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八零村汉养家日常 > 第64章

第64章(1/2)

目录

第64章

方应礼看着周慧岚:“这点你不用担心,我不会让这种事发生的。”

“嗯。”周慧岚同样对他有信心。

他们回来了,家里的小朋友听到响动跟他们俩的说话声,快步从前堂里跑出来。方巧娥在前面,牛娃在后面,方同路则是断后,注意着牛娃的脚步,防止他摔了。

“爸爸!”

“大哥!嫂嫂!”

“你们终于回来啦。”方巧娥喊完,眼睛就被三轮车给吸引了过去,“哇,小哥你快看,看我看到了什么!”

方同路眼里都是惊喜,兴奋地回道:“这是一辆三轮车。”

“它怎么停在我们家门口了,咦,大哥这是我们的车子吗?”方巧娥瞬间反应了过来。

难道大哥跟嫂嫂两人去到镇上,就是为了带回来这辆三轮车吗,它的车头跟后面放货物的后座,都是天蓝色的,看着颜色相当鲜艳漂亮。

方应礼道:“嗯,这是我们的三轮车。”

“你们今天在家都做了什么?”他说完,蹲下身来揉揉牛娃凑过来的小脑袋,小家伙的头发长得有些长了,长到眉头

理发店的王老爹只会剃寸头,收费只要两毛钱,不含洗头,去他的理发店里剪头发的还挺多。

“我给牛娃做了双草鞋。”

“我……我有乖乖在家里。”牛娃想了想,举着手指头掰着数他都做了些什么,方应礼他们刚离开的时候,他在看地上的蚂蚁,后面无聊了,他好像去玩小汽车了,接着他似乎在玩稻草蚂蚱……

哎呀,好多啊,牛娃实在说不完。

最后,他天真无邪地对着方应礼点头:“我做了好多事情。”

“噗。”

“噗。”

两个忍俊不禁的笑声前后短促响起,方应礼和周慧岚两人默契地笑了出来。

听到他们笑了,牛娃就跑去抱住了周慧岚的大腿,朝着方应礼的方向扬起了下巴。

方应礼顿感有趣地拍拍他的脑袋,站起来伸了伸蹲得有点发麻的双腿,他锤着膝盖,看向了方同路。

方同路道:“我在看数学课本。”

“四年级的?”方应礼有些许的讶然。

“嗯。”方同路没有否认,而是承认地说,“内容我快要看完了,不过还是有点地方不是很懂,大哥你有空可以教我吗?”

“当然可以,现在就可以。”方应礼来了兴致。

但是,他还是想起来了什么。

走回去到三轮车前,看到方巧娥趁着他们说话,早跑到三轮车这边,这里摸摸,那里摸摸,整个就是好奇宝宝。

方·好奇宝宝·巧娥爬上了三轮车的后座,一条腿已经挎在了铁围栏里面。

“你下来的时候别摔了。”

他拿过挂在车头把手上的青糖饼,对着她喊,“先下来,大哥给你们买了奖励的好东西。”

“是啥啊?”方巧娥动作灵敏地飞快跳下车。

看得方应礼心惊肉跳地眼皮一跳,他刚想呵斥不要乱跳,但到嘴的话还是咽了回去,小孩子的弹跳力不错,这三轮车也没多高,他想了想,还是没说什么。

“是青糖饼,你们大哥专门给你们买的。”周慧岚笑笑地接话,打破了一刹那的僵持。

牛娃开口:“姨姨,青糖饼。”

“牛娃是想吃青糖饼了吗?”周慧岚拉着他过去。

“嗯。”牛娃眼睛都挂在了方应礼手中拿着的一包饼食上面了,怎么都挪不开。

“好,等会给你们分,现在你们过来洗手,洗完了才可以吃。”周慧岚说完,示意方应礼先进去,她则是带着三个小朋友到水缸前排队,轮着把他们的手都洗干净了。

青糖饼一块就要比成年人的巴掌还要大而圆,九岁的方同路跟方巧娥一块是吃不完的。到家里,分饼糖这事就是周慧岚做主,她把一块糖饼掰成了三块,牛娃的那块要小一些,另外两块一样大,分别给了方同路和方巧娥。

牛娃再过一个月就三周岁了,思维跟想法成长快速,之前说话还不利索,现在有了好朋友,懂得分享了。拿到青糖饼,他自己掰成了两块,去隔壁找静静了。

方巧娥手里拿着青糖饼,边吃边琢磨着家门口的三轮车。

几分钟后。

有两个小孩凑了过来,是牛娃带着静静过来了。

“你看,我家的车子。”

