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家有皇位(清穿) > 向荣

向荣(2/2)

目录

“不知道大伯在南洋怎么搜集的,宫内各宫主位还有宫外各府大伯都分别送了一株大小差不多的红珊瑚,区别只在于颜色的深浅,毓庆宫的稍大些,乾清宫的最大。”

胤禛愣了一会儿才消化掉弘晖说的话,就连乌拉那拉氏都觉得嘴里的东西吃着也不香了。

——大哥/直郡王真是条汉子!

他们还以为各府上有了,乾清宫肯定会更多,没想到只不过是比他们的大一些。胤禛突然彻底明白了上午在乾清宫,康熙的脸色为什么那么奇怪。

乌拉那拉氏则是在心里默默道:“这么些年来,大嫂辛苦了!”

等弘晖和弘旻用完膳,胤禛和乌拉那拉氏也草草的结束了用膳,胤禛也再也没有了赏玩那株珊瑚的心思。

胤禛本来还打算询问一下弘晖对于胤禔信中所写内容的看法,这时也不敢再问了,他怕弘晖再说出来一些他不知道的老大所干的没脑子的事情后,对于他要呈上去的折子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父子三人结伴回了前院,一人往右去了书房,两人往左回到了住处。

弘晖派小魏子去把弘昐和弘昀叫了过来,四兄弟一起做起了先生布置的功课。

弘旻现在大了,已经不在需要弘晖手把手辅导功课了,只有遇到不理解的才会询问弘晖。

是以兄弟几人很快就把功课做完了。几人在一起又玩了一会儿游戏之后才各自起身回去休息。

一夜好眠。弘晖兄弟几人起床后,用完膳就坐上马车去宫里读书。

刚踏进上书房的门,弘晖等人就隐约听到了干清门外传来了嗡嗡嗡的吵闹声。

“噢,今天早朝是在干清门外进行‘御门听政’啊!”弘晖只感慨了一声就习以为常的进去了。

上书房内,弘升和弘晴等人早就在了,众人对于早朝时爆发出来的吵闹声,刚开始发现的时候还会蠢蠢欲动,总想凑上去偷听一下,现在则是早就已经不在意了。

这些人成日里为了些在他们看来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来吵去,没意思极了。

不过这回弘晖等人想错了,这次干清门前吵嚷了起来,并不是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是因为派兵进驻满喇加一事。

“皇上,奴才愿领兵前去驻守”这是支持的满臣。他们心里想着,这呆久了有可能就是拓土之功啊。

“皇上,臣愿去淡马锡为官。”支持的汉臣则想着,这是青史留名的好机会啊,教化好了那就是万世之功。

反对的人则说:“皇上,南洋蛮夷之地,不通礼仪教化,岂能为此靡费军饷。”

蛮夷二字一出,吵嚷的声音霎时一静,说话之人也满头大汗,话一出口他心里就明白说错话了。

“嗯?怎么不继续说了?”康熙坐在龙椅上以手敲膝,不辨神色道。

“微臣该死!”说话之人被康熙的语气还有神色吓到,赶紧跪地请罪。

康熙低头看了一眼出列跪地请罪的大臣一眼后,擡起头来,看向低着头的众朝臣道:“你们怎么不继续说了?朕听着呢。”

“臣等/奴才不敢,皇上息怒。”众臣听出来康熙了压抑的怒火,纷纷跪地请罪。

康熙确实有些生气,不过他到不是为了那脱口而出的‘蛮夷’二字生气。而是他没有想到,朝臣中竟然有如此迂腐之人。

——送到嘴边的肉竟然嫌弃这肉是白煮的而想要扔掉,怕不是饿的轻。

“行了,愿意去满喇加的人三日内来朕这里报名。”说完康熙就甩袖离开回乾清宫了。

众人恭送完之后才长松了口气,刚刚的气氛太沉重了,皇上的气势又增加了。

朝臣们三三两两的离开回衙门办公,知情的几位则是跟上了太子,他们有话要对太子或者说是皇上说。

“太子二哥,您能不能帮臣弟跟汗阿玛求求情,就让臣弟带兵过去支援大哥吧。”胤祥左右看了看离着有些距离的朝臣,凑到太子跟前小心的开口求道。

胤礽看了一眼胤祥道:“这件事情孤做不了主,汗阿玛也不会听孤的,你还是好好想想汗阿玛为什么要派人过去,派人过去之后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要是你去了你能做到什么,好好跟汗阿玛说说。”

胤禛看着胤祥的眼神又向自己看了过来,不由走上前拍了拍胤祥的肩膀道:“二哥说的对,你好好想想。”

常宁也知道出去带兵是胤祥的一大愿望,于是走到胤祥跟前的时候,也跟着拍了拍道:“太子说的对。”别看他皇兄平日里笑眯眯的,一旦涉及到兵权这事太子确实不宜插手。

胤禟经过胤祥的时候也给了一个无能为力的眼神,他做生意行,其余的都不行,帮不上胤祥什么忙。

不过,要是胤祥真的被汗阿玛派去南洋支援大哥,那他要好好去催催戴梓了,兄弟的排面怎么也得给安排上!

