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1/2)
第72章
对于挪树这种事情来说,方应礼还是头一次这么干。
为了能毫发无损地将海棠树吊起来,这个准备工作就花费了三天。从方应礼提出要把它挪个位置重新种植,再到由专门的人员联系县上的起重机,再等他将前期工作做好,方应礼这三天都要在谢家大院多待两个小时。
这天,他是请假过来的。
林局长多少知道点内幕,又因为这天确实没有多少紧要的事情必须他亲自去处理,很快就批准了他的请假条。
前一天下班前方应礼便把他明日请假的事情告诉了陈彬、方书朋。并吩咐第二天,方书朋跟着陈彬学习,有什么不懂地可以记下来,等他回来上班可以询问他。
交代了基本问题后,次日醒来,他解决完自身吃饭需求便放心地坐上谢家司机开过来的车子。
这天过来围观的人不少,之前消失几天的谢钧带着一帮小弟们也来了。
谢家大院现在住着的只有谢家奶奶,还有谢家家主,也就是谢朝跟谢钧的父母,旁支或者小辈们,都有自己的房产。平日里若是没什么事,他们也不会过来大院这边。
不过方应礼的提前准备做了这么久,谢家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了这件事。起初谢奶奶同意了方应礼这个要求,其他谢家人却不同意,开始时没人在意这棵谢爷爷亲自种下去的海棠树,现在却拿这件事来说事,觉得谢奶奶不应该这么轻信一个外人。
被质疑实力可能导致麻烦上门的概率直线上升,好在都被谢家奶奶给打发了。
这倒是让方应礼省了不少心。
“奶奶糊涂,大哥你怎么也跟着糊涂了,明知道我们家情况特殊,要不是当年爸付出那么多才勉强保住了大院,你现在就任由奶奶兴师动众的,还去县里调来起重机,要是落了什么把柄,麻烦可就大了。”谢家小姑皱着精致的眉头,质问一言不发的大哥。
虽然现在开放了,可以企业自由经营,但他们家一半红色一半商圈,如今在商圈里也是叱咤风云,只是为了避免有祸事,现在他们家逐步从红色里退出来,小辈上更是全部从了商。
可说到底现在还严着呢,若是真出事,他们家也不能幸免。
“这起重机是公司工程里调过来的,没有经手任何上面的人,这点你可以放心。”沉默几秒,谢大哥道。
谢家小姑隐了隐眼底的不悦,她也知道如今他的丈夫也要仰仗着谢家过活,这边早已经不是她未嫁之前可以指手画脚的情况了,但她还是没忍住道:“不就是棵树,至于嘛。”
“对奶奶说至于。”
突然,后面响起一阵清冷的声音。
谢朝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走了过来,就停在他们两人不远的地方,显然刚才他们说的话,谢朝全听到了。
“是谢朝来了啊,什么时候过来的,怎么不出声?”谢家小姑有点怕这个深不可测的侄子,对上他可就没有对上她大哥那样的底气。
谢朝瞥了她一眼,冷淡道:“小姑安好。”
说完就不再回她任何的问题,转而看向他的父亲:“爸,奶奶让你过去一趟。”
“我跟你一起过去。”
他也不想跟他妹继续待着。
谢朝对谢家小姑说要去忙之后,两人离开了这个小亭。
偌大的亭子
院子里花花木木太多了,这辆起重机没法开进来,是直接停在院墙外围,吊臂直接越过墙体伸进来,等确定位置,由专业的人员将挂钩吊在了固定点上。
固定吊点圈了几圈棉布防止破损表皮,周围的土壤也挖了出来,裸露出地下的根部。少数根部有黑根腐烂的迹象,但有新长出来的嫩黄色根部,不至于太糟糕。
谢奶奶就站在不远处的走廊下方,陪着她的是林菲。
林菲扶着谢奶奶,两人都是微微颔首看向海棠树的方向。
谢钧带来的小伙伴们又好奇又害怕,他们离得海棠树有点远,不过谢钧却不怕,他就站在方应礼的身边,问:“还没弄好?”
