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八零之走出枣儿沟 > 第73章 厂长

第73章 厂长(1/2)

目录

第73章厂长

“这个结还真复杂,难怪你编这么久。”沈南星拿起桌子上那个巨大的中国结感慨着说道。

沈南星以前也会编些络子之类的,不过没谈湘这个复杂,也没她这个这么样的大,真的是太大了!

“看起来复杂,学会了编起来就快了,小叔,我想找人来编这个,编好了拿出去卖,你看行不?”谈湘看向谈国青说道。

“怎么不行,我刚才就想说了,这么漂亮又喜气的东西,完全可以拿出去卖呀,我就知道你从来不做无意义的事情,这个点子妙呀,两样堆在仓库里的废料这不就都被盘活了!”

谈国青这边和谈湘谈着生意,沈南星那边却是对着谈湘编好的大号中国结爱不释手。

“这东西还怪轻巧的,你们怎么弄出来的这么轻又这么粗的红绳子呀,还毛茸茸的,真好看呀,不过好像还缺点什么,对了,这

“老婆子你喜欢呀,我来试试,我刚才看着湘丫头编的,也学了个七七八八,你等着。”

说完,谈二牛就拿起泡沫绳开始编了起来。

果然编织这活还得是专业人士来做,虽然材料不一样,但这些东西原理是相似的,所谓触类旁通就是如此。

“我也来试试。”沈南星也来了兴趣,回想着谈湘刚才的步骤操作了起来。

谈湘见两人又兴趣,就又坐了下来,在旁边指导起了两人。

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起来,谈湘不过是起了个头,其他的人就给她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惊喜,果然还是人多力量大。

晚自习前的十分钟,谈湘握着铅笔在纸上来来回回,就当做是放空大脑,白纸上渐渐浮现了一个新款的中国结,中间一个大福字,

这款中国结,让人看了就有期盼过年的感觉呢!

谈湘晚自习下课,回到家刚好看到了加班回来的谈国青,最近他经常加班到很晚,今天算是早的了。

“刚收上来的那批货已经连夜发走了,这次是发去京市的,没想到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们的绒布中国结都已经打入京市了,咱们还挺有本事的嘛。”谈国青都忍不住表扬一下自己了。

“那是,小叔你真棒!建设叔今晚没再加班吧,他都连续加班一个星期了,建设叔身体本来就弱,可不能再让他加了。”

“那不能够,吃过晚饭我就让小周把他送回去了,如今从乡镇收上来的货越来越像样了,建设叔也能缓口气了。”

这次中国结的生产模式,谈湘他们采用的依旧是缝纫机绣的那一套,他们出材料,其他人出手艺,不会编没事,他们有专业的师傅对外教学,而这个师傅呢,就是宋建设。

卤味店的生意在宋建设夫妻的打理下一直很兴旺,为了给夫妻俩减轻负担谈湘还给他们招了两个小工,这样一来两人就轻松多了。

手头有空了宋建设也能时不时的过来看看自己师傅了,这天正好碰上谈二牛在编中国结,他的编织瘾立马就犯了,立马加入了他们。

没想到最后一番比较下来,编的最好的居然是宋建设,谈国青见状立刻就抓了宋建设这个壮丁,让他去厂里教授女工们手艺。

这厂里的教完了,宋建设又被带到了各个乡镇,跟巡回演出似的,挨个乡镇传授手艺,他这边在教,谈国青的徒弟小周就在旁边宣讲,把米莱家纺收中国结的事情传播了出去。

只要你编的中国结质量过关,你们有多少,米莱家纺这边就收多少!这是他们给出的承诺。

没办法呀,谈国青也是没预料到,这中国结这么受欢迎呀,光靠厂里那两百个工人,生产出来根本不够卖呀!

只能怪这中国结真是太符合国人审美了,什么公司开业啊,节日礼品呀,婚礼庆典呀,家庭装饰呀,哪哪都合适,马上就是元旦了,后面又是农历春节,他们这订单呀,都快爆了呀!

以前是他主动上门去找人喝酒谈订单,可现在他是连厂子都不伯日孟团队晓说群幺儿武以四一四以尔,搜集正理期待你的加入敢出呀,一听到电话想就想躲起来,都是以前的老合作伙伴了,他这货给谁不给谁,那都是左右为难呀!

原本谈国青还羡慕魏大为来着,羡慕他们厂的销售员都不用出去跑业务,可这回轮到他了,他确实有点承受不住这甜蜜的负担了。

还好,这种情况没多久就得到了缓解,小周的宣讲很是到位,一听能赚钱,还有多少收多少,不少人随即就行动了起来,这可比绣花简单多了呀,零基础就能学,还有师傅免费教学,那只要不是手太笨,花心思学上一两天的,总能学会的吧。

若是换了别的厂子,他们可能还是怀疑是不是骗子,毕竟这泡沫绒布绳是要他们花钱买的。

可这不是其他厂呀,这是米莱家纺呀,这米莱家纺在整个丹平县都是有口皆碑的,他们这些年在县里和乡镇收绣花枕套从来都是现款现结的!

从康敏交过来的统计数据中,谈湘是可以知道中国结的销售情况的,那数字真的很让人吃惊,但看到那份从京市寄来的过年礼物,谈湘才切身的体会到他们厂的中国结究竟是有多爆火!

傅京笙居然给他寄了一个中国结,包装袋里面还有一个小商标,上面写着米莱家纺四个小子。

谈湘哭笑不得,自己厂的东西居然以这种方式回到了她手里。

傅京笙一副献宝的口吻,在信里告诉她说这里现在京市最流程的节礼,包裹里的这个呢是他精心挑选出来的,是市面上卖得最好的一款,要不是老板是他朋友他还拿不到呢。

随着和傅京笙当笔友的时间长了,谈湘发现“傅老师”这三个字是越来越叫不出口了,现在两人经常在信件里互相调侃,就像是相交多年的密友一般,但有些话谈湘也只敢在信里面写写,若是当着他的面,恐怕还是不敢说的。

两人这一年来都很忙,谈湘全身心的扑在学习上,傅京笙依旧身兼两职,制片厂那边事情不少,因为营房改建的完美交付,建筑公司那边又接到了好几个项目。

上个项目和军方合作顺利,现在军方一遇到类似项目,首先想到的就是傅京笙的建筑公司,活多是好事,但也真是累,听丰爷爷说经常碰到他半夜回家。

因为这个节礼包裹,谈湘真切的体会到了创新的威力有多大,他们这次为什么能赚大钱,就是因为他们生产的大型中国结是其他家没有的东西,这泡沫条和绒布的包裹工艺可不是一时半会能复制的,这就是技术的力量。

他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市场需求这么大,短期内又没有竞争,那简直就是生产多少就卖多少,赚疯了呀!

而且他们不只是自己赚钱,还带动了全丹平县人民一起赚钱,一起致富,只要你肯干,就能有钱赚,这日子真的是太有奔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