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综武侠]我在武侠世界当宗师 > 番外

番外(2/2)

目录

因为要按照原着里段正淳对刀白凤的态度,那简直能够称得上是段延庆并不是什么大恶人的又一力证了。

此人听了刀白凤的短短几个字之后果断认了儿子,为了这个半路认来的儿子能够不顾性命、后来更是连多年的仇恨都全盘放下了,与立地成佛也差不了多少。

对待感情上,他跟处处留情的大渣男段正淳可全然不一样。

段誉么……

段正淳和刀白凤可不知道楚蓝心里的想法,他们再三谢过了楚蓝和萧峰对段誉的照顾,还给他们送上了一些盘缠、大理当地的特产叫他们带着走。

推辞不过,萧峰等人只好接下带回了大宋境内。

再回大宋后,楚蓝就再也没有别的事情,她一边研究从神农阁抄来的逍遥派的医书,一边练武、教学生。

每一日都过得十分充实。

好像只是一眨眼的功夫,他们一行人已经又从大理到了大同,出了雁门关,再一次经过当年发生过萧家一家惨事的乱石谷。

这倒不是楚蓝故意的。

而是她曾经与赵文峰赵文雨兄妹约好,会到大同探望他们。

当然,对楚蓝来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到辽宋边境也好叫跟着她一起的十五个学生们更容易领略越女剑法的剑意。

领略不了剑意,越女剑法招式练得再熟,也不过是与世上的其它剑法相比更为精妙三分的剑法而已。

与一些以奇诡剑招出名的剑法相比,或许还多有不如。

《射雕》时冯默风等人常年奔波在宋金边境,而换了如今的北宋,与辽国大面上暂时算是相安无事。

但实际上两国世仇,边境上大小摩擦不断。

楚蓝一行人踏出雁门关外的第三日,她就对宣庭之等人实现了她的诺言——

再用一次越女剑法叫他们近距离看一看。

彼时他们一路从最南边的大理跑到北方来,楚蓝已经把册子上记载的地址访遍了。

一共找到了二十五个资质及格的学生。

一百点资质的除了宣庭之这个超过一百点资质的超优质学生之外,只有两个。

但楚蓝已经很满意了。

须知在《射雕》世界她从头到尾也只有冯默风一个一百点资质的学生而已,最后也的确是他第一个学会了越女剑法,叫她抽离了那个世界。

这一回有三个,还有宣庭之这个资质超过一百点的,楚蓝当然很满意。

二十五个学生当中,加上宣庭之等人,也只有十五个跟在楚蓝身边。

其他的十个因为年龄、师门、家族等等原因,没有跟在楚蓝身边。

幸运的是两个检测出来满资质的学生也都没有什么年龄、家族原因,都出了家门跟在楚蓝身侧。

这回亲眼见她使出越女剑法来,即便只有一招,也足以让他们目眩神迷,久久回不过神来。

但到了第二日开始,十五人练剑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宣庭之更是在练越女剑法第一招时,出现了一股与楚蓝相同的剑意。

众人兴奋极了。

那日楚蓝又与萧峰喝了不少酒——不是她自己酿的。

自此,楚蓝又像是在《射雕》时一样,时常陪着学生们游走在宋辽边界线上。

他们不光是打欺辱宋人的辽国士兵,也打不把辽国普通老百姓当人、手段毒辣的大宋兵卒。

因此楚蓝动手时,萧峰也会在一旁掠阵,萧远山时不时地兴致来了也会插手。

有三人护着,楚蓝的学生们年纪再小,也不会出任何意外。

他们缓慢,但稳扎稳打地剑法一日好过一日。

直到宣庭之剑法大成。

楚蓝这一回总算是有了经验,见宣庭之的越女剑法有所成,只是最后一招还差些火候时,她已经提前写好了书信放在白马明珠的行囊里。

因此那一日告诉萧峰,她要去收集一些奇果来酿酒,才走了不到一个时辰就骤然离开《天龙》世界时,楚蓝还算安心。

匆匆十年倏忽而过。

江湖上的老一代随着时间推移,名气慢慢在被后起之秀们赶上。

但只有楚蓝。

自西夏那一战之后,江湖中不管什么盛事、大会上都没有再瞧见她的身影。

那惊天地泣鬼神的神仙剑法,似乎再也无人有幸得以一见。

近几年江湖上新出来的少侠们渐渐地都有些不信前辈们口中那位“天下第一剑”真有传闻中的那么厉害了。

什么“一剑可吞吴”“一剑惊天下”……

也未免太过夸张。

直到两年前,江湖上又出现了一个白衣剑客。

此人相貌极佳,喜爱穿月白的衣衫,一身儒雅而又清冷的气质,不像是江湖侠客,倒像是什么权贵之家出来的公子少爷。

这剑客在雁门关一剑斩了数百到大宋边境打草谷的辽国士兵,当即名动天下。

许多江湖前辈纷纷表示,这就是越女剑法!

