上次文官们集体参劾辛容,陛下才有了逆反的心思,反倒没有追究辛容。

当官吏意见太过一致时,有抱团的嫌疑,陛下会疑心。

上一次,他们意见如此一致,还是集体反对增兵河西。

探查西域情势的那道圣旨,应该已经到了敦煌郡。

希望顾千山带领的那队人马,会比上一世更顺利。

这些,当然就是他重生一世的意义。

如此,东凌国会比上一世更加强盛。

四月的天气,是那么得舒适。

水丘辞神色轻松,起身时想起辛容好像很是关注,那位求婚被拒的张公子。

他在一棵枯树上面,留下了暗号,以便让人去了解那位张公子。

辛容第二日上职,派出一人关注京郊拒婚的孟园姑娘,又派出人两人去探查李中瑞、王朋来和孙立成被举荐和出名的过程。

那张公子在者叙楼参加文会后,名气更大了。

第三次向孟园求婚时,被一堆人围观。

辛容派出的人,和水丘辞的人,都在围观群众里。

他们心中都在纳闷,为何要关注这事。

张公子兴许是名气大了,脸上只有喜气。

他端正地站在孟家门外,口中念着求婚的话语:“汉有游女,不可求思。小生诚心求娶,还望孟姑娘开门相见。”

说完,对着大门深深一拜,起身直直望着大门,不管身后的议论。

“这是第三次了吧。”

“没错,这孟园为何一而再地拒绝?”

“你们不知道吧,孟园拒绝过很多人了。”

“都二十六岁了,脸上还要红色印记,答应了不行吗?”

“自己那样,眼光还挺高。”

“张公子肯定会被举荐做官的,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是吗,赶紧把我家姑娘叫来。”

“哎,等我,我也去——”

……

孟家的大门开了,一位左脸上方带着一小块红色印记的姑娘走了出来。

麻衣素钗,干净整洁,眼神平和,只是看向张公子时,神情有点不耐。

“孟姑娘,你肯出来见我了。”

“张公子,前两次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孟姑娘为何执意拒绝小生?难道小生还不够诚心吗?”

孟园听到这句,眼神更加坚定:“张公子既然在众目睽睽之下问了,那孟园不得不回答。”

张公子笑着说道:“小生愿闻其详。”

围观的人群中,也有人起哄:“对呀,他配不上你吗?”

孟园不予理会,盯着张公子说道:“张公子每次来,都说自己有诚心。孟园敢问一句,公子诚心何在?”

“小生——”

“张公子病才刚好,又父母尚在,却无媒无聘直言求娶。”

“小生是一时情急。”

“情急?若我是名门贵女,公子可会如此唐突?”

“我——”

“孟园天生相貌不佳,对人的眼神更加敏感。公子求娶时,眼中只有可怜之意。可我孟园救人凭本心,不需要怜悯和施舍。”

“小生只是——”

“求娶不成,公子报不报恩,孟园不在意。可公子为何三番两次逼迫?”

张公子不敢说出心中所想,他早就知道孟园乐于助人的名声。

他以为,以他的才华,与孟园结亲互相成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先帝时,就有一位拒绝贵女,不弃糟糠妻的书生,名声大振。

人群中的卫兵,想起辛大人的嘱咐,开口说道:“报恩不一定非要以身相许吧。”

其他人也有附和的:“可以加倍偿还医药费啊。”

还有刚跑来的一位小姑娘说道:“孟姐姐也帮过我,难道我也要嫁给她吗?”

“哈哈哈哈——”

“婚姻之事,最好讲求个两厢情愿。”

家中有读书人的,知道名声的大用处,不客气地说道:“对,孟姑娘救人不图报,该当赞扬才是,怎能被强迫嫁人。”

要嫁也得嫁给本镇读书人啊。

京郊镇上的百姓恍然大悟,孟园可是他们镇子的人,不能被外乡书生捡了便宜。

孟园看向欲言又止的张公子说道:“公子既无真心,那又何必为难。我不需要你的可怜,更不需要你的报恩。我长相不佳,但自食其力,碍不着别人,犯不着嫁你。公子不必再来了。”

辛容听着卫兵的汇报,哈哈笑了起来。

这报恩报得,恩人被人议论,自己名气大涨。

那张公子大概也没想到,遇到个硬茬子姑娘,宁愿当众对峙也不愿将就。

水丘辞了解了张公子和孟园姑娘一事,知晓张公子大抵是为了名声,才着急求娶救命恩人。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1)

听到这句话,他不禁想起了辛容的一颦一笑,心中怦然一下,几欲控制不住。

这种感觉,即使上一世被陛下封为司隶校尉,在朝堂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时,也不曾有过。

他,是不是喜欢她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