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1/2)
第47章
万寿寺外,车如流水马如龙。
如此的声势浩大,繁芜是没见识过的。
只是一个瞬间,便感受到了这邺城的繁华……让她幻想着魏国的长安,爷爷口中的长安是不是比邺城还要繁华?
“别愣着了,下车。今次你陪同夫人进去,千万别犯错,仔细些!”宜嬷嬷厉声说完,推了她一把。
繁芜下车,向顾流觞的马车小跑而去。
二月的风迎面吹来,仍有些冷,但夹杂着佛寺特有的焚香气味。
这气味她很是熟悉了……
让她想起儿时絮州城的庙会,爷爷常在那时带他们出去玩,也会逛寺庙。
父亲为了养家多挣俸禄极少陪他们,那时爷爷却时常告假陪他们。
那个时候,真好……
顾流觞将手伸出来,繁芜伸手去握。
那只手停了一瞬,反手甩开她的手。
繁芜陡然想到……她伸手可能只是想搭一下。
对此,她自己都觉得有些无语。
等顾流觞下车,马车很快驶离。有人前来迎她们进寺庙,没一会儿便见到了芙阳公主。
繁芜见顾流觞对芙阳行礼,也跟着行礼。
芙阳瞥了一眼繁芜,又看向顾流觞:“我说你怎么今日还带着这个没规矩的,那个圆脸婢女呢?”
顾流觞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
见她如此,芙阳便挪开眸看向旁处。
……
万寿寺讲经坛是围着一株巨大的菩提树所设。
自然离讲经坛最近的地方,坐着的是大皇子、大公主,芙阳公主等皇亲国戚。
再之后是世家家眷。
繁芜觉得,顾流觞的这个位置不算“埋汰”,虽然在第五排,但离讲经坛正中心还挺近的,至少还能看清那几个大师的面庞。
可顾流觞似乎很不高兴,从坐下后一直皱着眉。
繁芜甚至在想若顾流觞的情绪无法稳住,会不会一出万寿寺就去找哪个倒霉的部落发一通火……
当四周变得格外安静,繁芜陡然擡起头来,这时见到三位僧人走来。
正中的那位着赤金琉璃绯色袈裟者应该是仪胥,另外两个可能是仪胥的师兄弟之类。
繁芜听到前排某位世家的随从低声对他的主子解释:“公子,左右两侧是清源、毕远两位大师。”
她暗暗点头,这两位她也曾听人提及过。
毕竟是仪胥大师十年后的首次讲经,在场的人都很期待,也不知大师今日会讲多久,如今看来哪怕是见上大师一面也足矣。
风很静,观者也很安静,繁芜定睛看去,就连往日里娇纵的芙阳也表现的安静。
清源和毕远二位大师致辞后,高僧仪胥的声音传来。
繁芜隐隐听到四周传来的抽吸声,仿佛很多人都是屏住呼吸在聆听……
繁芜如众人一般,紧张地聆听领了约莫半刻钟后,她恍然睁大眼睛。
是《弥沙塞五分律》……
这是昔日法显大师西行后带回来的贝叶经。
这一本法显还未完成翻译便离世了,在坊间流传的只有这个名字罢了。
今日仪胥大师讲经,竟然是讲的此律的译本。
繁芜在震惊之余,已开始用心默记起来,她闭着眸,素来自负记忆力,今日方知败北,她竟记不住完整的句子。
晌午已过,日至当空,已有世家贵子贵女陆续离场歇息,最前排的三位皇子帝姬像是私下较劲一般谁也不想离场。
三人喝了点水后继续听着……
芙阳一脸冷然,她听不懂仪胥讲的,但她不想败给大皇子和大公主,推开嬷嬷递来的水,她继续坐着。
大约是日头渐落的时候,菩提树下的仪胥才停止了念经。
这时清源大师笑道:“芙阳殿下,请上前来回话。”
芙阳睁大眼,回过神来满脸得意,她挑衅的看了一眼大皇子和大公主,昂首走上讲经坛。
按照清源大师的指示,她在大蒲团上坐下。
真好,得到与仪胥交谈的机会,足够她吹嘘很久了。
芙阳打量了一眼仪胥,这一打量显出几分吃惊来,虽然她也不知这位大师多大年纪了应该有三十了吧,但他年少时一定样貌姣好,如今还能看出点唇红齿白的意思。
仪胥对她点头一礼,她双手合十对他回礼。
只听仪胥略显低沉的声音笑问:“公主可知谙智摩僧。”
仪胥此言一出,观台内外传来议论声。
那些世家公子小姐也纷纷询问随从。
顾流觞陡然看向繁芜,问:“大师说的人,你知道吗?”
繁芜微皱起眉,有些不耐烦地淡道:“别府的大人提醒过,身在邺城不要妄议北魏的人。”
她以为以顾流觞的性子,她这么答高低得吼她两句。
但她没有等到顾流觞的吼,却见那讲经坛中的高僧仪胥向她看来,那双眼眸对上了她的,她心下一慌,却见那高僧勾唇一笑,开口道:“那位姑娘,请上前来。”
繁芜凝眉,避开他的目光,也不动只当听不懂他的意思,也只当他喊的人不是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