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钱解解气(2/2)
一桩桩一件件的要事,让严晖之很是苦恼,这些事哪个都没法彻底解决。
严晖之让辛容留了下来,单独交代他差事。
“辛容,你这几日去各地方官学巡察。”
“下官领命。”
严晖之看着辛容轻快走出门的背影,眉心皱成了川字。
至于都官从事,还是让他去官学查查尸位素餐的人。
辛容已经查到税官了,再追查下去又是碰不得的事。
严晖之坐在桌案前,想起十几年前的动乱,心中又添了挥不去的忧虑。
当年奉命度田的长吏,有上百名死于非命。
可是,京兆三郡上报的田地数据和税额,比起弘农郡差太多了。
严晖之当然不会就这样袖手不问,他也与三郡郡守博弈了许久。
言外之意,再上报的数据,至少要参考弘农郡的。
差太多,你们自己说得过去吗?
辛容在司隶校尉的卷宗上,看到过当年度田事件的简要记录。
当年,奉命清查田地的长吏,大多被群盗杀害了。
可是每当官府派兵追捕群盗时,群盗就四散不见了。
等到再有长吏清查田地时,群盗又集结出现了。
这些群盗还能是谁的!
辛容心里十分清楚,严大人不想让她将税款不实一案查到底了。
当初在吴山郡,她算出来公冶府养的佃农不下千人。
京兆三郡的豪族只怕有过之而无不及。
侍卫死士奴隶佃农私兵,权势大的几家可用之人加起来上万都有可能。
水丘辞很欣慰,辛容这几日老老实实随他监察地方官学。
她若带着一队卫兵去豪族府上抓人,被围剿反咬一口都是有可能的。
去年黄大人和辛容,能处死公冶府二十八口人,那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谁也没想到黄大人敢下令,谁也没想到辛容敢执行。
现在不可能也不可以再这样了。
他也不允许辛容拿命去讨公道。
在官学讲经时,水丘辞余光看见辛容甚是不高兴。
待讲完孝经时,他听见辛容呵斥道:“人呢?京城六经师讲学,怎么这么多人不来听。要是不想来官学,趁早除名。”
学官战战兢兢回道:“他们都请过假了。”
“那就请一辈子吧。重新招学生过来。”
“这——这——”
“大人,既然空位多,可以让贫困学子随时来旁听。”水丘辞上前说道。
“你可听见了?赶紧满上。六经师是奉命讲学,谁再无故缺席,就是犯了大不敬之罪。”
“是是,下官一定督促他们。”
“这位可是辛都官。不才欧浩逸,为父侍疾而来迟,请大人见谅。这大不敬之罪小生可承受不起。”
辛容听见身后有人说话,转身看去,只见一名风度翩翩的书生姗姗而来。
“原来是欧公子,不知欧侯爷患了何病。本官可带巡察随行的郎中,去府上看一看。”
“不劳大人,家父应该很快就能痊愈。”
“究竟是何病,很快是多久,可别耽误了。那郎中是宫中御医。”
欧浩逸心中冷笑,果然是个不上道的,竟然不给他台阶下。
难道还想派人去府上查看,拆穿他不成。
就是此人,剿灭了他精心培养的一支强奴劲隶。
看着还算俊美潇洒,却不知好歹不干人事。
还敢在他面前叫嚣,岂能不好好教训他一番。
辛容心中嗤笑,此人明明是在撒谎,还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
看着倒是一表人才,却不务正业不知好歹,枉为大儒之孙。
黄昏时,辛容让卫兵护送水丘辞回驿站,自己跑去了与双刀客约见的树林。
她没看到人,只看到一封暗语密信,上面是七千两银子的藏匿地点。
辛容笑了,这双刀客将她编写的册子总共卖了一万四千两,相当不错啊。
这回她总算消了些气。
明知围剿抓捕的群盗和豪族有关系,却审讯不出任何证供。
明知将罪官灭口和找刺客警告她的也是这帮人,却无能为力。
她当然要想办法坑他们一回。
这么多豪族世家,愿者上钩。
谁最心虚,谁先花银子买呗。
跟着她的卫兵,冒着风险暗查线索搜集罪证,总不能让他们白忙活了。
可惜,有足够有效证据的,都是些小罪名,罪犯能用银子赎刑。
赎刑就赎刑吧。
罚些银子也是好的,这种小案子严大人总不会限制她了。
辛容一边往驿站走,一边想着该从哪家开始。
到了一条幽暗小巷时,她听到了轻微的脚步声。
“什么人,出来!”
“大人,是在下。”
水丘辞见辛容好久都没回驿站,戴上面具换了衣服出来寻。
“你留在树洞里的信,我看到啦。”
水丘辞看见辛容很开心,眉眼也带着笑意,只是辛容看不到。
原来,这样她就能息怒开心。
看来,她是不会孤注一掷了。
水丘辞终于松了口气,说道:“在下有事耽搁,所以只留了信。现下确认大人看到信了,那在下告辞了。”
“嗯。”辛容和双刀客话别,继续往回走。
可是刚拐入另一条巷子,就听到了细细碎碎的脚步声。
她心中疑惑:人数不少,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