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千秋梦 > 第43章 四十三、逆转

第43章 四十三、逆转(1/2)

目录

第43章四十三、逆转

京畿城外,喊杀声不绝,甚至隐有火炮轰鸣。

果真一切如萧灼所料,韩绍公选择入冬后强袭京畿。天子崔凛来到大隆宫的至高处,远眺京畿城西南角,那边的战火已经烧红了半个天幕,就连飞雪也染上了一抹焰色。

崔凛握紧拳头,身子不由自主地轻颤着。

李妩站在崔凛身侧,牵了他的手,认真道:“陛下,京畿卫一定会血战到底的。有妾在,妾也会拼死护着陛下。”

崔凛听得动容,侧脸望向李妩,将她的手握得紧紧的:“阿妩,朕知道你会护着朕,朕……也会护着你……还有你腹中的皇儿。”他的视线落在了李妩的小腹上,后来经过太医诊断,李妩的确有孕,这是崔凛的第一个孩子,若是皇子,那便是大雍未来的储君。不论是父亲的身份,还是丈夫的身份,他都必须站出来,将她们护在身后。只是……道理都懂,临到该做什么时,他却是胆怯的。

平日他的反复无常,阴晴不定,不仅是为了彰显帝王的手段,还为了掩盖他的心虚。他不愿、也不想承认,自己是无能的。满朝文武,他能依赖的只有两个女人,一个是姑姑,一个是阿姐。天下哪个帝王像他这般窝囊?如今,竟然连阿妩都不如,他厌恶这样的自己,却无能为力,只能说着连他也不信的话,许着他自己也做不到的承诺。

李妩早就看透了这个少年,当年他就护不住她,如今又怎能护得了她。她笑了,笑意里藏了讥讽:“陛下,天冷,还是回殿吧。”

“嗯。回殿。”崔凛由着李妩挽着,一步一步走下高台,走回了寝殿。

寝殿之外,宫卫里里外外围了三层,那是他强行借调的一千京畿卫。哪怕明知守城兵马不足,他也要保证他的寝殿外有一千京畿卫戍卫。

他想,姑姑那样厉害的将军,少这一千人也当守得住京畿城。^

万幸今夜只有三千敌军来袭,崔昭昭亲自指挥京畿卫死守了一夜,仗着京畿卫弓箭手超强的膂力射程,终是逼退了来袭的三千敌军。

看似胜了,崔昭昭却根本高兴不起来。

这三千人恐怕只是韩军的先锋,以京畿城的储备,只怕只能维持半个月。箭矢有限,粮草有限,军备也有限。韩军只须日日大举攻城,半个月后,弹尽粮绝,就算战神下凡,也难保京畿不破。

其他两州想必也在等京畿城破的一日。

这个时候唯一能指望的只剩下楚州了,若是大夏在此时来袭,楚王又如何分得了身呢?

“报——”

一骑加急信使自东门而来,那信使飞身下马,快速奔走上城,气喘吁吁地跪倒在了崔昭昭面前:“公主,北境急报!”

崔昭昭的心咯噔一下,霎时凉了大半。这老狐貍是真的下了血本!因为大隆宫已经全部戒严,所以崔昭昭昨夜便下了命令,但凡军报先行送往她这里,如此可以及时处置,免得在朝堂上争执半晌也没有结果。

崔昭昭打开急报,果然如她所料,大夏再袭北境。如此,王兄自然是指望不上了。

“传我军令,补充箭矢,加强防备,提防叛军再袭京畿。”

“得令!”

崔昭昭扶上城砖,望向远处的飞雪连天。敌我悬殊,战事拖得越久,京畿的劣势便越明显。

“夭夭……”她五味杂陈地轻唤女儿的名字,那一千人是京畿城的希望,也是大雍的最后希望。

“让让!让让!”

“都让让!”

城下忽然响起了一个女声,只见昨夜那位胖厨娘吆喝着,与姐妹们一起把将士的早膳推了过来,大笑道:“将军们都辛苦啦!这是郡主命俺们送来的早膳,郡主说,天寒,必须吃热乎的,所以俺们熬了一大锅肉粥送来!”

崔昭昭嘴角一抿,万幸,昨晚她这位侄女办得还不错,这锅热粥送来的也正是时候。

“按次序换防,排队下去领粥。”

“诺!”