他都站在这里半个小时,腿都站酸了。
“什么时候开始啊?”谢钧有些不耐烦地又问了一遍。
“快了,你跟我离开这里。”方应礼瞥他一眼,对他说。
谢钧不想走,做出冷酷的表情:“我不走,我就要在这里看着。”
方应礼:“你什么时候走,起重机就什么时候作业,你确定?”
谢钧:“……”
虽然这个问题让他一肚子火气,可想到他确实很期待这么大的起重机到底是怎么把海棠树吊起来的,还是选择了暂时妥协。
不,才不是妥协。
我就是想看这海棠树被怎么吊起来的。谢钧给自己想了个理由,小跑地去到谢奶奶那边,但他没离林菲太近,他怕这个未来嫂子。
起重机启动,巨大的声音立即吸引住所有人的注意力,不一会,他们就看到八米高的海棠树,摇摇晃晃地升了起来。慢慢地,缓慢地一点往上提着,十几分钟后,海棠树终于脱离地面两米多高,隔着一面墙,吊到了早准备好的空地上。
“轰”地一声闷响。
海棠树被放到空地上,树枝剧烈抖动,枯树枝散了一地。
谢钧看得意犹未尽,不满地朝方应礼问:“就这样完了?”
方应礼:“……”
他不想回答小屁孩的问题。
快步地跑去看海棠树情况如何了,确认好根部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后,方应礼悬着的心落回到实处。
这才刚开始,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院子里在场的人中,除谢奶奶跟林菲是真心实意地担心海棠树的情况,其他都是过来凑热闹的,还有来看笑话的。
现在没有热闹、笑话可以看了,有的人就先离开。
林菲随着谢奶奶过来,谢奶奶手指微微颤栗地摸了下倾斜在地上的海棠树,她胸膛涌动着无数难以言喻的情绪,都在这刻统统地化为一句:“拜托你了,小同志。”
“谢奶奶,我会尽力的。”方应礼郑重道。
边上的林菲听完深深地看了一眼他,想着他答应自己不会孟浪,结果第二天就提出要把海棠树给挪个位置这么大的举动,索性不再掺和。
方应礼当初连她家的玫瑰花一株都不留,这海棠树搬个家,好像也没那么夸张。
日子一晃又是两天过去,这两天方应礼都在冲洗海棠树根部上的土壤,在专业园丁的眼里,方应礼就是在暴殄天物,这么贵重的植株,怎么能用这么粗鲁的动作来洗。
但他们很快就被谢管家请出了主屋院子,往后的日子他们只负责其他院子的植物,像海棠树,便不是他们可以参与的。
园丁们心中有怨气,却一点都不敢反驳谢管家,谢管家拿的是谢家奶奶的命令。他们当初谁都不敢动手,即使知道根部出了问题,需要全部清理腐烂的根部,可是谁也不敢主动提。一个做不好,他们就要失业,这么大的风险,谁都不敢去承当。
林菲也担忧,她撑着下巴喃喃问:“你就不怕洗坏了呀?”
现在她是以谢奶奶的身份来监督方应礼干活的,可以光明正大地跟着他聊天。
“那不成,我之前就跟你说过,海棠树没那么矫情,不会那么容易就坏的。”方应礼笑着说,就又拿起修枝剪在洗干净露出颜色的根部里,咔嚓地剪着,坏掉的部分全都被他剪下来。
然后又跟她说道,“他们就是太小心了,才不敢这么干,要是我就不会等到海棠树变成这样的情况。”
方应礼跟林菲说,这棵树如果在前期发现问题,就不需要挪树,直接改变培养方式就够了。不需要经常浇水,这边土壤本就湿润,雨水也充沛,若是遇上十天半个月没下雨的,等太阳落山后就可以用水管浇水。
海棠树忌水湿,喜光不耐阴,但又怕炎炎烈日,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干枯。它原先种植的地方,初种时还是阳光充沛的,却不知道十几年过去,这边绿荫繁茂,比海棠树高的树木不少。
为了能让海棠树每年都能满树花开,园丁们使用了大量肥料。开花植物肥料需求量大,这是园丁们众所周知的事情,可他们忘了一件事,这边腐化的落叶多,周围水网紧密,过多的肥料很容易烧坏根部。
一旦出现根部受损,还没有制止下去,时间一长,海棠花隐藏的问题便逐步冒出来。
等连谢奶奶都发现不对的时候,光是表面救治已经没有太大的效果。而他们又不敢轻易动手深度处理,才给他这次兼职赚钱的机会。
坐在他对面的林菲用手扶额,连吐槽都不想说了,幽幽道:“活该便宜你。”
“呵呵。”方应礼一笑。
晚上九点,他们被谢奶奶留在主屋吃夜宵。
谢家的饭菜真的丰盛,哪怕只是顿夜宵,顶尖水平。
这么多菜,就他和林菲两个人吃。
方应礼吃得满嘴是油,用柔软的纸巾随意地擦了擦,盯着桌上的剩余的食物,问过来的谢管家:“谢叔,这剩下的该怎么处理?”