说着,牛娃一脸等待的模样。

静静没让他失望,“哇”地响起惊喜的叫声,“牛娃,你们家也有车子了,还是三个轮子的。”

“这是爸爸买的。”牛娃神气地骄傲道。

两个孩子年纪小,除了夸夸这车子好看之外,剩下的就是羡慕跟好奇了。

现在天还早,外面的夕阳落日,把灰土色的墙涂抹成砂橙色,天空中缓慢移动的霞云呈现出瑰丽的色彩,美丽得使人忍不住地擡头望去。

方应礼看了一会天空的颜色,回眸重新看向坐在他眼前的方同路身上,打量着他说:“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这道题,甲乙两方从相距的180千米的两地相同行进,甲方的速度是每小时50千米,乙方的速度是每小时45千米,那么……”

“还有这道,一项工程,甲单独做4天完成,乙单独做6天完成……”

“这道我算出来了答案,但是我不是很了解为什么这里的数字是这个,而不是用字母来代替。”

方同路的每个数学问题都超过了他本来学习的二年级知识,有些他还不懂方程的概念,即使后面根据思维算出来了正确答案,他还是懵懂的状况,并不是真的懂了。

这种对未知,或者是抓不住的感觉,让他有些急躁起来。不过方同路的想法也很简单,不懂就问大哥。方应礼那么厉害,肯定也能知道答案。

他眼睛期许地看着方应礼:“大哥,你能跟我讲解下什么是等式的基本性质吗?”

方应礼思考了一会。

四年级的数学距离他太遥远了,是十几年以前学过的知识,他基本忘得差不多。

不过前阵子辅导了一些低年级的数学题,尘封的少年时期的记忆逐渐苏醒,他现在比起大学时候,已经能想到更多小学的知识内容了。

方应礼斟酌片刻,说道:“所谓的等式,就是在等号的两边,不管是数值还是代数,它的结果都是同样的,我们只需要解开代数到底是多少,就可以找到想要的答案,像这道题,我们就可以用这个‘a’跟‘s’来算,我们举出解方程……”

他低下头,拿着铅笔在练习册的后面上把课本上的数学题写了出来,接着跟拆开跟方同路讲解了为什么要这样用。

方应礼说到后面,思维渐渐通畅起来,后面还给方同路讲解了鸡兔同笼,不过这个鸡兔同笼方同路会解开了,只是理论知识还不够扎实。

于是,后面方应礼说的都是理论知识点。

说着说着,他发现身边多了个小孩,方巧娥吃完了青糖饼,双手托着下巴,跟着认真地听了起来。

翌日。

“你这边有了助理人选?”林局长在知道方应礼亲自推荐人过来时,是有些意外的。

忽而,他就想到了现在他们局里就只剩下陈彬这个助理在跟着方应礼,这不由地让他诧异,他难道当初没问过对方要不要增加助理的事?

这段时间不长,林局长很快就想起来,他确实没问过。

方应礼道:“这是我写的推荐信,他之前一直在路东农场巡逻队支队,品格方面我是知道的。”

他把昨天连夜写出来的推荐信递过去给林局长。

有了之前谢毕卿给他写过的那封推荐信,他如今对写这样规范的信件不算空白,写出来还算有模有样。

林局长拆开,只是认真地看了起来,末了,他“啧”了一声,擡起头看向了方应礼:“这人跟你一个姓,是同村人?”

“是我表叔儿子。”方应礼道。

林局长顿了下,神色微妙地看着他说:“在局里推荐亲戚过来可不是明智的选择,如果你实在是缺人,我这边倒是可以给你联系几个。”

方应礼现在是在局里塞了个自己熟悉的人,或者在职场上面,大家都不太乐意找个亲戚来当自己的下属,毕竟需要避讳的事情还挺多。不过,他跟方书朋说好了,如果不适应,还是要找份新的工作,在这方面,方书朋的薪资跟他有间接的挂钩。

方应礼垂下眼帘:“我想好了,还是推荐书朋过来当我的助理。”

他没把话说死,接着继续道,“如果后面实在缺人,我再找局长你要。”

林局长:“……”

他瞥了一眼方应礼,没再劝说,“明天叫他拿着推荐信去人事那里报道,我会跟秘书说的。”