乾清宫,康熙看着众人,开口道:“你们跟过来所为何事?”

太子率先开口道:“儿臣过来是想看看汗阿玛有什么需要儿臣帮忙的吗?”

康熙听完不知可否,又看向其余人:“你们呢?”

胤祥看了一眼众位哥哥还有五叔,迫不及待道:“儿臣请汗阿玛派儿臣领兵前往。”

“汗阿玛,儿臣是来问问这次派几艘船过去,儿臣好去催一催戴梓还有船厂那边。”胤禟小心翼翼的擡头道。

胤祺道:“汗阿玛,理藩院报名要去满喇加的人太多了,儿臣想问问,汗阿玛需要几人过去。”

“儿臣对于在那边如何治理如何让当地百姓和王公们信服有些许心得,想呈给汗阿玛。”胤禛从怀里掏出来折子双手呈上,开口道。

康熙看向唯一还没开口的常宁道:“老五,你呢?你来做什么?”

常宁走上前,笑嘻嘻的道:“皇兄,臣弟没有想那么多,就是想问问您,咱们是不是给那些留在满喇加的将士们还有百姓们带一些大清的特产过去,另外,能不能派人去那些人的家里看一看,捎一封家里人写的信给他们看。”

常宁话音刚落,太子等兄弟都刷一下扭头看向常宁,真看不出来他们五叔竟这么会收买人心。

康熙点了点头,道:“老五长进了。”这话说的常宁老脸一红。

“行了,你们的想法朕都清楚了,能安排几艘船就安排几艘,尽量多安排,这件事老九你来办。”康熙看向胤禟。

“儿臣遵旨。”胤禟拱手道。

康熙轻轻的敲了敲桌面,开口道:“老四,你写好章程后再呈上来,具体的措施你和太子商量。至于胤祥和胤祺,你俩等胤禟确定好船队之后,再确定带的人数。”

胤祺老实应是,胤祥则很是兴奋的回道:“儿臣遵旨,汗阿玛放心,儿臣绝不让您失望!”哈哈,他终于有机会带兵了,虽然是水师。

看着胤祥高兴的样子,康熙努力压下上扬的嘴角,开口赶人:“行了,没什么事情的话,跪安吧。”说罢就拿起了案几上的书册看了起来。

“对了,常宁你说的那个事,就交给你去办了,务必在船队出发之前准备好你说的那些东西。”在众人即将走出去之前,康熙擡头叫住常宁安排道。

“臣弟遵旨。”常宁喜滋滋的回道。

他才不怕呢,反正他还有儿子可以使唤,肯定能完成!就是大清的特产不知道该捎些什么,毕竟大清的特产可太多了,要是全捎的话捎不过来啊!

出来乾清宫,胤禛跟着太子回了毓庆宫。胤祺跟胤祥则是都跟着胤禟回了皇家城建,两人的差事全都得等着胤禟先确认了才行。

常宁则是独自回了府,要是他没记错的话,满都护和海善今日都休沐。

乾清宫里发生的事情,和御门听政时发生的事情一样,弘晖都不清楚,他依然按部就班的在上书房念书,去乾清宫或者毓庆宫整理折子。

万寿节这天,弘晖等人终于不用上课了,然而却没有多轻松。

弘晖等人已经长大了,康熙再也不怕弘晖带头在寿宴上闹幺蛾子了,因此,就让弘皙还有弘晖等人代他给宴席上的朝臣们敬酒。

当然,弘皙等人酒杯里的酒是果酒,弘晖酒杯里盛的则是兑了水的果酒。

万寿节过去后,弘晖等人的生活和万寿节前相比没有什么变化。

唯一的变化是,有一天,弘晖被常宁叫过去询问了一些大清特产的事情。

弘晖得知是送给大清留在满喇加的将士还有商户们的,很是上心,跟上书房的小伙伴们在一起商量了许久才确定了带什么特产过去。

总结起来就是:绝不能带能作为种子的特产!其余的就根据在那里的将士们家人的讲述,带这些人喜欢的东西就行,不用拘泥于非要是特产。

常宁仔细想了想,觉得弘晖等人说的非常对,千金难买心头好嘛!