“应是丢了。”谢管家道。
方应礼皱起眉:“我可以打包带走吗,这样我明天早上就不用买早餐了。”
谢管家闻言愣了好一会,似乎是没听明白方应礼说的话,问了一遍他是真的要打包。
见方应礼点头说是,谢管家微笑着说:“小同志,你要是喜欢我可以让厨房的人再准备一份。”
方应礼摇头:“那算了,谢过叔的好意。”
等他们出了谢家大门,坐在旁边位置的林菲直摇头:“谢家规矩挺多,你若是觉得浪费,下次可以直接让他们给你准备打包好,你再带回去吃。要不然他们准备的菜哪怕剩多少,都会收走不让人带走的。”
在林菲家里,他们每顿饭菜都是钟阿姨准备,每次都足够他们吃,又不会浪费掉。但谢家家大业大,请客人吃饭,从来都是按最好的来,根本不在意会不会浪费这件事。
眼见方应礼在听她讲后皱起眉,她就知道在家伙是不乐意浪费食物的,她便继续道:“谢奶奶挺节俭的,但敷衍。”
“嗯,我知道。”方应礼沉默片刻,没再说什么。
接下来两人一路无言,在林家门口分别时,林菲倚在车门前问他:“这两天有空过来一趟吗?西方大地长了好多花苞,但你上次说在它没成年前,尽量不要开花。”
方应礼道:“把海棠树的树根处理好,我就过来。”
林菲:“那我等你。”
次日,方应礼带着方书朋去往总社时,郑高建早在办公室等着他们。
看他们今天的行装,郑高建就知道他们今天会去田里一趟,于是二话不说,拿着统计好的数据拉着他们出门。
小孟在后面跟着,他走得慢,等他下楼,三人已经坐上三轮车扬长而去,留下另一辆三轮车的司机在等他。
“小孟,你太慢了,咱们快跟上。”留下来的三轮车师傅因没能载到方应礼而遗憾,见到小孟后就立即催促。
沙土路颠簸,方应礼拿着数据报告打开想要看,就被晃得字眼都看不清,只好重新合上,打算等到地方再翻看。
他们一路过来,方应礼侧身打量着两边的田地,不一会就路过一片广袤的水田,满眼都是葱翠的稻苗,风吹过,掀起一阵绿浪,摇摆散开。
现在稻苗还没长到拔节期,还是不够看。
方应礼收回视线,十几分钟后,人终于到达目的地。
几十亩红薯地上的红薯全都收获完毕,留在地面上的薯藤,有几名社员在整理收起来。这些薯藤回收后不需要加工,可以直接送到畜牧场里喂里面的猪跟牛羊。
近来回收的薯藤比较多,一时半会吃不完,还可以晒干了当干饲料,只要放在仓库里不要淋雨受潮,就可以吃很久。
见田里的人在忙碌,方应礼叫来方书朋,让他跟着自己看统计的数据。
总社这边夏收的红薯地,亩产量平均达到一亩202公斤,比起新一社区那边的亩产253公斤,整整少了51公斤,竟是一百斤的差距。
方应礼表现还好,他早有预料,旁边的方书朋却是冷吸一口气地喊:“这差得好多啊,怎么会这么多嘞?”
