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七零年代文工团 > 番外—歌舞团

番外—歌舞团(1/2)

目录

番外—歌舞团

就当宋知时已经做好收不回货款准备的时候,苏全生竟然真的按月结算到了七成钱给顾淮。

对此,宋知时除了笑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还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竟然有傻子愿意多花一成的钱买我们家的煤。顾淮,你怎么不说话?”

“别说这年头,便是古往今来也没有哪个做生意的是傻的,只是不知这个苏全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他不是还向你买了第二批嘛,你要发给他吗?”

“按合同上说的,自然是要发给他的。我准备找相熟的老板问问,打听一下他水泥厂的情况。”

“诶,等等——”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我始终觉得天上不会掉馅饼,放心吧,我只找相熟的老板问。”

宋知时之所以拦着顾淮,也是觉得像苏全生这样的傻子不多了,这么好的羊毛不薅白不薅,毕竟他们还欠着银行一大笔贷款呢。

不过顾淮的一句话倒是点醒了他,虽然这个时代的人大部分很纯粹,但不论哪个时代,都会有层出不穷的骗术。这个苏全生会不会是像后世那种刷单,先给你一点甜头尝尝,后面他要是卷了煤跑了,一纸合同还真约束不了他。

几天以后,顾淮沉着脸回来了。

“怎么样,打听到了吗?”

“打听到一点,你猜怎么着?”顾淮虽是问句,但他并不是喜欢卖关子的性子,很快就给宋知时解答了:“整个商阳,稍微大一点的煤矿都跟那个苏全生做过生意。大家的想法都一致,这么傻的客人可不多了,得多卖些给他,而且还不能让旁人知道。索性你瞒着我,我也瞒着你,这么些个月,愣是一点风声都没有。”

“那岂不是说,他手里现在有一大批煤炭存货?”宋知时一语中的道。

“是。”顾淮赞许地看了一眼宋知时,这也是他的第一反应。

“可他要这些煤做什么?他那个小水泥厂又用不了这些。”

“且看着吧,他肯定还会有下一部行动。”

顾淮预料的没错,没过多久,商阳市的煤价突然下跌,手里好不容易积存的老顾客一下子流失了近一半。

此前精煤的普遍价格都在40一吨左右,量大可以降低到35一吨,但如今市面最低价竟然只有23一吨,甚至低于成本价。

所以这已经不是优惠不优惠的问题了,这分明就是跳楼价啊!

是逼着大家一起上天台的跳楼价!

全市的煤老板心底里怒骂:“苏!全!生!”

没错,这个扰乱市场的人,正是前阵子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苏全生。

宋知时和顾淮此刻也算回过味儿来了,苏全生先用比市价高一成的价格收购精煤,但他不会付全款,先结三成款把煤拉走,其余的煤款分月按揭,结到七成款,煤矿必须供给他下一批煤,否则算违约。

其实宋知时以前听宋老爷子讲过商场上的事情,比这恶心的商战比比皆是,奈何他对此根本不感兴趣,只学了些皮毛。

此时的他明知道苏全生的做法不对,却也不知该如何应对。倘若不与苏全生继续做生意,那他们的煤就砸在了手里,工人工资怎么办,银行贷款怎么办,可继续给苏全生供煤,虽然短期内可以大赚一笔,可他们也成了扰乱市场的罪魁祸首,恶性循环!

不过宋知时和顾淮都知道,仅凭借苏全生一个人,绝对没有那么多钱来做这些交易,也没有这个头脑,其背后肯定有人指点。

这么庞大的资金量,幕后之人的答案简直呼之欲出……

这个年代大家对于银行贷款这件事还比较忌讳,对金融和资本的概念也比较陌生。他们只觉得苏全生高买低卖就是在自杀,

但顾淮却看得清楚,他冷笑道:“好一招无息按揭。”

所谓无息按揭,就是用高价无息按揭购买的方式实现低价倾销,这样干有两个好处,一是利用时间差,掌握充足的现金流;二是拿着大批订单能从银行贷到款。

如此一来,一些小煤矿就能被苏全生的低价策略给挤垮。而他又可以利用手里充足的现金,疯狂地收购经营不下去的煤矿。成功收购了两三家煤矿后,从银行贷到更多的款,开始了新一轮的收购……

然后他粗略估算了一下苏全生手里的煤炭储蓄价值,眉头皱得更紧了。

宋知时提议道:“既然现在他的狐貍尾巴已经露出来了,那干脆大家一致结盟,不卖煤给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看他没有煤,还怎么成事!”

“先不说已经晚了,你觉得这样的联盟会牢靠吗?”

“大家都在一个城市做生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苏全生的做法损害的是全体煤老板的利益,大家应该站在一起。”

“知时,永远不要低估利益驱使下的人心。”

“你的意思是……有人会私下偷偷卖煤给他?”

“不好说,不过既然根本结不成同盟,那就只能釜底抽薪了。”

“釜底抽薪?你要自己去对付苏全生和他背后的人?”宋知时倒吸了一口凉气。顾淮什么都好,就是当兵当太久,总是习惯把老百姓的责任加诸于自己身上。

顾淮唇边浮现淡淡笑意:“当然不会,你想什么呢,我既然出了主意……那自然得让他们出人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宋知时除了日常去文工团排练以外,休息的时间几乎闭门不出,警惕着会不会有“仇家”找上门。

宋知时细细算算,似乎从重生至今,好像也没过过几天安稳日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