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有只狐貍精觊觎我 > 选择

选择(1/2)

目录

选择

岁偃的狐火持续了整整一夜,直到将整个藏经阁烧为灰烬才熄灭。承干观历任观主的努力毁于一旦,碧霄在滔天的火光坐了一整夜。

天明时分,天空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雨水轻如丝,落在废墟之中,浇熄残留的火星,催生出缕缕青烟,又滴打在人身上,打得人生疼。

“师父,神梦观的医者已经赶来。吴柳诸三位前辈除了内息还有些混乱,并无大碍,如今已经苏醒。岱城的戚前辈因本命法宝被毁,伤势颇重,至今仍未清醒,而且神梦观的医者道,以戚前辈的伤势来看,就算苏醒,只怕修为至少掉一个境界。”

元峻撑着伞,步履轻盈地来到碧霄道长身边,低声汇报着眼下的情况。

“观中弟子有二十八人受战斗威压波及,受了些皮外伤,此外还有十余人滋生了心魔,恐今后道途有碍……”

元峻的声音越说越小,连他自己都觉得这一场围剿得不偿失,他们伤残遍地,损失惨重,那狐妖不过是断了一条尾巴而已。

这让向来心高气傲的师父又如何接受呢?

“师父……”元峻启齿,欲说一些宽慰的话。

可话刚起头,便见碧霄道长掀袍而起,他的眉眼依旧平淡,不见怒色也不见悔色,就好像面前的废墟都是黄粱一梦。他给自己掐了一个清尘术,焦乱的发髻,道袍上的血污顷刻间消失不见,原本被血液凝固成一坨的拂尘也恢复柔顺,他依旧是那个俊美出尘,仙风道骨的承干观观主。

“安平公主已误入歧途,沦落至与妖族为伍,贫道身为大庆国师,玄门代表,不应再怀妇人之仁,理当肃清妖邪,以正天地清明。元峻,收拾一下,同我一道进宫面圣吧。”

“是,师父。”

师徒二人再次入宫面圣。

碧霄当着满朝文武直言佑宁与妖狐伤人放火出逃之事,他不提“灾星”“福星”之争,只求诛妖驱邪。

满朝文武哗然,继而争论不休。有主张将公主与妖狐一并斩之者,也有求情网开一面者。

文宗面露难色,坐在龙椅上,不出声,好像是拿不定主意的模样。

毕竟是自己的女儿,当初舍不得抹杀,现在也舍不得下旨诛杀,人之常情。

就在这满堂哄然,吵闹争论如集市之时,忽闻平地惊雷一声响,撕碎粉饰的太平假象。未等众人回过身来,下一秒大地倏然剧烈震动起来,地动山摇,带着毁灭的气势,吓得满朝文武白了脸。

地动持续了半刻钟,恢复后朝堂之上满眼狼狈,不少官员帽斜衣皱,两股战战,吓破了胆的模样。

“司天监速查刚才是地动是怎么回事!?”文宗只是面色有些苍白,仪容未损半分,他扫了一下堂下群臣,心中冷笑一声,厉声下令。

司天监来得很快,一同而来的还有顺德楼的道长们。

“启禀陛下,昨夜司天监观天相,发现天有“荧惑守心”之势,且有坠星下西南。今地动自西南而来,两相对照,此乃大凶之兆,只怕有浩劫降临我大庆啊。”

“陛下容禀,观主容报,承干观弟子传信,大庆境内突现无数恶妖作乱,他们抢夺民间天窍期孩童,毁田地,断水源,祸害人数不可估量。”

两条消息一出,直接炸开了锅。这一回没有人再试图为佑宁求情,短暂的沉默之后,所有人异口同声跪地请求文宗不要再犹豫,下旨诛灭安平公主。

碧霄看准时机补刀道:“陛下,还记得十五年前臣的预言吗?”

文宗看似颓然地坐在龙椅上,道:“当然记得,你说朕的安平是灾星降世,将来会祸害人间。”

“臣从未将安平公主出世时,臣得到的天道谕示公之于众,只是如今的情况,也没有瞒着诸位的意义了,”碧霄一挥拂尘,沉稳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朝堂中每一个人的耳朵里,“天道谕示,安平公主终有一日会带着无数妖族踏平人间,届时,皇城摧毁,生灵涂炭,伏尸百万。”

“竟然这般严重!国师为何不早点据实以告,若是我们早知道谕示内容如此,定不会让这祸害成长至今!”

“就是,国师可知你一时心软,害的是我整个大庆的百姓啊!”

碧霄道长冷静地道:“谕示降世时,公主不过是个婴儿,臣实在无法下手,且内容又事关妖族,牵连甚广,只得暂时瞒下消息。臣本以为只要好好规劝公主,引到她向善就能规避今日局面,未曾想还是低估了妖族蛊惑人心的本事。造成今日的局面,臣难辞其咎,愿请命捉拿妖狐与安平公主,同时辞去国师之位,一日不平妖祸,便一日不踏足京城半步!”

文宗叹息一声,道:“不能全怪国师,朕当年也心软……罢了,便依你们所言罢。”

“传朕旨意,今日起,全国境内通缉安平公主李嘉宁与妖狐。发现妖狐者,可原地诛灭;发现安平公主者,若是她愿认罪,则暂饶她性命,押送回京,听后处置;若她执迷不悟,抗罪不从,也可就地诛杀!另邀天下玄门同诛恶妖,还百姓安居乐业,还天下朗朗乾坤!”

“陛下英明!”

前堂旨意刚下,后宫便得到了消息。

姜文君一个手抖,直接摔碎了一个价值千金的花瓶。

“娘娘小心!”身旁的婢女们立刻惊呼围了上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