将士们一旦行军打仗,鲜少能吃上热乎的东西。除非大胜,否则也吃不上什么肉。多半都是馒头、菜饼一类的干粮。这会儿能够热乎乎的喝上两口肉粥,只觉昨夜的疲乏都消解了大半。

胖厨娘亲自打了一碗热粥上来,恭敬地送到了崔昭昭手里:“公主,请。”

崔昭昭接了过来,笑问道:“你是郡主府的厨娘么?”

“俺叫杏花,原本是刑部侍郎家的厨娘,后来侍郎犯了事,俺与几个姐妹便没了活计,只得在街边摆个小摊,售卖烧饼。”杏花认真地介绍自己,“昨晚听说叛军来袭,俺们几个姐妹便想着赶紧逃,在东门处遇上了郡主。郡主可真是个好人,若不是她提点俺们,俺们怕是傻乎乎地逃出去送死了!”

崔昭昭微笑点头:“原来如此。”说完,喝了一口热粥,便觉身上暖了许多。

“还有这个。”杏花从怀中摸出一本册子来,呈给了崔昭昭,“郡主说,自今日起,城中的巡防都交给她来负责,这是负责巡城的名册,让俺给您看看。”

崔昭昭将粥碗放在城头之上,接过名册来,仔细看了两页,忍不住赞许道:“此事甚好,帮本宫带句话给她,让她放心行事,城中若有人敢胡来,不必问我,立斩不饶。”她没想到不过一个晚上,崔泠不仅让百姓留在了城中,还招募了这么一支男女皆有的巡城队。

“嗯!”杏花小心收起名册,左右看了看。

崔昭昭问道:“你在找什么?”

“郡主吩咐,今日送完粥,瞧瞧城头可有受伤的将军,命俺们用拉运热粥的木板车先行送去医馆医治。”

竟连这个也想到了?崔昭昭忽然有些明白了,为何夭夭会选择她入主天元。

“如此,便有劳你们了。”

“没关系!俺就是力气大些,能帮上公主,是俺的幸事!”杏花得意地拍拍自己的手臂,最后看了一眼崔昭昭没喝完的热粥,“公主还是快些喝吧,粥凉得快。”

“好。”崔昭昭重新端起粥碗,大口喝起粥来。

她这辈子喝过太多粥,唯有今日这一碗,暖胃却烫心。

杏花等崔昭昭喝完热粥,收回粥碗后,便招呼姐妹上来,将昨晚受伤的将士扶下城去,依着崔泠的命令,送去医馆医治。

崔昭昭望着这些京畿女子的背影,心窝烧得滚烫。

风雪飞扬,絮絮不休。

那些女子就像是雪窝里悄然滋生的茁壮嫩芽,只要能活下来,她们便能在来年展现她们该有的风姿。所以,哪怕只是为了这些人,她也要拼死守好京畿城。

她们不该随着这座城一起覆灭。

这团火不仅燃烧在崔昭昭的心间,也燃烧在崔泠的心间。

昨晚崔泠只在马车上小憩了片刻,速览了黛黛写好的册子后,崔泠便命人速速去办了。现在她在医馆里,经郎中诊脉后,裹着大氅等待一剂暖身的汤药熬好。

医馆的人手显然是不足的,黛黛昨晚写完册子后,便回了烟花巷里,招呼了姐妹过来,在医馆里帮忙照顾受伤的将士。

“忍着!”

“嘶!”

平日她们都是浓妆艳抹的笼中雀,即便不愿,也要逢场作戏。如今都卸下了妆容,换上了深色衣裳,帮衬着医官与郎中们拔箭止血。人人都以为她们都会畏血,可从风尘肮脏处出来的姑娘,有几人没有见过鲜血呢?

真正杀人不见血的,其实是那些评价她们的下作话语。

可那又如何呢?

错的从来都不是她们!她们如今以德报怨,主动出来救治将士,比那些只会中伤她们的人高洁多了。

况且,这里还有郡主坐镇。才开始的时候,还有人嘴碎,崔泠听了自然不饶,命人拖出去狠狠打了十棍子。

“大军围城,有种的,拿起枪剑,出去杀敌!”崔泠那时候是真的恼了,居高临下地扬声喝骂,“不敢出城杀敌,也不会帮手,堂堂七尺男儿只会躲在暗处中伤女子,你们算什么东西?”

三两句话便将这几个嘴碎的男子堵得噤了声。

“再敢嘴碎,干扰救治伤员,以韩贼细作论处!立斩!”崔泠对这些嘴碎者厌恶至极,所以没等到杏花带回姑姑的口谕,便先行立了威,“今次只是重打十棍,以作惩戒,如敢再犯,家中男丁连坐!”