这月白衣衫的剑客的出现,倒像是一个什么信号似的。

雁门关一站后,中原武林各处屡屡出现与他用同样剑法的侠士。

男女都有。

最古怪的是,这些人当中有不少都是自有师门的、还有一些是什么富豪家的公子、大老爷家的小姐……

江湖上的新秀们都觉得奇怪得很。

这用的都是老前辈们口中的“越女剑法”,怎么会不是同门?

有位丐帮的老前辈答道:“因为当年那位天下第一剑传授剑法只看根骨合适与否,并不看中门第,不管是贩夫走卒,还是别派弟子,她的独门剑法都会毫不藏私地传出去。”

但也这就导致了,越女剑法的传人们分散在中原各地。

这些人仗剑江湖、行侠仗义,一时叫中原武林正气大涨,一些宵小之辈都不敢随意冒头了、那些见不得光的小心思也少了许多。

自楚蓝的消息在江湖中淡去之后,只存在于江湖前辈口中的“天下第一剑”又逐渐恢复了昔年辉煌的名头。

连普通老百姓提起来也是赞叹不已。

但也仅限于此了。

许多江湖三五流的高手,在那些茶楼说书人的口中听得倒是多了。

据说后来还有过一次越女剑派大师兄之争。

那位宣庭之天资绝佳再加上刻苦勤勉,越女剑法练成之后去报了仇,从那最后就一心领师命,总是行走在大宋与辽国的边界处。

据说他寻了一处极为普通的院落,挂上了“越女剑派”的牌匾,自称为越女剑派大师兄。

后来又有一个剑法远远比不上他的姓夏的来找麻烦,说他才是大师兄。

二人在院外大打出手。

最后那个姓夏的落败了,他却不肯认输,对宣庭之放狠话说,终有一日他的剑法会与他齐平,那时他就要抢回这个越女剑派大师兄之位。

夏存剑的做法似乎是给了其他学越女剑法的人一个新思路。

后来三五不时就有人到那个挂了“越女剑派”牌匾的院子外下战书。

打输了就放狠话说终有一日云云……

后来倒成了江湖上得知关于“越女剑法”的消息最多的地方。

再后来,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有一个穿一身紫衫的女子,她不知哪里学来一身的高明身法,掌法也是十分出众,但唯独不会剑法——

这倒也没什么,江湖上用十八般武艺的都有,学武但是不会剑法的人多了去了。

奇怪的是,她不会剑法,却去了越女剑派下战书,说她赢了就要做越女剑派的大师姐。

真真是奇哉怪也。

幸好她理所当然地也输给了越女剑法已经大成的宣庭之。

但同样的,她也跟其他输给了宣庭之的人一样放了狠话说,她一定会回来的,终有一日打败他,成为大师姐。

江湖中没有人知道,越女剑派还有一位宣庭之等人十分敬重的师伯。

师父叫他大哥,对他一向敬重有加、事事体贴。

因为他,宣庭之等亲传弟子也都学会了师父的独门酿酒之法。

师父离去后,每一年他们都要酿下许多美酒埋在树下,等着来年挖出来喝,喝得最多的就是他们那位萧师伯。

师父离开的那一日是八月十五的清晨。

从那以后,萧师伯每一年的八月十五都会喝得酩酊大醉,嘴里喃喃念着两句词,含糊不清。

或者说,他们这些弟子也不敢去细听、更不敢问。

李清然曾有一年在这位师伯醉了扶他睡下之后,又从窗口见他醉眼朦胧地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块帕子,层层叠叠地打开,那里面包了一朵在书页中压扁的干枯黄花。

她不知道那是哪里来的,却在见到他看那小黄花的眼神时,她又想起了师父,猝然转过头去,落下泪来。

他嘴里仍在喃喃念着那两句词,她听不清是什么。

只有文武双全的宣庭之,他在第一次就听出来萧师伯念的是什么。

那是晏殊词《蝶恋花》的最后两句。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萧师伯不通文词,不知他是从何处听来,念念终不能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