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破春山 > 春山

春山(1/2)

目录

春山

春渐深,平江原上满树的花摇摇欲坠,教风一吹,如星子般点点落下。

沈如春的目光急切地在高台下乌泱泱的人群中搜寻,她保持高度的警惕,如在弦上蓄势待发的弓箭。

她向来记性好,昨夜只瞥一眼那布防图,便是过目不忘。她只等那乱起,再趁机脱身。

只是外头动乱未起,她心先乱了。

太阳刚从厚云出破开,十分慷慨地撒着万丈光芒,人潮中暖泱泱一片。偏有一个格外扎眼,教沈如春一眼便瞧出来了。

她如何认不出,只是一切来得这般猝不及防,仿若天降,教她疑心是眼花。

再盯着那人瞧,死死地瞧。那戴着斗笠的人,上半张脸藏在阴影里,只一低头,整张脸便完全被遮住。周遭人群晃动,便不见身形。

她攥紧手,屏住呼吸,等待人群挪动,再见他。果然,又见着他了。他微微侧过身,慢慢擡起头,阳光寸寸往上移,沈如春眼睛眨也不敢眨,见他的唇,见他的鼻,再望见一双深邃又熟悉的眉眼。

她几乎要喊出声来。泪水先落下。日日胆战心惊,灵魂浮在空中,无依无靠,几要被蚕食殆尽。而今,终遇得依托,在见到他的那瞬,她出离的灵魂慢慢归窍,疲惫不堪的躯壳又重振。

他果真没死,她便知道他没死,她便相信他一定会来找她的。

望眼欲穿,她殷殷地盼着他转头。上天垂怜,似乎真能听见她心中的祷告,又或是当真心有灵犀,无需一点便已通灵,他回过头,朝彩棚下望过来。

沈如春此刻恨不得能化作蝶,穿过茫茫人群,翩跹落到他身边。

可是,老天爱作弄人。他旁边的人附在他耳边,他又回转身去,那人不知说了甚么,两人一并往外头走。

只教来往人群一晃,便再也寻不着踪迹。

惊喜来得多快,失望便也来得有多么迅猛。可沈如春如此聪慧,很快便将当前形势分析得七八分透彻。教李辟搅得这般心绪不宁的,莫不就是陈惊山。陈惊山既然安然无恙归来,那乔舜率领的征西大军便不可能是全军覆没。

她记得,荷娘说过,定西旧将在这日亦会归京受赏,那么——

她的思绪被突然发生的动乱打断,果真,正是定西旧将所处的方向发生动乱。只是,情势教她揪起了心。

未及“定西旧将”动作,禁军早将他们团团围住。李辟不知从何处瞧出的端倪,早便做了打算。对方一招偷天换日,他将计就计,做一局请君入瓮。

争斗是不可避免的,无辜百姓往四处散,唯恐受到殃及。彩棚下,各家随行的侍卫亦护送女眷归家,沈如春早便待此时机,等侍卫反应过来时,她已跑到人群中。

大脑飞速转动,闪过一个个念头,旋即锁定最佳选择。眼下,她不能去找陈惊山,方才动乱起时,想是陈惊山应当也晓得变化了。他有他的事要应付,她只要管好她自己,先逃出城。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未及她动身,一只大掌牢牢的箍住她的胳膊,将她扯过来。

她擡头,望见的是李辟。

“春娘,你别乱跑。”现下形势一锅乱粥,他却难得的镇静。他将她交给赶来的侍卫,临走前,伸出手,抹干净她脸上的泪,别有深意地说了句,“等我回来。”

沈如春被困在别院,一连几日,都不知道外头的消息。

心中忐忑,她只能扯着枝条上的桃叶来卜算。

算来算去,总是陈惊山会来接她。饶是剩最后一片,若是结果不如她想,便将一片掰做俩。

她坚定地相信着,她同他会重逢。

听得门声响时,是三日后。

她回头,未说话,脸上的表情已先将她出卖。

看清来人后,半扬起的唇角又缓缓落下,面上不悲不喜。

李辟将门关上,他已经瞧见了她面上神色的变化,从刹那的鲜活到现今一副活像死了丈夫的寡妇模样。他冷笑,可不就以为是死了丈夫么。

他内心生出无名的火,扪心自问,他待她已是极大的宽容。这段时日,她做了错事,她百般闹脾气,他都肯放低身段,好好哄她,已是温柔无比。

登至权力巅峰时,他也想着她。若她能安分留下来,一心只念着他,日后便是让她做皇后殿下他也是心甘情愿的。

真可笑,他这样会算计的人,竟未将姻缘算计出去。

可是,这样的,她都不肯要。

李辟面上不动声色,朝她走来,随脚踢来一个小圆墩,坐下。

他盯着她,她越是冷静,他胸中那团火便烧得更旺。

一夕之间,天翻地覆。他以为乔舜大军早就覆亡在望州城外,哪晓得一支军就这么明目张胆地入了长宁城。若不是他早瞧出破绽,今日恐怕已是刀下亡魂。

可是瞧出端倪来了又如何,还是教大半人马跑了出去。更教他呕血的是,萧建元拿着鱼符,逃到余州,闻声起事。算来算去,这麻烦祸事多半是眼前这位给他惹出来的。

心烦气躁时,一切细节被放得无比大。他想起她前几日泪眼婆娑失魂落魄的模样,想必她是瞧见那混小子了。呵,没想到她二人,还是这般情深意笃。

她这几日,怕是都盼着他死,盼着她那位小郎君将他救走呢。

李辟愈想愈恼,急需泄恨。他起身,拖着她,扔在榻上,一副恨不得剥了她的皮的模样,可他又存着最后一丝可怜又可笑的幻想,假惺惺地叹息:“春娘,你给我惹了多大的祸。”

瞧,他真是爱惨了她。他想,他要她知道,都是因为她,他才处得现在这般焦头烂额的状态。所以她必须要留在他身边,她必须要爱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