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瓮城郡主gl > 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八章(1/2)

目录

第七十八章

瓮城,卯时初刻,浓墨未明。点烛登台,锣敲鼓响,大戏张开。

郡主府戏班在中心戏台上,从卯时演到辰时。瓮城百姓最喜欢的几个短剧,要在这一个时辰中,个个演遍。算是瓮城郡主为那些将要离城的人践行。

台边高楼,何易晞于窗边端坐,望着楼下围绕戏台层层叠叠的观众,心中惊诧。她本以为今晨大戏不会有多少人有心思来看。毕竟大战在即,去家离乡,怎么想都是悲戚萧索。可眼前,灯火摇晃中欢笑喝彩,掌声雷动,和平日有何不同?

难道,心中重压只有自己才有?

何易晞迷惑地看向身旁的郭萱雅,见她眼波晶亮正出神地盯着戏台,便不打扰,专心看戏。

这座戏台,上演过多少幕戏,她数不清。就在不久前,她还亲自登台,和爱人演出了一场真实的魂飞魄散。究竟是人生如戏还是戏如人生,也不再重要。毕竟,就算何易晞想谢幕,对于瓮城郡主来说,戏还没有演完。

云下星升雾沉,台上偃旗息鼓,终到谢幕。当最后一个锣点敲罢,守门军士升起瓮城正副两门,让该离城的百姓离城。

风声簌簌,吹出了天际蒙蒙亮光。让何易晞把楼下主街渐渐看得真切。可看得越真切,她的迷惑就越浓烈,直至按捺不住,脱口而出。

“为什么?”

郭萱雅听得她疑问,刚想问什么为什么,正要张嘴又立即收声。她也看出了异常之处。

台边的百姓无人散去。主街延伸而去的正门,只有零星百姓出城,往往一个人背个小包袱行色匆匆,几乎无人携家带口,推车载粮而去。

她昨天亲自下令。家中独子,长子,皆可带父母妻儿离去。老弱妇孺也可去其他城镇投亲靠友。为什么他们不走?按最坏的打算,姜珩羽不肯发兵,那便毫无援军,只能凭瓮城自己在两路大军的攻击下死守。若城破而独峰关援军仍不到,瓮城人便是十死无生。现在离城明明就是自身保命的选择家族延续的希望,现在不走,更待何时?!

“小郭郭,请府丞大人来这,难道是没有告知百姓辰时一过就要关闭城门吗?”

“府丞大人之前来禀报过,说是挨家挨户已经详告。应该是知道的。”

“那为什么他们不走呢……”何易晞眉间蹙起,困惑得心慌。

郭萱雅远眺城门,细看出城人等,有了更深的担忧:“看那些人装束,行李,快马,不像是瓮城百姓,倒像是哨探,奸细……要不要……”

“不必理会。”何易晞不以为意,转头倾身对郭萱雅道:“你去跟戏班说……”

郭萱雅领命,快步下楼,招来戏班班主把何易晞命令交代清楚。班主点头,蹬脚上了戏台。少顷,鼓声又擂起,吸引了台下观众因谢幕而松散的注意。

“诸位!”戏腔起,拉出长音把何易晞盼民所知传达四方:“家中独子,家中长子,皆可携家中父母女眷孩童离城。愿离城者,速速离去!”

名角字正腔圆,底气十足。坐在高楼上的何易晞都听得一清二楚。可人群还是不动,安静地聚目戏台。

“速速离去!”

咚!

“速速离去!”

咚咚!

喊过三遍,不再赘叙。声静片刻后,又有鼓点起,浓重悠长。

咚咚咚!

“诸位!”名角又起腔,这次不再劝人离去:“东君高照!佑我瓮城!”

随着鼓声,瓮城人渐渐发出低吼相喝,融进瓮城的风声水里。

在这鼓声吼声中,何易晞似乎为困惑找到了答案。但她心里还不踏实,忽地脑海中灵光一现,转身跑下楼。

“郡主?!”

“我去去就回,不用跟过来!”

