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1/2)
第24章
下午,没人过来打扰方应礼,他不想对窗看花,就想着找秘书申请外勤的条子。
秘书表情一言难尽,依旧批准方应礼的申请。
不过等人一走,他就立马打电话到局长家。局长今天一整天都闲在家里,这会正喝着下午茶看着县日报。
听到电话铃声,便接了起来:“哪位呀?”
“局长,是我小刘呀。”秘书语气多了他没察觉的献媚,他惆怅道,“这方指导员刚来咱局里上班,下午人就请外勤去了,刚来就偷懒,也不知道能不能顶事用。”
“局长您说,要不要敲打敲打?”秘书询问道。
林局长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他今天五十二,努力大半辈子才爬到这个位置,看的东西要比秘书远。
这人可是县里局长直接调派过来的!他打听过了,这人还是谢专员极力推荐的对象。
要知道,年纪比谢专员还要大的陆专员都没能进他眼里,这个只有22岁的年轻同志,应是有点水平在身上的。
反正现在不是农忙时候,这方应礼想去哪里也不是大问题。
林局长沉声道:“小方刚来局里,是该多熟悉熟悉镇上的情况。咱们泊山镇周边也有不少田垄,他去看看也成。”
“……”秘书虎躯一震。
既然局长都发话了,他这个秘书总不能私底下给方应礼找麻烦,连忙说好,还说一定会满足方应礼提出来的要求。
林局长咳嗽两声:“倒也不必提什么都答应,不合理的要求还是要驳回的。”
秘书:“明白明白。”
这边,方应礼已经观察完粮食局街道周边情况。
原身没来过泊山镇,他也没来过这种带有古色古香,年代色彩浓重的小镇,加况且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都要在这边工作,难免对泊山镇更加好奇一些。
在粮食局旁边就是酱油醋粮铺,这几乎是目前这边几个镇的特色。再走几步,则是一家卖红白喜事的小铺,没法进店里,木板条大门,
接着就是一家新华书店,装潢亮堂漂亮的玻璃大门,在这个年代的小镇很少见,方应礼透过门窗看过去,整个偌大的书店安静得没有一个顾客。
这个时候的新华书店还属于事业单位,能在里面工作的都是香饽饽的编制人员。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有钱还闲,每年都有不少人挤破脑袋都想进入新华书店。在小镇,想要进新华书店也挺难,得出版过书籍才行。
方应礼走进去,看到里面有两个慢悠悠整理书架的职员。
听到脚步声,其中一人擡起头看向门的方向,瞥到方应礼的衣着又扭回头,没搭理。
方应礼乐得没人打扰他,他径直走到儿童图书区域,上面的书架琳琅满目的摆放着各种童话书。
70、80是想象力丰富,思想与艺术性统一展现而大放光彩的年代。这个时候已经有大批的童话名作出现,比如《野葡萄》、《神笔马良》、《宝葫芦的秘密》、《铁臂阿童木》、《狐貍打猎人的故事》等等。
这些童话书有厚有薄,方应礼小时候在外婆家大部分都看过。不过版本不一样,有些是00后重新印刷,上面的图画也更适合新一代的小孩。
这个时候的童话插画质量还有些粗糙,却依旧让小孩子们爱不释手。
他就见过方同路找同学借过几本童话书,方应礼很想给他们每人买一本。
他抽出本子看价格,看清定价后整个人定在原地:“!!!”
连续抽了几本看定价,每本定价不同,便宜的2.5块钱,也有3.6块钱,贵的就要五六块钱。
更贵的是套册,几册起卖,一套就要二十多三十多,都快赶上一级工人每个月薪资。
方应礼摸了摸口袋里多出来的一块钱,因为今天是儿童节,他出门特意带了钱。
哎,终究是他错付,低估这个时候课外书的价格。
从新华书店出来,方应礼稍微有点消沉,越是融入到这个时代,越是感觉到无力。
他努力提起精神,没法买到童话书,他还有其他不错的选择。
小孩子只要是得到新的东西,无论价格贵不贵都会很开心。
方应礼转身就进入小巷子里,里面有不少居民楼开的小卖铺,这种小本买卖的个体商铺什么东西都有卖,他挑选了一阵,走进一家卖文具的店里……
买完东西,方应礼把儿童节礼物揣在兜里,开始这次出勤的真正目的地。
他从另外一个口袋里拿出田垄分布图,离粮食局最近的是镇上的直辖管理田,在新一社区,有两百多亩水田,五十多亩旱田,由新一公社的生产队在负责。
没有自行车,方应礼出门全靠走路。
走路多好呀,强身健体,他现在身体就倍儿棒,比前世还要强壮。方应礼安慰起自己来非常干脆。
就是……别这么热呀。
在镇上买一瓶水多贵,他用手做扇扇着风,一边汗流浃背地继续快步走。
十几分钟后,他终于见到挂着“新一社区”的公社大门。
进来的方应礼口干舌燥,他环视一周,就看到旁边放着的饮水柜台,上面有几个铁皮桶,不出意外这应该就是供给职员们喝的。
“你找谁?”留守在公社里的文职人员走出来询问他。
方应礼立马亮出自己刚到手还热乎着的工作证,递过去给他:“这位同志,我是泊山镇粮食分局新担任的指导员,我叫方应礼,这是我的工作证。”
接过工作证的文职人员愣了一瞬,他下意识地打量起眼前这人来,如果他说自己是新来报道的社员,他觉得可信度会更高。
他又仔仔细细地看工作证,上面有盖章,不是伪造的!这人真的是指导员。他对自己的不信任感到不好意思,讪笑道:“我没接到有指导员要过来的消息,所以我……我得请示下我们队长。”
方应礼问:“你们大队长在田里吧?”
文职点点头:“对,方指导员你咋知道的?”
方应礼没隐瞒:“我当指导员之前是在生产队工作的,大队长没事都会亲自带队。”
文职:“!”
方应礼对着他微微笑:“我跟你一起过去,我正好找你们大队长问一些田地的问题。”
文职人员脑袋晕乎乎地就带着人出门了,出门前方应礼还讨要了一杯凉茶喝。泊山镇不像红湖村,他们不煮番石榴叶,他们煮真的凉茶。
夏天喝的凉茶用夏枯草加一把黑豆,煮出来的水黑不溜秋,闻着有股淡淡的草药香,喝起来夹着甜甜的黑豆味。
还算解渴,一杯下肚,方应礼没那么口干舌燥,人也清爽不少。
等人到田垄,这边没有任何遮挡物,夏日强烈的灼热感如猛浪涌来,方应礼微微眯着眼扫视这片广袤的水稻,碧绿的稻苗在日辉在闪闪夺目。
文职跑去找大队长了,他不仅说了有指导员过来的事,还把方应礼的形象描述一遍。
“跟以前的陆专员不一样?”大队长抓到关键词。
“对呀,他还是一个人来的,我一开始还不信,但是证件是真的。”文职心里依旧恍惚。
倒不是他们有多么偏见,实在是他们见到的大学生里,即使是学农经的,都没有像方应礼这般打扮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