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卷二群雄逐鹿 33-逃出来了(1/2)
第61章卷二群雄逐鹿33-逃出来了
宫墙内,因为王导在,到底还没乱起来。毕竟,穿着铠甲的兵士想要震住这宫里一个个细皮嫩肉的,太容易不过。
庾珉跟在司马睿身边一整天,直到夜里才从式干殿出来。
王导虽然主持宫中大事,但他毕竟是外臣,不好插手内宫,便派人传口信给庾珉,从陛下哪儿讨一道口谕,暂令夫人王氏安定内宫。
虽说没有这道谕旨,内宫的事也是王遐说了算,但王导把持着前朝,王遐掌控内宫,传出去难免叫人说闲话。庾珉也知道其中关窍,拿着司马睿的手书,由司马睿身边的内侍官带着进了明光殿的门。
当着众位妃嫔的面诵读。
王遐带领着后宫一应妃子跪在地上,庾珉低头用余光就能看见王遐满头的青丝,和莹白的后颈。鼻息间是淡淡的梅花香,香中透着冷意,像是站在冰天雪地里,身边只有一支红梅,有动人的风采,也是漫天雪白里唯一的颜色。
庾珉一字一句地念完,余光扫过脚下的衣摆。诏谕下得匆忙,不过数十个字,王遐俯下身,双手交叠,行了标准的妃礼。
庾珉右手微动,想要伸手去扶,却顾及着大殿内数十道目光,略一迟疑,就慢了一步。王遐身边的小宫女利索地将人扶起。
“辛苦瘐先生跑一趟。”
王遐略曲了膝,庾珉抱手躬身回礼,想说什么,但嘴唇嚅动,最终只说了一句,“冬日天寒,明日我叫内务处多送些炭火来。”
内宫乱了这几日,很多事情都乱了章法,这殿里确实冷了些。
说完,庾珉转身欲离开,却听见王遐的回应,“先生替我转告陛下和父亲,不论前朝如何,我们自当安分守己,不生事端。”
庾珉心知这是对前几天他那些话的回应,一阵暖流流过心口,蔓延到四肢。嘴角勾起一点笑意,悬着的心都沉了下去,转过身掩过脸上的表情,低头回一句,“夫人体恤。”便大步离开了明光殿。
没有看见身后追随而来的视线,一直一直延续到殿门外。
离司马冲下狱,已经过去三日。两日前,东海王世子就迫不及待地发起了征伐,对他来说,时间就是一切。
要是再等下去,等荆州、豫州的兵马赶到,收拾他这几万人马,只能说是小菜一碟。但他也不傻,来得第一天就截断了建康与外面的通信渠道,等其余几州收到消息赶过来,黄花菜儿都凉了。
更何况,他么也未必愿意出兵勤王。
如今六州刺史几乎全为世家子弟,包括总督在内,手中握有钱权声望。各家联姻频繁,关系根深蒂固,早就纠缠不清了。
司马绍换了一身铠甲,守在敌人进攻最猛的东城墙上。他身边是大司马谢修,和禁军护军将军桓宇。
他们常年驻守建康,多年未兴战事,再加上,本来都是出身世家,征战经验并不丰富。仅仅只守了两天,就力不从心,稍显疲态。
只是凡事能征战一方的将军都在外,建康城如今也只能矮子里面拔将军,抓着能用的顶上。
偏偏这东海王世子司马显和司马玮完全不同,是个阴狠毒辣的主儿,胆子也大,要不然,也不敢大剌剌地出兵直逼建康。
要是胜了也就罢了,要是败了,那可就是千古骂名,不得好死。
只是这人胆子大,手段也不弱。不知何时混进建康城的奸细四处宣扬,“世子殿下说了,此次宫城,只杀该杀之人,不伤平民,不动世家,不抢财物。”这三个“不”字将建康城里肃穆之气丧得一干二净。
百姓们开始还不信,后来听得多了也明白这一场仗不过是那些个皇族子弟争夺帝位,与他们无关,自然也就意兴阑珊。
一场战事,将军力不从心,将士松松散散,民意也不沸腾,已经失了人和,想赢怕是难了。
另一边,司马绍想尽办法将消息送出城,豫州、荆州、江洲、宁州、广州,五洲都督,除了荆州的王桓如今下落不明,其余几州都有数十万兵马,若能得他们入京平叛,一切都便引刃而解。
至于苏峻在巴东的部下,司马绍也送了诏书去。然巴东离皇城千里远,苏峻的部下就算收到了信,一旦他们带兵渡江,便会给人留下话柄。战时没人会说什么,可等战事一过,那铺天盖地的斥骂便逃不过了。
刚刚抵过敌军的一阵攻势,城墙上的血顺着墙壁向下流,所有人都喘着大气,跌坐在女儿墙后,庆幸自己捡回一条命。
司马绍腰腹受了伤,军医正在包扎,贯穿的伤口疼得要命,一点点蚕食着他本就衰弱的神经。他已经十数天没睡过一个整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