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收余恨 > 第6章 坦白

第6章 坦白(1/2)

目录

第6章坦白

退回茶肆已经来不及了,我抓住妆成的袖口轻拽。妆成此时也看到沈涤尘,正慌乱想要行礼,被我一拽立马会意。

我们二人使劲低垂着头,硬着头皮朝沈涤尘的方向走去,心紧张得就要跳到嗓子眼。只是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沈涤尘竟也像是没有看到我一般,与我擦肩而过。

或许是因为张家小姐在他身边,而我又未做什么出格的事,便不想费心与我过不去。想到此处我心下更是庆幸今日有张家小姐陪在他身旁,这才免了一段说教。

回到长信殿我把遇到沈涤尘的事与鹅黄说了,笑道:“看来日后出门听书喝茶不用再偷偷摸摸了。”

鹅黄听了之后不仅不笑,反而一脸担忧,突然跪倒在我的脚下,道:“太子妃恕罪,奴婢不知太子与那张家小姐的事,没能为太子妃筹谋。太子妃恕罪。”

鹅黄这一跪让我心中也“咯噔”一下。不久前我还在为偷听到太子有废太子妃的想法而担惊受怕,今日竟是昏了头了。

我扶起鹅黄,故作镇定地安抚鹅黄:“说来张家姑娘也是有官阶在身上的,太子与女官出门办公有什么紧要的,不过是常事而已。怎么就说到为我筹谋了呢?便是他们二人真的有意,也需得禀明陛下和贵妃娘娘,让长辈定夺。从何谈得上筹谋。这样的话在此处说说也就罢了,出了这个门可不许再说了。你呀,也告诉皇祖母大可放心,皎皎定恪守太子妃的本分,持重明理,偷偷出去喝茶听书这样的事是绝不会再做了。”

听了我这一番话,鹅黄自知自己失言,却也得了我的保证。又跪下给我磕了一个头道:“奴婢知错。奴婢今后定当慎言。”说完便退下了。

我躺倒在榻上,望着殿中的奢华摆设,叹口气问妆成:“妆成,从前姑姑爱笑吗?”

妆成欠身行礼,道:“回太子妃,奴婢每每见先皇后,先皇后都是微笑的,奴婢如沐春风。”

“是吗?”我努力回忆着姑姑的脸,“我怎么记得……先皇后不爱笑呢?”

我又想到张念,平白地,我对她生出许多的羡慕来。她自由得像是天上的鸟。未来的日子长得很,她还有无数的可能。不管她是愿意成为沈涤尘的妃子,或是回到邑州,又或是留在这里陪着她的父亲,再或者她可以寻一处人烟稀少的僻静乡野隐居,也可以带着她的佩刀游历名山大川……

她的选择真多啊。我呢?我是笼中鸟,我是棋盘上的棋子,我是李氏家族的象征,是筹码,是手中刀。唯独不是我自己。

我也不会做我自己。从小别人只教我怎样做太子妃,没有人教我做我自己。我虽然羡慕张念,却也坦然接受自己的处境。

转眼就是均瑶出嫁的日子。送亲的队伍那么长,仅仅是嫁妆便装了好几乘马车。除了一些寻常的金银外,也带了高产的傈僳种子,纺纱的机抒,好品种的细犬……以及百十个耕夫与织工绣娘。

藩王自然不会离开属地亲自来接亲。于是也就少了几分热闹。今日秋高气爽,本应该是成亲的好日子,在如此庄重的气氛下,竟添了几分的萧瑟。

均瑶拉着我的手并不说话,也不哭。只是那样紧紧地拉着我的手,我们看着彼此,从对方的眼中就能读懂一切。直到嬷嬷们来把我俩的手分开,由于我们握得实在太紧,嬷嬷们又不敢用力,只得低声唤我二人:“公主,太子妃,莫要误了吉时啊。”

好不容易松了手,均瑶一步三回头,几乎是被两个嬷嬷搀扶着拖入马车。

我看着均瑶进入那乘华丽的马车中,心中百感交集。均瑶虽贵为五公主,在皇上面前却并不受宠。她的母妃是番邦小国的贡女白氏,听姑姑说过这位娘娘生得貌美,性格温顺。起先也是受过些宠爱。只是身份低微,受不起皇上的福泽,在生五公主时候难产薨逝了。

宫中的女子年年都似花儿一样的开,又似花儿一样的凋零。这位白氏也许早就已经不在皇上的记忆中了。好在是姑姑一直把均瑶看做亲生的女儿一般养在膝下。

如今姑姑已经去了,自请联姻或许已经是均瑶最好的去处。

送亲的队伍浩浩荡荡,我却只看到均瑶的孤独与无助。我想也许与她相比我已经十分幸运了。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见……想到此处眼泪已经在眼眶中打转,身边传来沈涤尘的声音:“太子妃。不可失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