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我靠开绣坊爆红古代 > 秘密

秘密(2/2)

目录

而因此,原祺贵妃被承安帝升级成了皇贵妃,皇长子身份大涨。

这是目前几个成年皇子中,身份最高、还占了“长”的皇子,但是因为他似乎从小生孩子就病歪歪的,成年后才好了许多,外界一直传言他现在身体早就好了,但是承安帝却一直迟迟没有册封他的意思。

二皇子乃是荣嫔,荣乃是皇帝亲赐,这是一位平民皇妃,只因诞下皇子才升上来的妃嫔。

三皇子生母是淑妃,娶妻乃大学士嫡女,是皇长子之下的风云人物。

六皇子,今年二十,大婚不久,母妃是四妃之一德妃,只是德妃早已失宠承安帝,加上本人也没有特别出挑的才干,平时是大皇子的应声虫,母子二人都靠着皇贵妃一系才有脸面。

八皇子,刚过十八,正值崭露头角之际,母妃康妃颇得宠爱,康妃出身高贵,是承安帝钦点的贵女,破格进宫。

另外的最小皇子还在进学,已经有这么多哥哥了,他有什么能耐,也得等到长大再说。

中间缺少的序齿,苏欣了解到的是,大部分没有长成,生病啊、意外事故啊……零零总总,都夭折了。

古代的难产、夭折率太高了,这份数据看得苏欣胆寒,越发对生孩子有抵触。

不过,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承安帝不愿意立赵崇盛为太子呢?就因为身体不健康?

苏欣摇摇头,这种皇权争夺,结果太过惨烈,苏欣只愿她能够渡过这段时间,然后找个借口远远离开京城。

对于赵崇盛的心腹所说的“惊喜”,苏欣也很快就从内务局那边拿到了。

“欣绣坊来做下一年的皇子服?”苏欣惊讶极了。

文元公公一副“苏欣别装了”的表情,说:“哎哟苏大家,这是天大的好事啊,你快接着把!”

不过事后一想,皇长子的母妃是皇贵妃,这吩咐内务局不过一句话的事?

朝中有人好办事。再没有比这句话更符合苏欣此时的心境了。

苏欣于是安心下来,努力适应着新的工作量。不过,光是做衣服是一件简单的事,难的是如何和做衣服的人打交道。

比如做太监宫女的冬衣,北京多冷啊,腊月的时候滴水成冰不是开玩笑的。

想想这些宫女太监还要在户外工作,苏欣可不想她这季衣服发下去,那边传出来有宫人被冻死的消息。

但是呢,苏欣想将衣服做厚实、保暖,有人不乐意了。

原来是,以前棉服是从固定的一个某某皇亲国戚的亲戚那边进棉花的,人家给的价格很高,而且棉花质量,比苏欣以前用过的差了十万八千里,她哪愿意做冤大头。

好了,她想换别家,这就捅了马蜂窝了。

对方言之凿凿:“我家田地里出产的棉花,你去整个京城打听打听,谁说过一次不好的话?你突然不收我家的棉花,你要让别人怎么看我们?”

别人怎么看你,关我什么事?我们很熟吗?苏欣心中冷笑。

“苏大家,你到京城初来乍到,很多规矩不清楚,但是你不清楚,你得打听啊!别不小心,得罪错了人!”

嚯,好大口气!苏欣便笑了出声,客客气气道:“是我的不是,您说的话我都记下来,我马上就去看看到底出了什么岔子。”

那人听苏欣服软,这才趾高气扬地出了欣绣坊。

等对方一走,苏欣就叫人赶紧换了棉花,然后对外道:“欣绣坊近期业务扩大,需要招工,有意进欣绣坊做绣娘的,请至后院报名。待遇从优。”

然后就有闲人问:“欣绣坊有了什么新业务啊,咱们没瞧见啊。”

苏欣便让管事的去解释:“欣绣坊现在为织造局做事,就是皇子服也做得!东家说了,这是圣恩浩荡,我们必须精益求精,如果这段时间有什么不周的地方,请多担待担待啊!”

“啊,皇子服,这不是给皇家做事吗?”

“那可是万岁爷的儿子们!都是龙子!”

这个时代的人对皇权有一种天生的崇拜,“什么担待不担待的,咱们升斗小民能跟皇家比吗?”

还有人先美上了:“哎哟不是,那我岂不是和龙子穿同样的衣服了?”