何易晞从侍卫手里接过缰绳,骑上矮马避开人群奔驰而去。穿过主街,穿过山路,穿过隧道,扎进浓密的雾气里。

隧道口早已没了牛头马面把守。而叶家老酒馆,到了这个时候,依旧没有打烊。

店门推开,内有烛光雾不肯进。倒是光亮中有四个脑袋擡起三双眼,看是什么鬼大清早地会来这条鬼街。

“嗬!”

“啊!”

“哈!”

三声倒吸凉气,吸出不同的惊诧、惊讶和惊吓。叶掌柜和裁缝从针线上擡头,拘谨地看着何易晞,一时无措。唐书则攥紧手中布料,脸色在稀薄的烛光中又苍白了一分。

何易晞见三人神色,知道自己在这鬼街也是瓮城郡主了,他们再不会以小海相待。幸好他们还没有行礼的自觉,不算特别尴尬。时间紧迫,她索性开门见山。

“你们,没去看戏吗?全城都去了!”

叶掌柜和裁缝面面相觑,站起身满脸疑惑:“今天有戏?也没人通知捏!”温汤街不愧为鬼街,又一次被遗忘在雾气弥漫的角落。

裁缝听闻有戏,面露遗憾地擡手用指间线针挠挠头,奇怪问道:“一大早就开戏?没有过呀。”

“那卯时可以离城你们也不知道了?!”

“这个知道捏!”叶掌柜身为街长,此刻惶恐:“昨天府衙来人说了,我们都知道了捏!”她伸手一指在座三位,除了郑半仙,并没有其他男人。

“其他人呢?”

裁缝说道:“容掌柜、大力和贾先生都去官衙应召了。要打仗了,他们吃住都在那边,不会回来了。”

“贾先生不是已经年满四十,不用入伍了吗?”

“唉呀妈呀,贾先生比容掌柜和大力还激动呢,说凭什么满了四十就不能上阵了,还说什么匹夫……匹夫……”

“匹夫有责。”裁缝忘词,唐书接话。她放下手中布料,正视何易晞:“贾先生说,家园存亡,匹夫有责。”再见何易晞,她还是心头抽动,脸颊绷紧,需要努力遏制背胛弓起的冲动。那日惊吓过后,她想从鬼街大戏中抽身,抓起裁缝一路向北。不料临近独峰关时,因沙星河船难,关口一带混乱不堪。两人不敢硬去通关,就流连于附近村镇采风。再后来便是战事骤起,独峰关易手,两人不可能再北上,又惦记家里,便转头奔回瓮城。何易晞的通知确实下达到了温汤街,只是众人并无其他打算,昨日从官府领了针线布料,裁缝为主力,叶掌柜为辅,唐书打下手,郑半仙搓麻绳,皆为战备出力。

何易晞孤零零站于门旁,愕然于贾先生这句话竟贯彻在温汤街这条鬼街,叹道:“你们都穷成这幅鬼样子了,还觉有责……他们都不走,也是觉得匹夫有责吗?”

什么叫穷成这幅鬼样子……裁缝听这话心有不悦。她偷偷拿线针捅唐书腰眼子,小声不满:“你不是说她就是郡主吗?那么大个郡主,怎么还骂人呢……”

唐书反手拍开裁缝捣鼓的黑手,微一犹豫,还是决心回答何易晞所惑:“想走的,早就走了。不想走的,再不会走。深冬了,就算逃得一时又如何。家,田地,鸡鸭猪狗,棉衣被褥,车马都在这里,有什么好走的?我们郡主,不是斩了岐尧使节,把劝降书扔下城楼了吗?保卫家园,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各尽其责,拼死一战就是了!”唐书转脸看向裁缝,微笑道:“反正人都在这,也不怕。”

裁缝也报她以一笑:“就是,店都在这,人都在这,走什么走?”

不种地不干活不爱动弹柔弱如唐书,言之凿凿地说出拼死一战,逼何易晞哑然一笑。

各尽其责,保卫家园,理所当然。所以,自己也该启程了。

不愧是我喜欢的小说家,说的话就是中听……何易晞心下释然,拱手鞠躬,向温汤街诸位道谢。三人没想到她反向自己行礼,惊惶中不知如何回她,倒是郑半仙忽地开口,解救大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