她太了解这些人真正害怕什么,死了妻子,可以再续,死了儿女,可以再生,他们只怕父族抄没、兄弟同罪,无疑是断了一个氏族的前程。

黛黛端着伤药怔然望着站在门前的崔泠,即便今日还是阴云密布,她却觉得郡主身上隐有光泽。从来没有谁,愿意为她们这些风尘之人撑腰,如今终于有了这么一个人,虽然只是个病恹恹的郡主,对她们而言已经是弥足珍贵。

想到这里,黛黛嘴角轻扬,吆喝了起来:“姐妹们,再麻利些。”

“好咧!”姑娘们笑着应和,这是她们头一回如此卖力的做事,不为其他,只为证明她们比外间那些只会说风凉话的人更有用,也更问心无愧。

“郡主,俺们回来啦!”老远便听见杏花的声音。

崔泠莞尔望去,只见杏花她们拿木板车推着伤员走了过来,脸上满是骄傲的笑容。虽然京畿城遭遇了兵危,可是,她们终是可以不必囿于后院厨房,尽自己的一份力保护这座京畿城。

“公主有谕,城中若有人敢胡来,不必问她,立斩不饶!”杏花扯着嗓子宣布公主的话,京畿的百姓都知道大长公主在京中的分量,她敢说这样的话,天子也愿给她这样的资格。

连大长公主都发话了,那些还没开始嘴碎的人也自动闭了嘴。

崔泠暗舒了一口气。

银翠将熬好的汤药奉上,心疼地劝道:“郡主,您喝了汤药,就回府好好休息吧。”

崔泠接过汤药,皱着眉头泯了一口,只觉入喉极苦。

“郡主!”银翠以为郡主要装没听见。

崔泠苦笑,看向了银翠:“不回府,就在这里休息。”

“可是……”

“奔波往返,累。”

崔泠给了银翠一个理由,她吹了吹汤药,勉强自己把汤药喝了一半,最后再也咽不下去,只得把汤药递还了银翠。

银翠看郡主那皱在一起的眉心,又是心疼又是心急。偏生这会儿也没有买蜜饯的地方,只得接过汤药,转身给郡主倒水去了。

“郡主,给。”黛黛适时地给崔泠递上了一枚红枣。

崔泠接过红枣,笑道:“多谢。”

原以为皇亲国戚都是些高高在上的人物,如今看来,这位昭宁郡主比那些人亲切多了。黛黛对崔泠多了些许好感,温声道:“不必客气。”

崔泠咬了一口红枣,虽说是干枣子,却也甜得紧,足以驱散唇齿之间的浓重苦药味道。

“我在楼里有个妹妹,也是很怕药苦……”黛黛似有所思,只提了开始便觉唐突,只得摇摇头,“郡主,我去帮姐妹了。”

崔泠没有追问下去,那个妹妹没有在这里,想必已经没了。风尘之所,是买醉者的仙境,却是这些姑娘们的地狱。她暗暗发誓,有朝一日她能君临天下,定让大雍风尘永绝,女子也可以才谋生,不必再以色侍人。

想到这里,崔泠擡眼望向檐外的阴沉天幕,心道:我等你。

灵宗熙平三年,冬。

大夏再犯北境,楚王率水师对峙海上。韩贼举兵强袭京畿,齐、魏二州坐山观虎斗,不出一兵一卒驰援京畿。大长公主指挥若定,接连击退韩贼数次强攻,死守京畿七日。大雪至,战事胶着,韩贼再次增兵两万,五万大军合围京畿,史称:熙平之乱。

——《大雍书·灵宗传》

山谷中的马嘶声不绝,静寂了多日的山谷终是有了动静。

萧灼带的一千京畿卫也在山谷外的林地里静候了三日,不论京畿那边传出的喊杀声有多大,炮火声有多震耳,他们都按捺着性子,静候一个反杀的良机。

兵力悬殊,强行杀进去,无疑是以卵击石。

唯有攻其不备,才能有奇兵之效。前四日,这一千人分作十组隐匿山间,利用山石地利布置陷阱,这是后面的杀招。只要击破山谷中的这六千铁甲骑兵,必定能惊动韩绍公调军剿灭他们,他们便可以在山中展开游击战,借着布置好的陷阱,一一削弱敌军的兵力。

“干粮还有多少?”萧灼低声问向身侧的萧破。

萧破如实答道:“只够一日。”

“那便有多少吃多少。”萧灼下了命令,如此境地唯有破釜沉舟,方有胜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