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落魄世子重生后对我寸步不离 > 少侠

少侠(1/2)

目录

少侠

二月,春雨将落未落,朝廷有旨,命蒋行舟出任西南郡江安县县令。

蒋行舟轻装简从地离开了京城,只带了两个护卫一个小厮,在抵达江安的那一天,不出意外地遇到了山匪。

彼时县城外飘着小雨,砸在地上溅起水花,又被徐行的马蹄踩碎。

山匪一行有十余人,很快便将马车团团围住。

马车停了下来。

为首的那个匪头气焰嚣张,听闻马车中为新任县令,不仅不放行,反而咧开了嘴:“县令怎么了?当爷爷我没种?”

蒋行舟虽是读书人,却丝毫不惧。他挑起马车门帘,与那匪头正好四目相对。

小厮见蒋行舟有要下车的意思,有些慌了神:“老爷,他们人多,我们还是……”

“虽是匪寇,到底对朝廷命官还是有几分忌惮,”蒋行舟目不斜视,“不然,抢钱而已,方才就动手了。”

说这句话时,他的声调提了起来,掷地有声。

匪头听了一愣,随即大笑起来:“县令老爷好胆识,让爷爷教教你怕字怎么写。”

“这也太嚣张了吧……”小厮嘟囔着骂了两句。

蒋行舟微微眯眼,早闻西南匪患严重,却不想区区半年就已经猖狂到如此地步。

但他对这种情况也算是有所预料了,毕竟江安县在上任县令卸任之前就已经上下乱作一团了。

蒋行舟下了车,站在一群匪寇之间,长身玉立,在一派春意中格外惹眼。

那匪头在说些什么,蒋行舟没仔细听,他环顾四周,不知是不是错觉,不远处的树丛里似乎闪过去一个影子。定睛再看,那影子却不见了。

蒋行舟心生奇怪,看那影子不像是野兽,可行动方式又太过诡异,快得像是豹子。

匪头见他下了马车,只见他周身朴素,穿的像寻常布衣,只有腰上戴着一枚玉佩,看着很是值钱。

看那成色,卖个几十两应当不在话下,够他们好吃好喝小半个月了。

可蒋行舟也说对了,他确实不敢明抢朝廷命官。但是如果他吓唬吓唬这个新县令,没准那新县令会乖乖自己奉上买路钱。

这匪头带着手下流走于西南一带,遇到普通人就靠抢杀掠夺,遇到达官就靠吓的,这半年多来也算是盆满钵满。

天高皇帝远,现在全国都匪帮盛行,根本没人能治得了他,他自然也没将面前这个年轻县令放在眼里。

“你这玉佩——”

他正觊觎着蒋行舟的玉佩,却听一声寒响,腰间的刀不知怎么就被抽了出去,发出嗖的一声。他还没回过神来,下一秒,只觉后颈一凉,想要回头去看时,却怎么都转不动脑袋。

怎么回事?!

空气一时寂静,匪头圆瞪着双眼,两息之后,脑袋突然骨碌碌从肩膀上滚了下去,一直滚到另一个山匪的脚边。

“啊——!!”那山匪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惨叫凄厉,划破长空。

蒋行舟则满面愕然,发生了什么?

他根本什么都没看清!

未等他反应,寒光四起,刀刃刺入皮肉的声音不绝于耳,再回过神来时,面前那十几个彪形大汉纷纷轰然倒地,均是尸首分离。

短短几秒之内,郊外的小树林已被血光侵没,血流成河。

小厮何曾见过这等阵仗,吓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一摸却是一手的血,登时便撕心裂肺地尖叫起来。

蒋行舟却无暇顾及魂飞魄散的小厮——雨不知何时停了,只见血泊中站着一个青年,身形瘦削,乌发凌乱,浑身的衣服也破旧不堪,此时全被鲜血浸透了。

他瘦成这样,明明杀了十几个人,神色间却不见吃力,铁刀恣意地横举着,血便从刀刃上滴下来,哒哒地落在地上。

那青年提着刀走向最后一个活着的山匪,那山匪看着年幼得很,最多不过十三四岁的年纪,瘦弱得像个小鸡仔,此时面色煞白,瘫坐在地,嘴唇颤抖着,整个人也抖得像个筛子,显是被吓破了胆,一个声都发不出来。

蒋行舟惊疑未定,顺着那青年刀尖所指的方向看去,一个小山匪如同待宰的羔羊一般坐在刀下。

清风掠过,带走了两分血腥。青年垂头沉默着看了小山匪一会,刀缓缓提了起来。

蒋行舟突然道:“且慢。”

青年应声回过头来,借着风起,蒋行舟这才清楚地看清他的容貌。

他长得眉清目秀,甚至可以昳丽相称,唯独眼神中满是狠厉和杀意,张狂又克制,没有什么血色的双唇紧紧抿在一起。

小厮在惊吓之余也分神看来一眼,只一眼,便被青年如画的眉目震慑住了,一时竟不知该称赞此人武功非凡,亦或是感叹他玉面如仙,竟比女子还冶丽几分。

然而蒋行舟却无暇他顾,他没来由觉得,这人有点眼熟。

在哪里见过吗?

“如何?”青年终于开口,嗓音清哑,语气也淡淡的,莫名好听。

蒋行舟上前两步,走到青年和小山匪跟前:“我看他年纪尚小,不如饶他一命,也算是给他一个改邪归正的机会。”

青年身形微微晃了晃,微微仰首与蒋行舟对视:“……改邪归正?”

蒋行舟点点头:“总归……”

他话未说完,青年回过头去,用沾着血的刀面拍了拍小山匪的脸,每拍一下,小山匪便狂抖一下。

青年垂着眼皮,高高在上地问道:“想活?”

小山匪点头如捣蒜,豆大的汗珠不住地往下淌。

面前这个青年看起来比自己大不上几岁,穿着虽然破烂,但不知是不是因为见到了这人杀人不眨眼的样子,只觉得他形如修罗,能引小儿夜啼,恐怖得要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