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七零年代文工团 > 第43章 买床

第43章 买床(1/2)

目录

第43章买床

加上上两个月的工资,宋知时一下子拿到了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

有了这笔钱,宋知时告罄的钱包又鼓囊了起来,心思也活泛了一些。

他在河洛的亲人不多,宋多是一个,之前他自己经济能力不行,也没有帮过宋多。这孩子如今在读书,铅笔跟本子肯定少不了,倒是可以从这方面下手。

再一个就是二姐,前不久他已经补贴过了凌家老小,该送的也送了,暂时不需要操心了,剩下的……

那就只剩下顾淮了,如果对方算得上他亲人的话。

宋知时脑海里浮现出顾淮的模样,心脏猛的一跳。顾淮送了自己一双舞鞋,改变了自己在文工团的发展命运,以前也帮过自己不少。

他该给点顾淮什么呢?

钱?顾淮赚的比他还多。

衣服?顾淮好像也不挑剔穿着。

这样想着,宋知时还是坐上了去往河洛的大巴。

河洛毕竟是地级市,比起商阳还是繁荣不少,凭着仅剩不多的印象,宋知时来到了市里最大的商场。

刚进去就看见一排排擦得锃亮的玻璃展柜,这里是日用品区域,所以台面上摆放着红双喜的脸盆,搪瓷缸子,还有暖瓶。

另一边是衣物区,柜台里整齐地码放着叠好的短袖成衣和衬衫,成排的绿色解放鞋,后面摞着布料,几件最好看的衣服被挂在高处,家电区域只有零星的几台收音机和手电筒。

宋知时的到来很快就受到了不少售货员的关注。今天是工作日,商场里客人很少,只有食品区有几个上了年纪的在选购,大部分区域都是一群售货员看着空荡荡的展柜。

宋知时穿着得体,长得也精神,一看就是大客户,不少售货员开始热情地招呼他:“同志,你要买点什么?”

“买点文具,纸笔本子之类的,这个要票吗?”

“不用,铅笔两分钱一支,本子五分钱一本。”

宋知时选了一下,最后看中了一支黑色漆身的钢笔,一看标价10块5毛钱。

售货员看出他心中犹豫,倒也没催:“这是海市过来的英雄钢笔,全市就五支,这是最后一支。”

说着售货员直接把钢笔拿了出来给宋知时书写。

宋知时摆了摆手表示了解,他有很多钢笔,自然不会不懂英雄钢笔的价值。

这个牌子兴起于四十年前,历经多次战乱和公私合营后重新绽放光彩,算是老国货了,混得比宋氏纺织厂好多了。其中“英雄100型”这个产品更是畅销了几十年,后世仍然是高档钢笔的佼佼者。

“来一支,本子我不要五分钱的,我要两毛钱的这种,给我来一打。铅笔也给我换成最好的。”

有了钱就是有底气,宋知时爽快地下单,然后直奔食品区去。

只是看见这些家伙什,他就傻眼了,什么油盐酱醋的……他又不当家,哪知道家里缺什么啊?

营业员笑容满面地迎了上来:“同志,要买点什么?看看。”

宋知时架不住这热情,只能说:“呃……那就都来点吧,什么油盐酱醋的各来一瓶,给我打包好了。”

“行。”

宋知时又转到边上糖果区。

这年头糖可是紧俏货,到了年节根本买不着,不如趁现在囤点。

“同志,这多少钱一斤”

他刚刚地大手笔让边上的销售员有些吃惊,同时也更激动地介绍起来:“这个三毛钱一斤,这个五毛一斤,来点不?”

宋知时看了一圈,都是些普通糖果,比不上之前范国威那边买的奶糖,不过聊胜于无。毕竟来市里的机会也不多,宋知时索性就称了几斤,都是七十年代最流行的糖,比如什么牛皮糖,梨膏糖还有果汁糖。

打包的空档,周围几个售货员不知何时凑到了一起,叽叽喳喳地聊起天来,宋知时隐约听到有自己的名字,只是没当回事。

终于,几个人中派出了胆子最大的一位姑娘出来。

她怯怯地走到宋知时身边:“小同志,你好,请问你是不是姓宋?”

宋知时一愣:“你认识我?”

“真的是你!”那售货员显得特别高兴,说话也开始结巴了:“我、我还怕我认错了呢,不止我、认识你,我们几个都认识你呢,你是那天革命化肥厂吹口琴那小伙子是不是?”

那售货员说完,其他几个售货员也跟过来了。

比起刚刚卖糖块的售货员,眼前这一批明显年轻许多,在她们的七嘴八舌下,宋知时也大概了解了情况。

“是我。”

“那就没错了,你是不是叫宋什么时来着?”

“对,我叫宋知时。”

“对对对,宋知时,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你,我男人孩子都特别喜欢你的表演。

“宋同志,你本人比舞台上更俊。”

“你要买什么尽管说,就是再难弄,我们也给你弄来。”

宋知时没想到只是一次国庆巡演,自己居然在市区都有了名气,还是走在路上都能被认出来的那种。

不得不说,这种感觉真的很爽。

而且他还真有东西要买,宋知时问:“真的什么都可以吗?”

那售货员扬起骄傲的笑脸:“当然,我们对接海市幸福百货商场的,很多稀罕物都可以弄来。”

“真的吗?正好我想买张床,我看你们这里没有摆,还以为商场没有呢。”

宋知时说完激动地看着几人。

这下轮到刚刚那个售货员说不出话来了:“床、床……床?”

其中一售货员笑得乐不可支:“哈哈哈,小芳,叫你说大话,咱们商场哪有床啊?”

宋知时一听,哪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商场没有床卖,他还得另想办法。

还是刚刚称糖块的上了年纪的售货员看不过去了:“你们这群小年轻,嘴上说话没个把门,对其他顾客也这样?”

几个售货员惭愧地低下了头。

那售货员又道:“宋同志,我们只是个小商场而已,将将比供销社大一点,哪有床这么大件的家具。”

宋知时一想倒也有道理,床这种大件家具,真不是一般普通家庭消费得起的。

这时服装区也来了一位售货员,她看宋知时在大部分区域都下了单,唯独没有去她那里。她负责的展柜东西贵,光顾的人一直都很少,便迫不及待来展示一番:“我倒是听说延安路有个木匠,要不你去那里看看?”

还真有木匠,宋知时一喜,连忙道:“我初来乍到什么都不懂,还得谢谢几位姐姐的指点。”

宋知时几句话哄得几个售货员“咯咯”笑个不停。

“说谢就不用了,你们文工团啥时候去大剧院表演啊?”

这年头商场是国营单位,售货员都是吃公家饭的,工作矜贵工资还高,家里也都是有家底的,看一场演出或者电影,对她们来说真不算什么。

“这个我还不能准确地告诉你,得回去问问我们队长。”宋知时才刚转为正式演员,还不知道文工团对接下来的演出有什么安排。

临走前,宋知时又去了服装区转了一圈,又相中了两双军绿色的解放鞋。

正好一双给顾淮,至于另一双嘛……

负责服装区的售货员乐得合不拢嘴,这解放鞋可不便宜,她十天半个月都不见得能卖出去一双,这一下子就卖了两双,顿时又给宋知时出了不少主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