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1/2)
第43章
时光飞逝,一转眼数年过去,聂若与谢亭这些小一辈也都长大成人,大约是托了谢亭时常拉着聂若一同喝羊乳的福,这一世的聂若比前世还高那么一丢丢,身体更是完全康健了,虽然武功比前世,确实还是差了些,不过人无完人嘛!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花园内,聂若身着锦衣,站在池边,提笔绘制,虽年岁渐长,但聂若却没褪去娇养小公子的气质,也越发不像个江湖中人了。
旁边凉亭中,谢亭瘫在一个硕大又奇怪的软凳上,腿上放着小桌子,这桌子极小巧,刚好可以卡在谢亭腿上,支在软凳之上也不摇晃,而小桌上,则放了纸笔,谢亭经过许久鼓弄,终于弄出一种不需要蘸墨水的笔,可以直接书写,他命名为‘铅笔’,而此刻,他正仰躺在他称之为‘沙发’的软凳上,用‘铅笔’写话本。
这些年,聂家庄的人已经对让两人成为优秀的江湖侠士,并练就一身武艺这件事失望了,便是聂洪,也不再逼迫聂若跟谢亭,毕竟这么多年,他该想的法子都想了,该做的事情也做了,这两人就是既没天赋也不肯努力,这些年,他的成果也仅限于让两人练了些武功,有自保之力罢了。
“阿嚏。”谢亭打了个喷嚏,揉揉鼻子,将桌子放在一旁,从软凳上起身,伸了个懒腰。
聂若回头,“写的如何了?”
谢亭瞬间捂住脑袋哀嚎,“催催催,就知道催我,你催死我吧!你以为编故事那么容易吗?”
如今的谢亭,虽然没当成什么江湖少侠,但也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写书人,他写的故事,风靡大江南北,据说连当朝宰相都曾夸赞,说他的故事布局精妙,俗中见雅,而且谢亭最擅长写江湖,所以,他在江湖上的名气更大,孤陋寡闻些的江湖人也许弄不明白那些大门派的掌门是谁,但一定听过谢亭的故事跟大名。
正因此,聂洪催促谢亭练武的心思才渐渐熄了,不再看他不顺眼,觉得他有辱师门了,聂洪甚至有种诡异的成就感,以后谁还敢说他聂洪大老粗一个?这不,他的嫡传弟子就成了江湖中最有名望的读书人,名声之大,几乎到了江湖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这也算是另类的成就吧!
至于聂若……
不提也罢,提起来便满是辛酸泪。
在聂洪的拼命阻拦下,聂若已经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商人了。
并且,连带着聂家庄不少弟子,都爱上了经商,要不是聂洪一力弹压,这些弟子只怕连武学都要丢到脑后了。
让聂洪略觉欣慰的是,还好,这些经商的弟子们,武功也没有拉下太多,参加个武林大会什么的,也不至于上不了台比不了武,出去丢人现眼,至于穿绸衣带玉冠,连佩剑上都要镶美玉这种小事,虽然不符合他认为的练武之人就得吃得苦中苦,但也不是不能忍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罢了。
至少还有多年来艰苦朴素,未曾被铜臭熏坏的大徒弟值得期待。
聂洪这些年已经看开了,论武学,萧卿知足以向旁人证明,他聂洪后继有人且青出于蓝,论财力,聂若也算能一力支撑聂家庄的所有开销且绰绰有余,论文采,还有个谢亭,足以给他争面子。仔细想想,虽略有遗憾,但也挺好的吧!
聂若轻笑一声,停笔满目深情的望着园中池塘,没再回答谢亭。
池中锦鲤若隐若现,远处竹影婆娑。
谢亭迈步走近,想看看这一中午聂若都画了什么。
下一刻,谢亭:……
就知道是这样!
案台上,聂若绘制了一中午的不是园中风景,而是一穿粗布青衫的冷面男子,画中男子狭长眼眸里似侵染着化不去的冰寒,但仔细看去,却又能看出潜藏其中的温柔,似冬去春来,乍寒还暖。
谢亭抿紧了唇擡头望着聂若,说真的,他嗑大师兄和二师兄的cp挺久的了,久到激情耗尽,最后他自己都聊无趣味,连同人文都写不出来了,但这俩人还是懵懵懂懂,依旧好兄弟一般……
你家好兄弟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走个三天以上必然深情思念,还绘画写诗以寄相思啊!
他怎么没见他出门办事的时候,二师兄给他画过画,写过一言半语的信啊!
谢亭无奈抚额。
换做小时候的他,也许会忍不住提醒一下二师兄,让他早日明白自己的心意,意识到自己已经不直了,早点给这段懵懂的感情来一个结果,但现在,他在这个时代生活了这么久之后,他倒有点不敢了。
聂若的感情不只是他自己的事情,聂若自身要承担的责任,师父师娘对儿子的期待,世人对此事的看法,都会让两人的路走的极为艰难。
而萧卿知,聂家收养教导他,师父师娘对他有再造之恩,他难道就能毫无心理压力的跟聂若走在一起?让聂家庄断绝传承吗?如此,又如何对得起把他养大的师父师娘,对得起聂家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