果然,这个时代,“皇权”永远是最好的gg。打上了皇家出品,那就有了必属精品的范畴了。

不过,棉花的事只是一件。其他麻烦事大的小的,接连不断。

即使已经不怎么有油水的事情了,还是有一些硕鼠想捞一点,完全不管那些底层宫人的死活。

时间就在忙碌中度过,苏欣完全忘了沈善要跟她说的“秘密”。

这一年也发生了许多事,除了苏欣将生意重点转到京城之外,苏老二和吴氏都也逐渐接受了苏家发达的事实,他们选在定居在了乐丰镇。

大房的大娃子也在今年成了亲,石榴在今年和镇上的一户家底丰厚的人家订了亲,梨花和春桃也长大了,父母都要相看起来。

原先苏老二们盖得青砖瓦房,也给了苏家大房,主要是孝敬给苏老头和老李氏的,但是现在二老是由大房养老,儿子住进城里,父母还住着茅草房,实在不像话。

而且,这一年看管苏老四的事,大房出力极大,不管是为了做给苏欣看的,还是其他,他们出力,苏欣也就给他们奖励,这些也不费苏欣现在多少银子。

至于苏老四,过得那就很凄惨了,苏欣赏罚分明,谁要给他说话,苏欣就断了给苏家宗祠的其他孝敬,这可是宗族的命根子,他们不得不屈服。

以前苏欣还许诺给苏大姑和小姑的女儿、外孙女刺绣开蒙,也都因为种种事情耽误了。

因此,苏欣便让她们如果有胆子,就到县城找上欣绣坊,他们是自家亲戚,不用签契书,学到多少本事,都是她们自己的。

这个应承,苏欣同样给了其他跟苏欣有亲的女儿嫁,包括吴家。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谁不知道欣绣坊的绣娘有多值钱?都是千恳万恳的。

就是有那不愿意的,想让接受工作,进绣坊做管事的,苏欣一律冷脸。

绣坊内本身就有升职标准,她可不管是不是自家亲戚,就要敞开后门,对于这些贪得无厌的人,苏欣就让人滚蛋。

什么,不愿意?苏欣好笑,按照古人的观念,她现在是沈家人,不给你苏家人的面子,你能耐我何?

不孝,去告到宗祠试试。

而苏欣除了绣艺上给大夏朝带来了不小的改变,就是其他方面也有了影响。那羊毛线,做成外套

、内衬都穿着极为舒服、保暖,弄得牧民们对以前瞧不上的羊毛,都细心收集,就等着汉人过来收集一起称重卖钱。

牧民多了一项收入,就愿意消费,带动着不少人商人愿意往这些穷地方跑了。

那水泥和高温熔炉,更是发挥了大作用,听说,现在那些容易决堤的洪水区,堤岸全部要用水泥进行重建,高温熔炉用于打铁上,更上一层楼,锻造出更好的钢出来。

虽然这些影响到民生上还不明显,但是只要时间一长,总会惠民的。

尤其是洪水,不知道能少淹死多少平民百姓。

就是苏欣给宫人做的秋衣和冬衣,都是不掺水的保暖路子。还为了方便了宫人行动做事,在细节上进行了改动。

虽然一开始有造谣苏欣什么贪得无厌、抽油水的事,弄得基层宫人苦不堪言,就怕来了个穷疯了的老虔婆。

但是没想到衣裳发到手后,这些骂声都没了。

衣裳好不好,自己穿到身上不就行了?

苏欣也是认真做事,其实没有多大付出,但是就这儿,都听到了有人喊她善人,行走在宫内,哪怕不认识的宫女太监,都对她态度极为和善。

在京城过完了新年,苏欣十七了,而沈善也十八岁了,在古代算是正式跨入了成人的行列。

苏欣暗暗记下他的生日,打算给他好好过一个十八岁生日,再把沈父沈母请来,让沈父给他取一个字,这样大家也不好老是叫他的小名“善哥儿”,好像永远长不大一样。

新年的年味刚消去,承安帝五十寿诞就成为了这座古老城市接下来所有重心。

不止街上各地往来的人多了,治安也严了不止半点,晚上的巡逻队伍都多了好几倍。

苏欣正加班加点地待在织造局为龙袍做准备。那天,承安帝至少要换三套衣服,早上要去西郊在吉时祭奠先祖,上午回来还要见诸位大臣,中午接见海外藩国的祝福……

苏欣光听就觉得累,半分没有参与其中的想法。

这天穿得龙袍,都只穿一次,穿完就会被收起来记档,到了下一个寿诞,或者下一任皇帝寿诞,以免大家没有前人的规制作为参考。

气氛喜庆而紧张中,苏欣以为时间会这么一直平静的到承安帝寿诞那天,突然全城戒严,苏欣也被扣在了织造局不得动弹。

在这种恐怖的氛围下,苏欣被关了两天才放了出来。

出了宫门,苏欣才知道了一个惊诧整个京城平民百姓和王公大臣的消息:“三皇子意图谋反,已被陛下的御林军拿下,大皇子疑似栽赃,已被软禁于皇子府,无陛下口谕不得外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