“谢过林局长了。”方应礼不卑不亢地笑道。

“还有其他事没?”林局长问。

方应礼摇头,说了声“没有了”,他想从局长办公室里退出来,却没能成功。

林局长招呼他过来,跟着他去到旁边休息的沙发座前,看不清神情地说:“过来跟我下几把再回去。”

“……局长,我还有事忙。”方应礼想都不想的拒绝,丫的,上次暴露得已经够多了,再下几局,他不得底裤都被扒下来。

在他目前认识的所有人里,就林局长给他一种高深莫测,能洞察人心的心悸感受,仿佛可以穿透人的心思所想,在这样的人物面前,方应礼不认为自己能赢得过他。

林局长骂道:“你有个屁的事忙,我还不知道吗,你每次出勤的条子不是我批的?你今天批条子了。快点,别让我骂人。”

方应礼:“……”

这是强男所难啊。

林局长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吃瘪的怂样,心里笑骂了句,把装着黑子的棋罐放到棋盘的对面,手势一展,请他坐下。

方应礼悻悻然的坐了下来,这次还是他持黑子,难不成林局长对白子那么执着?喜欢白的?

实在不懂,他想快点结束这样的身不由己。

早稻收成过后,还没歇上两天,新的秋播开始了。

整个泊山镇各大生产队,进入了新的农忙之中,这天,粮食局新报道了一名指导员助理,有人说是方指导员自己推荐的,那人还是同姓,至于是什么关系,没人知道。

这人刚到局里,秘书还没安排办公位置,就见他被方应礼给拉走出门了,跟着出去的还有陈彬。

陈彬侧目打量着这位新报道的助理,他对方应礼找了新助理却没有提前跟他提过并不是很在意,但以后两人相处的日子还长着呢,他不希望碰到像……他敛了敛思绪,听到方应礼在说他的名字。

“陈彬,这是我来到局里一直带着的助理,以后你要是有什么不懂,但我不在的话,你就问他。”方应礼说完,看向了陈彬。

“他叫方书朋,我表弟,对我们的工作还不是很了解,所以我想着以后你可能要多操心些。不过你现在的记录工作可以交给他,让他先从记录开始。”

方书朋露出洁白的牙齿,对着陈彬友好地伸出手:“很高兴认识你。”

握了手,他笑嘻嘻对方应礼道:“应礼哥你就放心好啦,我肯定会努力学习,不给你丢脸的。”

“以后啊,还请陈同志多多指教了,我没接触过这方面,还有点笨,如果做得不好,你可以直接骂我,我不会生气的。”

两人简单地聊了几句,陈彬行动能力强,方应礼说要把记录的工作交给方书朋,他立马进入到了工作状态,摊开了记录本,一一地跟方书朋说起如何记录他们每次出勤后需要记下来的事项。

这项工作他做了十几年,闭着眼睛都能准确无误地把字迹写在行线里面,现在让他把这样的工作交给新人,说实话他还有些舍不得。

饶是如此,也说明了他的职业生涯终于有了新的变化。

只是不知道这样的变化是好是坏。

今天他们要赶过去浦林村,浦林村今年的早稻收成差了点,局里很在意这次的秋播,这次是林局长直接下达了命令,让他多关注浦林村的水田情况。

昨天方应礼在前台就收到了林天树的信封,在信里,林天树询问了他最近有没有时间去趟浦林村,他想请方应礼过去看下他们家的田。

正好趁着这次机会,去趟林天树家的田看下情况。

路上坐车到一半,方书朋好奇地咦了声,突然开口:“应礼哥,你快看那里,为什么水看着那么高,都把稻篼给淹没了。”

稻谷收割后,留下田地里的稻篼不能随意的拔掉,需要浅耕,将其搅碎,混在浅土层里发酵,腐化成新的肥料,这个时候也有农民还会用晒干的稻禾等烧成的草木灰,均匀撒在抽干的黏泥田土里面。

这样可以省下不少的有机肥的钱。

所以这个时候,水田里的水不会很深,一般都是半干半湿的状态,人走上去时,塌陷的软泥不会超过脚踝过分的地方。

可显然这片田情况看着不像,是淹没的状态。

“这里是哪里的田?”方应礼问陈彬。

陈彬比方应礼更加熟悉这边的路,仔细瞧上一眼就知道这里是谁管辖的种植田:“是林队长的。”

是林泽鸫的地盘。

奇怪,他之前怎么没去过这片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