终于在一个月后,做好了一切准备,只等着钦天监选定好吉日,补给的船队就可以出发了。

在这期间,弘晖还找到了机会见到了岳兴阿。

弘晖才知道,原来岳兴阿刚开始其实并没有跟着出海,他是第二次出海的时候跟去的。

——以水师营新兵的身份跟去的。

当初,隆科多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作孽,打乱了岳兴阿本来平静的生活,他被连累撤职了。

后来,水师营不拘一格招募新人,他报名参加了,后来就留在了水师营里跟着出了海。

由于他一路上表现的比较优秀,逐渐被提拔到了胤禔的身边,最后就被胤禔派回来报喜了。

弘晖见岳兴阿现在的生活过的还不错,也就没有说什么。想到岳兴阿这些年受的委屈,弘晖只能偷偷在心里骂骂隆科多,要不是他不做人,他岳兴阿哥哥就不会吃这么多苦。

康熙四十七年四月二十八,大吉,宜出行。

还是在天津码头上,康熙带着人送行,弘晖依然在,胤禟不在,皇家城建最近太忙了,他脱不开身,就没有跟来。

只不过这次送的是胤祥,而弘昌才两岁,太小了,就没有跟过来。

和往常一样,直到看不清船队的样子,康熙才带人回行宫安置。

在天津逗留了一天,巡察了一遍皇家城建增建的码头,康熙才决定回銮。

这一趟天津之行,天津码头以及从天津到京城的这一路上,周边百姓们的面貌和第一次胤禔他们出海时见到的样子不能说有天壤之别,却也一眼能够分的清。

现在百姓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至少眼下所见的京城周边的百姓们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

弘晖跟着康熙回到京城,又开始了按部就班的府里宫里两点一线的生活,从被折子包围中脱离的办法弘晖等人还是没有想出来。

就在康熙决定秋日巡幸塞外的时候,胤祥带着船队也来到了淡马锡。

船队驶进淡马锡港口的时候,早已经收到信的胤禔已经在码头上等着了,身后还跟着满喇加的王公大臣以及当地的百姓们。

胤祥站在甲板上,远远的看到胤禔,不由自主的就向着安上兴奋的挥起手来,他太高兴了!

“大哥!”船一靠岸,胤祥就三步并作两步走向胤禔。

“十三弟!”胤禔也激动的迎了上来,他离家太久了。不过怎么觉得有些不对劲呢?

胤禔捏了捏胤祥的胳膊,仔细观察了一下胤祥,才开口问道:“胤祥,你怎么瘦这么多!”这都快皮包骨头了。

胤祥来的时候把所有的该想的不该想的,以及所有能做的准备都做了,连游水都专门学了,但就是没有想到他上了船后,在海上漂泊竟然会晕船!明明他之前坐河船的时候就没有问题。

胤祥摸了摸后脑勺,不好意思的开口道:“大哥,别提了,弟弟所有的准备都做了,就是没有想到上了船,行到海上的时候竟然会晕船,过了半个多月弟弟才适应过来。”

“胡闹!你来之前,没有坐船训练过吗?”胤禔一边转头让人去叫太医,一边扯着胤祥的胳膊往回走。

“大哥放心,船上也有太医,我就是看起来瘦了些,并无大碍。”胤祥见胤禔担心的样子,忙安抚道。

“我之前跟着汗阿玛南巡的时候坐过船,那时候并没有晕船,我就没想着在海上会晕船。”胤祥边被胤禔牵着走,边解释道。

“在海上和运河上能一样吗?”

胤禔很生气,这么重要的事情,胤祥竟然不当回事儿,看来他得写信给汗阿玛,让人立下规矩,以后水师营再招募新兵务必要在海上训练一番后,才能跟着出海。

“大哥,我错了,以后不会了,消消气。”胤祥没想到胤禔一段时间不见,竟然威严了不少,他都有些怯了。

胤祥见胤禔不理他兀自向前走着,不由开口道:“大哥,还有这么多人呢?再说了还有……”说罢向周围看了看。

胤禔道:“没事儿,那些自有人安排,现在你就跟着爷去看太医,万一有个万一,怎么跟汗阿玛交代,弘昌怎么办?”

感谢各位支持!!!还欠6章。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