郑高建:“……”
他咬牙切齿:“这就要问你这位好哥哥了。”
“啊为什么啊,你这批不是你们自己负责的吗?”方书朋不解,“你们的种植技术不行,没有我哥厉害,这跟我哥有什么关系啊。”
郑高建:“……”草,无法反驳。
“噗。”
方应礼乐呵地笑起来,满意地拍了拍方书朋的肩膀:“你这话我爱听。”
“你不会说话就闭上嘴。”郑高建冷眼刮了一下方书朋,眼睛落回到方应礼的身上,“你也看到了,目前镇上所有没有按你的新种植技术种植的红薯,收成就是这个水平,现在你能确定,下府路那边的一百二十亩也能有这么高的收获?”
“时候不对,或许会低一些。”方应礼没有夸大,实话跟他说。
“你们别抱那么大的希望,这新技术只是加快了育苗时间,具体能不能有这么高的产量,还得看天时地利。”
“想要突破可真难。”已经种了那么多年红薯却没见过产量增大多少的郑高建有些感叹,现在他就期待谢专员那边有好的消息。
想起谢专员,郑高建问方应礼最近可有跟谢毕卿联系。
方应礼心虚地摸了摸鼻梁,近来他一直忙着赚钱,根本就没时间跟谢毕卿联系,上次联系还是上次,恍然间已然过去半个多月。
上次,谢毕卿跟他聊起研究新种植技术时有新进展,而现在离新进展有多近,他还不知道。
忙着谢家海棠树的事,浦林村那边也有好消息传来。
林天树通过村委电话联系到他,在电话那头告诉方应礼水渠已经按照他给的设计图重新改良好,现在要进入第二步,巩固河岸水源流失。
——种植护坡植物。
林大叔一开始听说要给竹林靠河岸的坡面种草时,脸色一变,终于不是那么坚信方应礼的决定了。
他以前只知道要在田里拔草,却从没听过给土地种草的。
在听完方应礼的解释后,脸色才稍稍缓过来,不过现在的泊山镇想要买到草种并不容易,需要有关系才可以买到。
于是,这件事由方应礼出面,去找林菲问下能不能通过关系买一批草种回来。
正好他要去一趟林家,便在电话里头跟林天树说给他问下,若是他这边能成,林天树他们就不用再另外找关系了。
“你想买冷暖季都有的草种?”林菲意外看他一眼。
方应礼道:“是的,最好是混合几种,具体的是高羊茅、狗牙根、黑麦草跟结缕草,如果不行,那就其中两样也成。”
林菲眉梢轻佻一擡:“你想要这些,得去畜牧场那边问,我这边倒是有人可以问,不过不一定买得到种子。”
“我急需要,麻烦林同志了。”方应礼郑重地说。
林菲“啧”了一声,询问他给谁买的。
方应礼过来便是有求于人,自然不会连这种原因都藏着不说,林菲一问,他就将林天树他们家田地的情况言简意赅地诉说了一遍。
在林菲露出满脸不可思议的表情时,方应礼道:“这件事,希望林同志费心一下了。”
“好说。”林菲深吸口气。
她做事也算快速,在方应礼重新将海棠树移栽到挖好的土坑里时,林菲那边就传来好消息,他交代的事情办妥了。
接着,他就骑着自行车去拿草种。
四种冷暖季混合草种都有,每一种都按两千颗种子的数量。到手不过巴掌大小,却足够令方应礼高兴一整天。
拿到东西,方应礼没耽搁着,立马联系了林天树,只一天的时间,草种就到林天树的手里。按照方应礼给的方案,林天树拿着种子,将对面山坡的光裸的斜坡全撒上了种子,接着便是水田周围,稀稀拉拉长着杂草的土壤。
在水田边播撒草种的时候,林天树显得很小心,因为方应礼说,撒太快,种子细小,很可能飘到水田里。那样长到水田里的牧草就会吸取田里的养分,不仅如此,还会浪费掉这些种子。
饶是如此小心,等草种发芽长出来时,水田里还是出现了数十颗混合长着的牧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